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格·康納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
今天全球的年輕人,是歷史上最不愛國的一代人嗎?
新民族主義者主要滿足了行將就木的老一代人的需求,也將隨著這些人走向墳墓。今日的年輕人,很難被視作貨真價實的民族主義者,各國年輕人逃避兵役足以證明,他們是歷史上最不愛國的一代人。中國年輕人長年接受民族主義教育,但總的來說更崇尚物質主義,而非軍事主義。[全文]
-
你是中國人我是印度人,但有誰會說“我是亞洲人”?
我出生在印度,父母現在還跟我說,他們有多么不喜歡殖民主義。一些國家或西方媒體稱“一帶一路”是新殖民主義,這是他們的宣傳口徑,但我支持“一帶一路”。只是,我想讓各位知道,有30億人還保留著冷戰和殖民時代記憶,他們在這方面是非常敏感的。[全文]
-
從華為的遭遇,就能看出歐美對華差異
盡管美歐看似都對中國的戰略雄心表示懷疑,但習主席不久前對歐洲的訪問足以讓人看清美歐的對華政策存在根本性差異。美國企圖將北約改造成反華聯盟,而歐洲與中國的共識多于分歧。[全文]
-
中國發起了基礎設施競賽,這才是一帶一路更大的意義
帕拉格·康納是新加坡全球戰略咨詢公司FutureMap的創始人,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曾出版過《多部關于世界新局勢的書。近日,《外交學者》記者就其新書《世界未來在亞洲:21世紀的貿易、沖突與文化》與帕拉格·康納那進行了一場對話。[全文]
-
亞洲各國都在學經濟特區,關鍵是下一步
亞洲處于21世紀世界最大挑戰的風暴眼——可持續的城市化。如果蜂擁而入太平洋沿岸和南亞的城市的數十億人能夠維持驚人的經濟增長而不引起氣候變暖,那么全人類都得以躲過了一顆大子彈。亞洲人正在迎頭趕上,但是他們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嗎?[全文]
-
貿易摩擦不過是壓氣球,這面癟了那面鼓起
中美貿易爭端是一場雙邊爭端,雖然它具有全球影響力,但這些影響不見得都是負面的。事實上正如真正的戰爭一樣,貿易戰往往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后的贏家不是爭端雙方而是第三方。[全文]
-
這十個亞洲城市屬于未來,未來也屬于它們
我們的星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城市化邁進,社會、經濟及氣候等方面的巨大壓力隨之而來。如果說城市化的可持續性是21世紀最重要的挑戰之一,那么亞洲就是決定人類能否成功的起點[全文]
-
解決朝鮮問題之后,該輪到釣魚島和克什米爾了
亞洲各國之所以至今井水不犯河水,多虧了軍事威懾、經濟一體化以及共同的反殖反帝歷史的作用。但與其寄望于和平的幸運星一直眷顧亞洲,不如以和平方式一勞永逸地解決爭議。[全文]
-
如果總統不是特朗普,其他國家就會順從美國?
美國政客們常常爭論,究竟該不該接納中國崛起,仿佛這件事竟由得他們做主一般。殊不知今天的世界不再是一座金字塔,美國也不再盤踞塔頂;國際秩序不再是眾星捧日的太陽系,美國也不是夜空中的啟明星。無論是特朗普還是奧巴馬,都不過是世界多極化的注腳罷了。[全文]
-
很多人羨慕硅谷紐約波士頓,但有幾個羨慕美國?
過去十年里,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官員或學者對我說,希望他們的國家變得像“美國”。他們想要硅谷、紐約、波士頓——也就是想要創新中心、金融中心和知識中心。訪問美國的外國政要總希望盡量把訪問華盛頓的日程限制在一兩天以內,以便騰出來時間造訪美國除政治以外的各大中心。[全文]
-
美國人持槍是反抗暴政?不,這里只有蠢政
美國至今仍然堅持第二修正案,即便其保護州民兵武裝的初衷早在兩百年前已經實現,仍然將其曲解為保護個人的半自動武器擁有權。相比之下,德國人并不認為他們的憲法必須原封不動地被遵守,而是將其視為一份與時俱進的鮮活文件。德國經常修訂憲法(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比如增補國家官方語言,增加社會服務供應,重新規范警察部隊角色,以及加強隱私保護等。[全文]
-
都是“民主國家”,為什么美國政府更容易扯皮?
在議會制當中,政府不會陷入無休止的爭吵,因為立法若一直無法通過將導致議會被解散重選。立法者要么行動起來用權力做實事,要么被人們迅速拋棄。[全文]
-
亞洲人正在構筑自己的世界秩序?
當我們仔細考察人類歷史,我們會發現最強大的力量來自人類的需求和相應的供給,美利堅帝國的能量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而著眼當今的世界,是東方而非西方正在更好地滿足著全人類的需要。[全文]
-
不能用數據說話的制度不是好制度
美國政客顯然還沒有意識到,數據是改善政策的途徑,其作用不應局限于政黨之間爭奪權力的工具。數字化有助于提高社會透明度,促進政府責任制,而缺乏責任制的民主是毫無意義的廢話。[全文]
-
美國國會為什么不是人民代表大會?
美國本來應該努力成為一個沒有政治權術的民主國家,但不幸的是,它已墮落為一個沒有民主的權術政治體。今天的政治不再是以理服人,而是特殊利益群體之間狹隘的討價還價;而民主也不再是公民之聲。[全文]
-
新加坡的“專主制”,要小心避免淪為寡頭政治
新加坡的專家型官員不修邊幅,常常穿著短袖襯衫和拖鞋出席書評會。社會衡量公共管理效能的新標準正在朝賢能政治的方向傾斜。即便新加坡這樣重視賢能的專主制國家也需要小心,避免淪為尋租式的寡頭政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