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者網會客室:借鑒中國模式,思考法國困局
關鍵字: 中國模式法國困局歐盟外交政策競爭力投資民族國家歐洲共同體觀察者網會客室10月30日,旅法學者、春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先生與法國東亞問題專家Emmanuel Dubois先生共同做客觀察者網,Dubois作題為“法國社會眼中的中國”演講,分析法國官方、知識分子、民眾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方方面面。會后,Dubois先生與春秋研究院研究員張維為、寒竹等與會嘉賓共同探討中美歐關系,如何在中國模式的框架下,思考法國及歐洲困局?觀察者網整理刊發討論內容,以饗讀者。
寒竹:中法兩國關系從現在來看,實際上不如以前。Dubois先生剛才也講到,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和法國建交,那時候中法關系是比較好的。我覺得當中兩個原因,想請教一下。
第一個原因,法國本身經濟、競爭力最近二十年下降得很厲害。法國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戴高樂、蓬皮杜時代的經濟、軍事等,曾有個高峰期。那時候的競爭力其實超過英國,在歐洲首屈一指。德國和法國那時候是差不多的。那時,法國的影響很大。
第二個原因,那時候法國獨立性很強。在戴高樂時代,法國有意和北約、美國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到了冷戰后,法國的獨立性基本上就喪失了,基本上和北約、盎格魯撒克遜融為一個整體。這樣的話,和中國的距離就越來越遠。
我覺得是兩點導致了變化。一個是經濟的競爭力下降。第二個,它以前的獨立性慢慢地沒有了,就靠到北約那邊去了。是這種原因嗎?
Dubois:我同意。我覺得現在法國很難出臺漠視其他國家的外交政策。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歐洲的建設。歐洲建設深受美國影響。有時候會有一些激烈戰爭,比如說在馬里,我們有很多法國人在馬里,我們和馬里也有軍事合作。所以,法國可以單獨實施積極、有效的外交政策。法國就是自己決定要前往馬里的。這顯示出,法國仍有獨立外交政策。
法國是北約成員國。我們的外交政策在很多層面上和美國的十分相近。在中國問題上,我們沒有一個區別于美國的清晰的外交政策。
事實上,歐洲內部現在有很多問題。法國的很多周邊國家現在都有麻煩,突尼斯、埃及、馬里、敘利亞。我們難以將自己視作是一個有獨立外交政策的大國,試圖和重要大國(如中國)之間有自主的外交政策。很遺憾,法國不太可能這么做。1964年法國承認新中國,對其他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強的信號。我看現在的法國政治領袖不會再做這樣的事。
寒竹:對于中國來說,我們樂于看到一個更加獨立的法國。
Dubois:即使我們有時候想有和歐洲其他國家共同的外交政策,但是我們開始思考共同外交政策的時候,我們必須弄清楚,什么是歐洲國家間最小的矛盾?而事實上,唯一共同的地方在于人權。我們的利益不同。我們得去處理非洲方面的問題,有很多非洲移民,我們和他們都有關系。而德國要去應對東方國家。所以我們唯一共同的利益就是人權。這很空洞。當然,人權很重要,但這不是外交政策,也不是共同利益。這惹惱了所有國家,尤其是中國。所以我認為這毫無助益。
宋魯鄭:您談到法國的公共輿論非常重要,但通常和政府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奧朗德希望吸引中國的投資,但是法國老百姓認為中國是個經濟的威脅。怎樣處理這種沖突?我記得08年的時候,因為對西藏的民意給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很大壓力,后來選擇會見達賴也是一個原因,結果導致中法關系倒退。那么民意和官方的立場不一樣的時候怎么辦?
