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
-
戰略研究最要不得的是“麥克阿瑟氣質”
個人英雄主義與風頭主義是對孿生子,其優點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能動性,但缺點也是最大限度地強化了個人主義對全局的破壞性。[全文]
-
適合中國特點的戰略和策略原則
國內保政權,國家保主權,周邊保格局,全球穩利益,世界保和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進攻中有防御,防御中有進攻(祖國統一);進攻不失重,防御有依托。 [全文]
-
蘇聯亡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兼論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錯誤性質
霸權是與社會主義原則格格不入的,放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繼而放棄建立其上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的“不稱霸”的外交原則,是蘇聯衰落直至解體的根本原因。[全文]
-
1991年撒切爾是這樣評論戈爾巴喬夫的
“我的智囊們對此人評價是:不夠謹慎,容易被誘導,極其愛好虛榮。他與蘇聯政界大多數精英關系良好,因此,通過我們的幫助,他能夠掌握大權。”[全文]
-
政治人物安危與國家安全——從蘇東國家的歷史教訓談起
經歷過無數次生死考驗并具有豐富的對敵斗爭經驗斯大林同志,在生命接近終點的前幾個月,在會談中語重心長地對周恩來說:“要牢記英美將力圖把自己人,把特務打入中國國家機構里去……他們將搞破壞活動,企圖從內部瓦解,甚至干出下毒這類罪惡勾當。因此,必須保持警惕。”[全文]
-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意義深遠
東北地區關乎中國全局穩定,這是裝備制造業成為東北傳統產業的基礎。鑒于中國地緣政治的特點,又鑒于目前美國對我國家安全的現實威脅空前嚴峻及日本國內軍國主義勢力的日益升級,習主席提出的“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努力把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制造業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著實有著深遠的意義。[全文]
-
日美韓涉臺表述差異及其對中國兩岸統一的外交影響
中日間的東海問題,并不是什么石油問題,它實質就是臺灣問題。鄧小平曾對美國人說“中國人不解決臺灣問題會死不瞑目的”。[全文]
-
只打蔣軍,兩岸統一是主要矛盾
現在輿論把兩岸問題弄成中美問題,成了主要矛盾,都不嫌事大,還要擊落佩洛西的座機,這就轉移了主要矛盾。[全文]
-
烏克蘭事件的世界意義及其對中國的警示
2014年烏克蘭事件意味著一個新的地區體系定型了,我把它叫做“新凡爾賽體系”。世界的西界已穩定,我們這邊將是什么格局還難說,中國是否能贏得未來世界?[全文]
-
我們應當有中國的利普曼和賴斯頓
“真話”“真相”要服從真理,這是我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一切學術一樣,新聞工作是人們改造世界并與敵人斗爭的“刀子”,現在的問題是不少大學把“刀子”變成了“學術”,把刀子當成學問做了。世界是斗爭的,我們正在進行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全文]
-
現在許多批評美國的文章,最大問題是缺少唯物論和辯證法
光說“不怕”“中國不是蘇聯”“絕不答應”等是很不夠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決心不能代替信心。戰略分析說不清對手“紙老虎”的方面,就看不清其“真老虎”的軟肋所在;看不到真老虎的軟肋所在,就不能真正建立起我們打敗敵人的自信。[全文]
-
美國敗退阿富汗,所謂“西貢時刻”的誤用
阿富汗幾乎就是世界政治的旋轉門。1947年英國退出印度,英帝國解體;1988年蘇聯退出阿富汗,蘇聯解體;看看歷史,那今天美國退出阿富汗的結局,也就不言而喻了。[全文]
-
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三)
美國人民用革命的方式擺脫歐洲的民族壓迫,僅用了兩百多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生機勃勃繼而獨霸世界的美利堅合眾國。但是,美利堅民族畢竟還是太年輕了,以致于對自己的國家在誕生之初就存在的自我否定因素缺乏深刻的認識,遑論反思和批判。[全文]
-
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二)
二戰后,美國以獨立的姿態轉入帝國主義形態。在此后近80年間,高利貸資本將一個曾是健康、向上和反歐洲壓迫的美國推向一個野蠻墮落的境地。而21世紀20年代初,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隨后西方美英等國家的“群體免疫”政策造成的慘劇,就是其沒落性的赤祼祼的表現。[全文]
-
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一)
這次疫情將美國問題突出地提了出來,在化解大流行方面,美國的應急體制與中國的比較,真是相形見絀。人們不由得提出“世界將向何處去?”的問題。目前的世界已從列寧說的資本主義最高階段進入沒落階段,其表現是金融資本迅速向高利貸資本返祖,軍工資本和高利貸資本迅速結合并向法西斯方向逆行。[全文]
-
真理是鮮血洗出來的
即使是在遵義會議上選擇了毛澤東同志,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毛澤東同志的路線方針還需要通過新的實踐再檢驗。最終,正是長征的勝利幫助中國共產黨在最殘酷的環境中從各種思想——比如王明、張國燾等——中篩選并確定出可以指導中國革命的正確思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