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維護資本主義模式,西方構建了一套“中國常識”
在21世紀,資本主義的衰退與社會主義實踐正面臨時代新挑戰的背景下,我們需要理解中國,這至關重要。中國經驗必須被分享和認同。[全文]
-
這是21世紀上半葉最重大的經濟事件,中國是推手而美國在旁觀
發展中國家的互聯網基建始終先于GDP出現增長,這一事實引出了一個重要推論:在全球南方,互聯網接入并不是GDP增長的副產品,而是導致未來GDP增長的決定因素。換言之,中國在全球南方國家最顯著的投資促進了那里的經濟增長。中國在全球南方獲得的正面形象是精心耕耘的結果。[全文]
-
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提請二審,增加堅定文化自信等內容
-
未來十年中國發展軌跡?看看合肥吧
地方政府在半導體、電動車、量子科學和生物技術等12個產業建立了企業集團。每個集團都安排有一位“鏈長”:由一名政府官員負責該行業的宏觀規劃。比如,2020年,合肥市市委書記擔任該市集成電路產業的“鏈長”,市長則主抓顯示屏產業。[全文]
-
“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
3月27日,“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舉行。[全文]
-
中美文明起點不同,但應該互相理解
文明必須找到方法來同化講不同語言的無數部落。在這方面,中國和美國的共同點比其他任何兩個國家都多。它們找到了將不同民族融入一個共同政體的解決方案,盡管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手段。但是,這些解決方案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產生了兩種文化,并導致了溝通上有很大的困難。[全文]
-
推動中國學原創研究,這四本新書一齊發布
(觀察者網訊)12月4日晚,在進行了一整天的腦力激蕩、思想交流、觀點碰撞,由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觀傳媒、上海[全文]
-
國新辦發布《中國的民主》白皮書(全文)
-
第九屆世界中國學論壇即將在滬舉行
-
完全有可能把中國政治故事講得更透徹、更精彩
那年11月孟買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恐怖主義襲擊,但印度的反恐精銳部隊花了9個小時才抵達襲擊現場。一位印度學者問我:如果中國碰到這樣的恐襲會怎樣應對?我說,中國迄今為止還沒碰到這么大規模的恐襲,所以不好說,但我可以談一件事……[全文]
-
德媒:我們正在復制“中國模式”
-
我們是否需要用西方話語向西方解釋中國?
講中國故事首先要有中國概念,中國概念要用中國詞匯描述。“民主、國家、黨、政府”等詞匯的中西含義差異很大,使用同一套詞語描述很不同的事物,既攪亂了中國人,也攪亂了西方人。應該系統性重新翻譯政治和社會領域的詞匯。[全文]
-
中國道路5.0版有哪些特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道路進入5.0升級版,中國也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階段”,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5.0版的進一步發展定下了關鍵步驟。[全文]
-
中國剛成德國最大出口國,美媒就來挑撥...
【編譯/觀察者網 鞠峰】日前,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德國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德兩國間的貿易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值[全文]
-
“你的國家是民主國家嗎?”美國人搖頭,日本人嘆氣,中國人……
這個民調結果與西方主流精英和中國公知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中國人更關心的是實質民主,關心民主所要實現的目標,即良政善治,而不是西方看中的形式民主。[全文]
-
預測“中國崩潰”,是一種惡毒的期待
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斷有學者提出質疑,認為中國必將崩潰,因為中國不全盤照搬西方的“撒手锏”。但現實證明,他們都錯了。中國的崛起告訴世人,即便貧窮、即便從未對外殖民、即便擁有龐大的人口照樣可以發展起來。而這也說明,所有國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路。[全文]
-
“中國道路好不好中國人民最清楚,輪不到美政客指手畫腳”
-
外網討論:“現在是否已經來不及遏制中國崛起了?”
更值得一問的應該是,你能像制裁朝鮮那樣制裁中國么?一個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都差點讓歐元崩潰,中國陷入危機后果又會如何?你們的國家能負擔得起不與中國進行貿易么?[全文]
-
儒家也認“民有”“民享”,但“民治”…
近年來,“中國模式”與“中國制度”一直是海內外很關注的話題,一些海外媒體與政客時常對這兩者進行污蔑,罔顧了中國在許多地方都做得更好的事實。不過,理解中國獨有的制度并非易事。姚洋教授從儒家視角對其進行解讀,提供了一條新思路。[全文]
-
如果中國沒有“走出去”,世界發展會怎么樣?
所謂底線競爭過程,是全球追求最廉價勞動力,金融危機起到了更大的破壞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透過內部積累跳出了這個限制,這是全球范圍的特例。中國已經到了如此巨大的規模,它有可能支持全球規模的生產性投資,從而抵銷新自由主義的資本積累邏輯。[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