Dubois:我認為民意處理對于法國的民主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但事實上,中國在處理民意問題上遇到的困難比法國多。因為在法國,民眾投票給你,一旦你被選上了,你就有權去做。你甚至可以逆著民意做自己的決定。但是在中國,你們的合法性很難保障。你們不能長時間地惹惱民眾,這樣的話,人民就會說,政府總是違逆民意。而法國的話,總統可以說,你們投票選舉了我,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
所以我認為,集權國家(比如中國)在處理民意問題上比民主國家更難。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民眾尤其是領導人在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如此之甚。如果薩科齊哪天不想干了,可以啊,拿上錢,跑路,去做點別的什么。而在中國,最高層始終在那里,不能逃離。
所以說,中國在管理民意問題上比歐洲面臨的困難更大。
張維為:我不太同意。這得看情況。如果我們看過去的三十、四十、五十年,中國政府甚至能夠“形成”民意,用很多方式引導民意。在一定層面上,不同的看法會被匯集成一個,這就是政府能夠“形成”的民意。
Dubois:在西方國家,政治領導人可能不會想“形成”民意。就像我八歲的孩子會說,你不用告訴我要看什么,我自己會看。政府也是一樣的。我們不該去引導民眾去想什么。我們向民眾解釋我們的改革,但是民眾就是不理解。他們不想理解,只想繼續保持自己的想法,就像頑皮的孩子那樣。在這一點上,中國和歐洲國家也是有區別的。不過政府也不是完全有強大權力的,他們不能什么都做。分權的理念就分割權力。
張維為:但是我的擔憂在于,如果法國沒有這么強大,不是歐盟中的強國。我比較贊成歐盟更為團結統一。作為歐盟的成員,單一國家,不那么強大的話,至少在英國、喀麥隆會見達賴時,中國在一年的時間里就不邀請這些國家的領導人訪華。
Dubois:美國支持“歐盟”。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世界強國支持歐洲一體化,是希望歐洲變弱。因為我們沒有整體性的外交政策。我覺得我們迷失在了半路上。我們應該繼續前進,或是回到民族國家的狀態,但是我們不能處在現在這種狀況下。
寒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法國是第一個提出“歐洲共同體”的國家。而1990年后,歐洲共同體演變成了歐盟。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歐盟。東歐的國家加入了。之后,法國在歐盟中的地位就有所下降。你覺得未來會怎么樣?
Dubois:這很難說。但是你描述的是對的。當時就是法國為了約束德國提出了“歐洲共同體”,僅僅是法國的想法,是想要一個更強大的法國。但是當“歐洲共同體”變成“歐盟”后,任何國家都能加入,這就變成了一個沒有限制的自由市場。法國領導人現在提到歐洲時會覺得它是和法國不同的,就像是在說外國一樣。我們以前會覺得歐洲就是“我們”。就語言來說,英語不是歐盟委員會創立時的語言。但現在到處都在說英語。所以我們感覺歐洲已經成了“外國”了。危機已經很深。明年將是歐洲議會競選,而競選投票率已經在下降,從1969年時的60%左右,變成了大概45%。
寒竹:德國比法國有更大影響力了。
Dubois:對。法國夢就是希望有一個更強大的法國和歐洲。但是法國夢現在可能已經變成德國夢了。歐洲是一個放大版的德國。
聽眾:法國現在傳統的大媒體和新媒體,哪個對公共意見的影響和貢獻最大?另外,他們在對中國的態度上,哪個更客觀、真實?
Dubois:我覺得在網絡上可以看到任何東西,有對中國的抨擊,也有支持中國的文章。我知道很多中國朋友對于西方記者看待中國的視角有些不滿,但是西方媒體就是喜歡這些能夠奪人眼球的東西,比如說達賴。而在民主制度下,很難去批評政府。政府需要讓人民站在它的同一邊。
西方記者在反對中國政府時,會把自己想成是在抵抗一股邪惡的力量。這樣做是很容易的。他們知道他們不會因此入獄。唯一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他們被驅逐出中國境內。所以沒有辦法避免。即使是那些想要關注窮人的法國記者也無法避免。中國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我覺得中國朋友們也不應該對批評持有太多抱怨。法國記者批評更多的國家是美國,因為美國更加強大。當西方所有的記者都在批評中國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中國成了世界第一了。
聽眾:法國對他們的多元文化,自由,博愛,有沒有反思?
Dubois:我們歡迎移民。移民會對經濟十分有利。我們希望他們變成法國人,而不是保持他們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我們想要同化他們。但是這一政策在失靈。我們看到很多來自非洲南部的人來到法國,但仍然保留著他們自己的文化和傳統,而不想法國化。這很難解釋,有很多原因。法國的同化體系衰退了,我們的處境其實挺困難的。
Dubois先生談“法國社會眼中的中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冰焰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71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00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63“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評論 214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評論 169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