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中東問題觀察員
-
加沙戰爭一周年之際,中東大戰正在逼近?
關鍵就在于,以色列是連美國都無法徹底壓制的最失控變量。[全文]
-
真主黨領袖之死:以色列、美國、伊朗、俄羅斯誰哭誰笑?
現在以色列當然能為納斯魯拉之死仰天大笑,但長期來看,這個國家不是在戰場、就是在前往戰場的路上,這種又哭又笑的情境,或許就是以色列永恒的戰略困境,也是建國以后便揮之不去的漫長詛咒。[全文]
-
《北京宣言》問世,西方為何急于倒打一耙?
西方一不檢討自己長年阻礙巴勒斯坦和解的算計,二不正視自己持續資助以色列占領屠殺的現實,既諷刺剛落地的《北京宣言》,又嘲笑不以援助經濟箝制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也不因哈馬斯而拒絕對話的中國,這種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甚至在微小希望浮現后倒打一耙的姿態,才是導致以巴沖突難止的最大障礙。[全文]
-
解散戰時內閣,內塔尼亞胡一點也不慌
甘茨的退出根本無關緊要,且6人戰時內閣原本就是不穩定的政治妥協,甘茨離去只能強化內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內閣的正當性,而無損其統治根基。[全文]
-
萊希墜機可能影響接班,但難改伊朗保守化與“向東看”
萊希墜機必然會讓哈梅內伊頭痛一陣子,卻很難翻轉伊朗政壇保守化的現實,也難改“抵抗軸心”擴張下,伊朗反美親中俄的“向東看”趨勢。當然,哈梅內伊的最大敵人就是時間,即便伊朗政局與對外政策短期難變,安排接班人選、提拔新總統,依舊是哈梅內伊刻不容緩的任務。[全文]
-
曾經的越戰、現在的巴以:美國大學生為何同情巴勒斯坦?
美國Z世代距離大屠殺已經相當遙遠,對中東戰爭、奧斯陸和平進程沒有生活記憶,其對以巴沖突的認知起點,就是近年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持續種族隔離與殺戮;與此同時,社交媒體崛起,也顯著影響了美國Z世代的社群議題與同溫層建構,讓巴勒斯坦議題成功在校園中燎原。[全文]
-
伊朗和以色列大玩“膽小鬼游戲”,美國怎么做都是輸
以色列正與伊朗打一場沒有終點的戰爭,而這讓美國不可能什么代價都不付,就從中東華麗轉身、全身而退。[全文]
-
從《山海情》到《覺醒年代》,阿拉伯人為何看國產劇?
這大概也是1970年代后,毛澤東久違地再成宣傳圖騰,進入阿拉伯世界。當然,《覺醒年代》作為群像劇,還有李大釗、陳獨秀等重要角色,但對阿拉伯世界來說,圍繞毛澤東的狂熱、退潮與再見面,別具歷史意義。[全文]
-
從《甄嬛傳》到《繁花》,臺灣人為何愛看陸劇?
小紅書上更是可見臺灣網友詢問“因為《繁花》我一個臺灣人想學上海話”,同時帶出“究竟臺灣腔和上海話誰更嗲”的話題。[全文]
-
信仰、維穩與制裁,讓伊朗成為疫情新戰場
在宗教實踐與維穩思維下,伊朗首先錯失了預警時間,也缺乏良好的監控追蹤系統,導致疫情向中東擴散;但當其開始應對后,又碰上美國制裁緊咬不放,國內醫療資源十分匱乏,實在力不從心。政府疲于奔命,民怨難以平息。[全文]
-
美國空襲巴格達,卻使伊朗意外解套
2020新年伊始,特朗普便迫不及待要展現自己對中東的輕視、傲慢與無知,大手一揮便毀掉過去搞垮伊朗的計劃、抹殺將伊拉克打造成親美國家的努力,除掉一個蘇萊曼尼,只能放出更多反美猛獸。因這兩次空襲,美國成了在伊拉克最不受歡迎的“部落”,伊朗則暫在代理之戰中扳回一城……[全文]
-
《阿拉丁》被稱“道歉之作”,迪士尼有多少誠意?
《阿拉丁》這部片是不是東方主義,或許不是重點,因為這只是片商的噱頭;我們該正視的,反而是人們普世的“東方情結需求”,當我們在西方現代性上越走越遠,這樣的需求便只會日趨強烈,對象既能是他者,也可以是自我,現代不止,東方不死。[全文]
-
戈蘭高地問題,特朗普火海之上走鋼絲
特朗普的中東戰略過于依賴“以沙美”這脆弱的三國同盟,而無視其他中型國家的力量,卻不知沙特早就今非昔比——卡塔爾、土耳其等國皆有意挑戰其權威。沙特在巴勒斯坦、戈蘭議題上也絕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與美國一個鼻孔出氣,此次在阿盟首腦會議中帶頭表態批美的就是沙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