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滌:皮克提《資本論》的新與舊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克提《21世紀的資本論》的出版,如同一枚擲向社會的重磅炸彈。知識界曾全面擁抱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自由市場價值觀,現在這個鐘擺是不是該回擺?是不是到了21世紀,諸多問題的解決方案還是那么單純?5月23日,孫滌專程做客觀察者網,就日前全球正熱議的《21世紀的資本論》接受采訪。[全文]
-
韓國地緣觀:我們不能當波蘭
奧巴馬除了享受各種招待之外,訪日所獲無幾,在這樣的背景下,韓國的立場就更值得關注。日前,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院長咸在鳳等做客觀察者網,為讀者分析韓國人的地緣觀:“如果我們像波蘭那樣,抱怨‘一切糟透了,全世界都憎恨我們,我們明天就要被打了’,那就會自暴自棄。”[全文]
-
硅谷其實一點都“不美國”
看看硅谷的模式,很多大公司是外國人、移民建立的,最多的是亞洲人。所以,硅谷為什么會建立?我有一個非常“不美國”的解釋。硅谷的建立主要依靠從亞洲到美國的科研人才,例如臺灣人、中國大陸人、韓國人、印度人,在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早期,這些國家中沒有一個有運轉良好的資本市場,在他們國內沒有風險資本。當時國內沒有硅谷那樣的創業條件。所以,硅谷是一個歷史的偶然。[全文]
-
美國華裔青年:中美中產都身心分離
美國華裔青年薇薇剛從美國某著名大學政府系畢業,上周做客觀察者網,分享她這一代年輕美國華裔的一些看法。“中國中產階級身心分離,其實美國人也一樣,美國人說的和美國人做的也是兩回事。”和她父母那一代中國移民相比,她這代人不那么關心中國政治,而更關心亞裔美國人的權利。[全文]
-
美國仍需證明自己是民主國家
我還記得自己在1970年代末參與學生政治。我當時和共產主義學生領袖辯論,他說:“你是資產階級豬玀,你根本不了解美國外交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支持石油公司的生意。”我回答:“你是個單向度的人,一味認定美國是萬惡之源。”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后,有了伊拉克戰爭。我最近去德國的時候,拜訪了這位同學, 我向他道歉,我不該否定美國外交政策是由石油巨頭控制的。[全文]
-
在觀察者網提問胡錫進
1月9日,首屆“中英媒體論壇”在倫敦舉行。《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論壇上直言英美媒體存在價值觀先行、立場先行、意識形態先行的報道傾向,引來英美同行辯駁和網友熱議。不久前,胡錫進做客觀察者網,就中國輿論現狀和媒體的責任與讀者交流。座談會上,春秋研究院研究員張維為教授等向胡錫進提出了許多問題并進行探討。[全文]
-
中國“零售式”政治,美國不懂
2013年12月16日,著名政治評論網站The Globalist總裁Stephan Richter做客觀察者網,就全球政治體制等問題發表演講。他認為,西方常常說中國政府壓制人民,但中國當局怎樣利用社會媒體形成一種針對官員的信息反饋機制,美國完全沒能理解。這基本上是一種“零售式”政治。這對于西方民主是一個刺激,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形式。[全文]
-
胡錫進:為何誤解《環球時報》不實事求是?
近日,《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先生做客觀察者網,演講談及中國輿論現狀和媒體的責任。他認為,中國某些市場化媒體站到政府對立面的程度,超過了一般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批判競爭”讓一些媒體開始走向極端,為批判而批判。有人覺得《環球時報》不實事求是,是因為……[全文]
-
中國能從韓國的崛起中學到什么?
