-
觀點 | Opinion more
-
Open RAN之死:華為中興不戰而勝
心智觀察所以心智觀察新質
潘攻愚心智觀察所研究員
轟轟烈烈存活了四年的Open RAN計劃默默地宣告了自身的壽終正寢。美國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驅動力,希望打造一條可控供應鏈和生態鏈,但有限封閉,權責明確;自由開放,互相甩鍋。[全文]
-
華為這些國內頭部企業,對產業鏈貢獻不夠好?
心智觀察所以心智觀察新質
潘禺經濟觀察員
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觀點:我們的頭部企業,對產業鏈的貢獻,還有社會責任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好。真是如此嗎?故事不能只講一半。[全文]
-
專稿|任正非說的“鹽堿地”,中國光伏的希望田野
心智觀察所以心智觀察新質
更充足的能源供給,無疑將極大釋放人類固有的創造與活力,光伏出海,全球南方大有可為。[全文]
-
專稿丨鴻蒙與安卓徹底切割,未來勝算幾何?
心智觀察所以心智觀察新質
潘攻愚心智觀察所研究員
6月21日,2024華為開發者大會推出了全場景智能HarmonyOS NEXT。這意味著鴻蒙系統將快速、獨立走上與iOS和安卓三分天下之路。鴻蒙系統有哪些優勢和挑戰?之前的失敗者又將給華為帶來哪些教訓?[全文]
-
大基金三期亮相,中國半導體“三大戰役”拉開序幕
科工力量講述中國企業科技自強、科技向上的故事。各平臺同名賬號@科工力量
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初步打贏生存之戰,創新發展,必然將成為接下來一個階段的重中之重。[全文]
-
拼算法還是拼新型基礎設施?中國如何選擇智能計算發展道路
孫凝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
我國的優勢在實體經濟,制造業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體系最完整,特點是場景多、私有數據多。我國應精選若干行業加大投入,形成可低門檻全行業推廣的范式,如選擇裝備制造業作為延續優勢代表性行業,選擇醫藥業作為快速縮短差距的代表性行業。[全文]
-
Sora卷起輿論海嘯,中美AI差距被拉大?
科工力量講述中國企業科技自強、科技向上的故事。各平臺同名賬號@科工力量
面對喧囂,中國AI產業人和關心這件事的公眾都有必要靜下心來,能夠見證人工智能這個新質生產力的普及,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幸運。[全文]
-
汽車出口全球登頂,歐美重新入局后中國還會有優勢嗎?
封凱棟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
如果美西方國家想要在技術供應上卡中國新能源汽車工業,那它們沒有辦法在“脖子”上動手,只能在“胸口”甚至“腰部”斷供。這對于供應鏈上的跨國企業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它們一旦退出,那么本土汽車技術供應商就會有機會擠進來。[全文]
-
中國企業如何擺脫“國內卷完國外卷”的困局?
封凱棟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
中企出海,目標僅僅是成為新的跨國企業,就像當初西方企業進入中國時的樣子嗎?類似現在的流行話語:憎恨跨國公司,理解跨國公司,成為跨國公司。我個人對此是抱有懷疑的[全文]
-
2023科技產業領域十大關鍵詞,我們遙遙領先
科工力量講述中國企業科技自強、科技向上的故事。各平臺同名賬號@科工力量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這句話與現實世界的關聯,從來沒有像2023年這樣緊密。[全文]
-
華強北的無人機和合肥的機器人,不同供應鏈模式有何啟示?
林雪萍南山工業書院發起人,北京聯訊動力咨詢公司總經理
這就是生態,產業生態越繁榮,分工可以越細。在華強北有很多只有兩三人的小公司,他們只靠設計環節,就能得到大量訂單,得以生存下去。但如果這樣的企業搬到內陸城市,周圍沒人去找他們設計無人機引擎或其他零部件,它的這種單一技能是沒有存在意義的。[全文]
-
中國是不是還有一種力量,來抵御美國對供應鏈的控制力優勢?
林雪萍南山工業書院發起人,北京聯訊動力咨詢公司總經理
中國強大的供應鏈不能無所作為,也不能只留在本土,任由新的供應鏈成長。當一個新的力量正在成長時,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已有的能力參與格局重塑,以獲得更大的主動權呢?[全文]
-
移動衛星通信40年:羅馬是怎樣建成的?
陳藍獨立撰稿人、航天愛好者
中國三大運營商都在做NTN的地面試驗,并已獲得成功。華為、中興等通信設備廠商也在緊鑼密鼓地開發相關產品。中國的星鏈-星網還未開始組網發射,理應在設計上有更多超前的考慮。即使明年第一批衛星暫時不具備存量手機直連功能,也不會讓我們等待太久。[全文]
-
從華為的“遙遙領先”談起
張維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研究院院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汪濤通信領域專家
最開始不光技術不成熟,而且成本還高,因為沒有規模效應。但是一旦應用,技術成熟,產品成熟,然后上規模,那很快就能切換到國產的狀態。一旦切換過來,那就回不去了。[全文]
-
投入數千人、斥資近百億,華為換掉甲骨文ERP為什么這么難?
