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喆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
中國有嘻哈嗎?這是個經濟學問題
我們正處在文化困惑期,應該更西方化,還是堅守古代文化?或不是個問題。經濟發展,生活變遷,文化得以孕育。把一切都吸收于無形,在社會中無知覺的釋放,這就是文化。[全文]
-
阿羅的思想遺產:完美的民主是不可能的
95歲的經濟學家阿羅去世了,作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的涉獵面很廣,在醫療、氣候等多個領域貢獻卓著。從辨析“西式民主”的角度講,他用一套極具創意理論,闡述了簡單多數的投票不能帶來完美社會治理的根源。“阿羅不完美定理”啟發我們繼續尋出理想照進現實之路。[全文]
-
“中產階級”這個網紅
最近中產階級很焦慮。今年的熱帖,只要從“中產階級”入手,就能雷霆萬鈞席卷網絡。比如談匯率問題,起個“中產階級會被洗劫一空?”的標題,不需要給結論和判斷,閱讀量就會紛至沓來,想想頭皮都會變麻。“年入12萬屬高收入”只是新近一例而已。[全文]
-
老岳父說 房價是不能漲到天上去的!
泡沫本來就是個沒有標準的概念,多少算泡沫,以及到什么程度算絕境,都不好說。泡沫這東西就像真愛,唯一能夠確定它存在的東西就是它的攤牌。只有真不愛可以被確定,就像只有泡沫破裂可以證明泡沫存在過。但說到愛,還得看看老岳父……[全文]
-
那些曾經的海洋法仲裁案 個個好尷尬
國際仲裁史真是一面鏡子。一開始,以為你是,溫良恭儉讓的日本。結果,貪吃貪錢冷酷無情翻臉無義背后插刀,想不到你是這樣的日本。到最后,以為你是,有態度有脾氣有公義有力量的美國。結果,耍態度耍脾氣耍流氓耍花腔,我尷尬不如你尷尬,想不到你是這樣的美國。[全文]
-
欺負王石的都是罪人?這很、不、正、常!
當所謂王石在朋友圈曬出的對于華潤辜負了多年信任的失望時,我有點驚訝。看起來,華潤是一個吃里扒外里外勾結的貨,事實是如此嗎?當鋪天蓋地而來的對華潤、對寶能、甚至對股東、對資本的譴責出現,當所謂的一眾“大佬”假裝不以情義為名,卻分明以情緒為綱的怒喝:“王石如此優秀,你們欺負他的都是罪人”時,我覺得很、不、正、常![全文]
-
鐵總負債超過4萬億!還能淡定嗎?
鐵總負債一直在上升,現在超過4萬億。不出意外,不少人會站出來,市場化!拆分!拆分為了形成競爭提高服務質量,可從英國的例子看,拆分并不靈;私有化可以達成同樣的目的,但從德國英國的例子來看,還是不靈。那怎么辦?[全文]
-
魏則西事件 誰之惡?
我們對“私有化”要么將之奉為仙丹靈藥,要么將之當做洪水猛獸。就像醫療體系,主張私有化可以解決一切,或者責怪私有化毀了一切的,如果不是幼稚可笑,就是惺惺作態。民營資本在社會經濟中已經而且將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個人和資本不能消除本身的局限。[全文]
-
標普們下調中國評級,難堪全世界,還是難堪自己呢?
去年3月,穆迪、標普就下調了中國的評級展望。當時的理由之一就是“中國政府和企業杠桿率將惡化”,如今的理由也類似。既然“狼來了”的調子差不多,那不妨就再看看去年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萬喆的回應吧。[全文]
-
e租寶之問:什么是丁寧們揮霍無度的理由?
對于e租寶的放蕩,我們或能理解。對于e租寶的“愚蠢”,我們其實也想了解更多。P2P走上金融監管的道路是毋庸置疑的趨勢。在我國,各種關于監管的爭議也一直存在。其中一種是,如果政府進行監管,不就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來了嗎?這種說法出自不少專家或者公共管理者之口,頗令人驚詫和失望。[全文]
-
中國人何時能拿諾貝爾經濟學獎?
安格斯·迪頓成為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實至名歸。恰逢前不久屠呦呦成為我國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本土科學家,引發全國熱議和許多深思。作為一個經濟學人,中國迄今并未有斬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者,我等不免私竊思慮咀嚼,我們與諾獎之間,究竟有多遠?[全文]
-
沒到后現代,別先得后現代病
今天中國正走在工業化的道路上,撲面沖來的,卻是后工業化的思潮。后現代主義非常注重弱勢群體、環保等方面,但這種關注缺乏真實和務實的個人責任,常常浮于表面,不能真正在推進整體社會福利的基礎上進行推演。結果是表演成分往往大于實質意義。[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