12月13日,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院長咸在鳳等學者,做客觀察者網,暢談韓國經濟騰飛的艱辛歷程。樸正熙為求資金,強行推進對日談判;從越南到中東,韓國人奮力闖出自己的道路;為了轉向重工業,在10年間舉全國之力培訓了200萬產業戰士。有了愿景、創業精神和領導力,奇跡就會發生。這也是中國正在經歷的。[全文]
-
袁岳:當中國政府遇上獨立民調
我們最早做與中國政府相關的研究,是評估世界銀行等援助項目到底怎么樣。世行請的國際專家,對邊遠地區的評估做不好,因為受不了那兒的廁所!不管你再有愛心,跑到援助的農村,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上個廁所天昏地暗,你就不想干了,回到縣招待所繼續坐聽匯報。所以要學習毛主席翻山越嶺。我們的民調結果,也有讓政府大跌眼鏡的時候……[全文]
-
美式民調在中國水土不服,怎么辦
中國的民意調查規模也不小,但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相比,有許多重大差別。比如西方公共政策,民眾知情度很高。但我們的老百姓往往不知道某些規定到底是怎么回事。調查獨特的中國,對傳統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戰。20年來,我們從敲門進家,發展到組織虛擬社區和閃聚。另一方面,正視中西的差異,也要講“與國際接軌”。[全文]
-
重新思考秦帝國文明
中國文明分為兩個大的時期,一個是前三千年,一個是后兩千年。前三千年是我們原生文明的根基時期,它和后世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創作性、連續不斷的文明跨越性。秦帝國的統一,可以說是中華原生文明形成后的第一波驚濤駭浪。在數千年滄桑中,中國民族對外來危險無與倫比的抵御消解能力已經臻于化境。今天重新回看和反思中國文明的歷史經驗,往往能激發一個民族的智慧與勇氣,從久經考驗的生存大技巧中創造出適合于本時代的生存戰略。[全文]
-
對談:中國媒體的理性
10月29日,《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做客觀察者網,分享其近30年的媒體心得。演講結束后蕭功秦教授就中國媒體的道路與立場提問胡錫進。左的與右的民粹主義如何反思?廣場式的煽情政治如何防止?中國社會輿論場分裂,劃線成為趨勢?有影響的報紙沒有中間派?學者與媒體人的頭腦風暴第一波來襲![全文]
-
“小姐”告訴知識青年怎樣讀懂中國
11月20日,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電視主持人袁岳做客觀察者網,暢談如何通過民意調查與社會研究調查認識中國。讀懂中國究竟有多難,深入基層會經歷多少挫折?中國社會與美國有多不同,在研究方法上需要怎樣的創新?袁岳教授先從一個邊緣群體——“小姐”講起……[全文]
-
誰將贏得中、美、歐大博弈?
近日,旅法學者宋魯鄭做客觀察者網,與張維為、寒竹共話中美歐關系。宋魯鄭分析了三方的矛盾與利益糾葛,以及各自的優勢和弱點。與美歐的結構性問題相比,中國的問題屬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只要沒有大失誤,就能順利解決。但在未來的博弈中,中國崛起仍有失敗的可能,國際大三角將變成美國、歐盟兩角……[全文]
-
中國是歐洲統一的催化劑
10月30日,旅法學者宋魯鄭與法國東亞問題專家Emmanuel Dubois共同做客觀察者網,Dubois做演講,分析法國官方、知識分子、民眾等如何看待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他說,至今仍不合時宜地鼓吹中國崩潰論的人如今已在法國失去了市場,至少他本人在法國的中國觀察家圈內沒聽說有這樣的人。[全文]
-
借鑒中國模式,思考法國困局
近日,旅法學者宋魯鄭與法國東亞問題專家Emmanuel Dubois一起做客觀察者網,與張維為、寒竹共話中國模式和法國現狀。他說,法國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世界強國支持歐洲一體化,是希望歐洲變弱。我們迷失在了半路上。我們應該繼續前進,或是回到民族國家的狀態,但是絕不能處在現在這種狀況下……[全文]
-
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做客觀察者網:中國輿論的現狀及媒體的責任
10月28日胡錫進做客觀察者網。[全文]
-
拋棄中國模式是自殺
7月29日,英國經濟學家羅思義做客觀察者網,以詳實的數據說明:改革開放與高度投資保證中國成為過去35年來表現最好的經濟體。羅思義提出,中國經濟模式相對于西方模式有優越性,目前西方更應該學習中國而不是相反。現在有人想要說服中國領導層拋棄這個經濟模式,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自殺。[全文]
-
張旭東談“中國夢”
紐約大學教授張旭東赴觀察者網會客室解讀“中國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