陳果產業數字化專家、中國企業知識開源計劃布道師
ERP不是一個純IT項目,它是整個企業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高度標準化、現代化的管理成熟度。[全文]
-
當年被逼“有所作為”,現在中國人正“重塑”芯片產業
項立剛職業經理人,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
美國針對華為的制裁已經打了四輪以上,華為倒了嗎?沒有。整個芯片領域,美國能想到的辦法都想到了,后面還會想辦法,但是它能夠把我們打倒嗎?不能。我前面提到的種種因素都會使我們在科技戰中立于不敗之地。[全文]
-
中國車企成長之路:老學長拿著圖紙走一路哭一路
封凱棟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
本土供應商接受的是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看不起這些不知從哪來的企業,而且如果為這些新興企業服務,也會得罪跨國公司。[全文]
-
中國創新型企業為何屢創驚喜?背后是一套政治邏輯
封凱棟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
跨國公司經常在技術圖紙上采取手段。比如他們認為跟生產組裝無關的信息,直接就拿剪刀從圖紙上剪掉,中國工程師拿到的圖紙上面都是一堆的窟窿。[全文]
-
重點是蘋果怎么看,而不是雷蒙多怎么看
雁默臺灣自由撰稿人
華為還真有一位名叫李小龍的終端機BG首席技術官,因為美國的霸凌制裁,他放棄了優渥的45歲退休計劃,理由是:因為制裁,我覺得我得繼續干,干到我們重返第一的那一天……阿架!我耳里響起了李小龍的經典喊叫聲。[全文]
-
20年前對美國市場的“錯失”,恰恰造就了今天的華為
李英羽曾在華為人力資源體系工作十四年
華為對美國市場的錯失,始于一樁知識產權訴訟,雖然在之后的努力中有決策失誤,但終究是基于商業的誤判,然而事情卻一步步走向一國政府對企業家施以個體的政治“綁架”和對企業的商業“謀殺”。[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華為云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變更
-
余承東:空天地一體不用等到6G,5.5G就能實現
-
蘋果華為同日對決,iPhone16和三折屏誰更勝一籌?
-
極越07智駕首試,量產版“蘿卜快跑”能否攪翻智駕市場?
-
華為上半年營收4175億,同比增長34%
-
比亞迪華為強強聯手,方程豹首搭乾崑智駕
-
新車看點丨入門智駕版問界M7上市,鴻蒙智行再擴員
-
享界官方回應“S9飛坡事件”:人為干預,不客觀、不嚴謹
-
即將IPO,榮耀獲中國移動投資
-
從華為收購商標后,賽力斯銷售公司更名為重慶問界
-
蘋果停止造車半年后,華為、百度、小米怎樣了?
-
尹同躍:奇瑞只能算“世界500大”,“世界品牌500強”是下一目標
-
投石“百億”,車企跨界華為仍在“問路”中
-
華為Mate60首次官宣降價
-
份額僅剩3%,三星折疊屏敗走中國?
-
網傳和華為終止合作,科大訊飛稱“信息不實”
-
華為再度發債40億:支撐關鍵戰略落地
-
華為三折屏手機被余承東“曝光”
-
大定2500輛,股價跌停,鴻蒙智選帶得動北汽嗎?
-
華為蘋果爭第一背后,中韓面板巨頭競速雙層OLED
-
-
· 華為 ·
華為,中國民企的佼佼者,1987年由任正非創立于深圳。目前華為在國外的收入已達到70%,是全球最大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電信基站設備供應商。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民企正在全球范圍內展現中國實力。2012年,華為的營業額達到2202億元人民幣,取代了愛立信成為世界最大的通信設備制造企業。
-
新車看點|享界S9起售價39.98萬,中國品牌深入德系豪華腹地
-
高通:來自中國手機廠商的營收增長超50%,失去華為將影響業績
-
加深合作,賽力斯擬投資華為子公司“引望智能”
-
北汽新能源的反擊戰,不只靠華為
-
華為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不限學校、專業、學歷
-
“造車的華為肯定走不遠”
-
華為大疆賦能,智能化的邁騰能否延續德系情懷?
-
賽力斯發業績預告:營收同比增長近5倍,6年來首次半年度盈利
-
付于武、張興海體驗問界M9智駕,重慶城區0接管
-
?華為云CEO:要敢于開放行業場景,讓中國AI在2B領域領先
-
賽力斯擬25億元從華為收購“問界”商標
-
華為辟謠
-
“網紅”營銷,難道車企說什么更重要?
-
問界M7時隔不到9月再升級,新能源廠商內卷走向分化
-
成都高投集團收購鼎橋通信
-
美撤銷部分企業對華為出口許可證,商務部回應
-
華為長安合作項目9月前落地,合作方式仍是謎
-
華為重奪中國大陸市場第一,蘋果跌至第五位
-
?華為官宣:盤古大模型5.0將和“純血鴻蒙”一同亮相
-
雷軍:等不及小米SU7的,可選購智界S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