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永樂:威爾遜主義的退潮與門羅主義的再解釋
區域霸權與全球霸權的空間觀念之爭
關鍵字: 國際秩序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國協調三、日本:從“亞洲門羅主義”到“大東亞共榮圈”
1898年流亡日本的康有為曾經效申包胥“秦庭之哭”,以“東洋門羅主義”來游說日本政府幫助他從慈禧太后手中解救光緒皇帝。在其與近衛篤麿的談話中,康有為指出:“今天的東洋問題已不單純是東洋問題,它已經成為世界問題。歐洲列強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東洋競爭。東洋是東洋人的東洋。東洋人必須有獨立解決東洋問題的權力。美洲的門羅主義也是這個意思。實際上,在東洋實現門羅主義的義務就落在了貴我兩邦的肩上。” “東洋是東洋人的東洋”是當時日本已經流行的說法,只是近衛篤麿等人對這一口號的使用,側重點與康有為不同,其用意在于擴大日本的利益,而非真正謀求中日乃至亞洲各國的平等共榮。20世紀初出現的“亞洲門羅主義”說法,其立意亦在于此。
通說認為,“亞洲門羅主義”最早來自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1905年對日本外交官金子堅太郎的誘導。金子堅太郎稱,1905年7月8日,羅斯福在與他探討即將召開的樸茨茅斯會議的過程之中,提出日本可以推行“亞洲門羅主義”,在從蘇伊士運河到俄羅斯勘察加的廣大地域(排除俄國領土和英法葡殖民地)中擔任盟主角色,排除歐洲列強的干涉與侵略,如同美國在美洲所做的那樣。 在日俄戰爭之后的語境下,羅斯福提出“亞洲門羅主義”,其用意或許在于通過承認日本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特權,換取日本同意在其新勢力范圍對美國實行“門戶開放”政策,并且同意美國限制日本對美移民。因此,從這一源頭開始,“亞洲門羅主義”就體現出了強烈的區域霸權主義色彩。而這一主張恰恰可以與日本國內的亞細亞主義思潮結合起來——盡管后者的擁護者中不乏真心聯合亞洲各國反抗歐洲侵略者的人士,但大部分與擴張主義具有分不開的關系。
日本政府從未在正式公文中使用“亞洲門羅主義”一詞,但其政策和某些政府官員的表述,卻體現出對美國的門羅主義的模仿。一戰爆發后, 日本打出“維護東亞和平”的旗號對德宣戰,隨后利用歐洲列強無暇東顧的時機,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條”,試圖將中國全境變為其勢力范圍。日本在華的勢力擴張引起了美國的不滿。1917年,美日展開談判。日本特命全權大使石井菊次郎在于美國國務卿藍辛(Robert Lansing)會談期間,發表公開演講稱:“類似于‘門羅主義’的觀念, 不僅在西半球, 在東洋也存在。” 在日美雙方談判過程中,石井訴諸美國宣稱在墨西哥擁有“首要利益”(paramount interest)的先例,認為日本也可以在中國擁有同樣的利益,而藍辛對此提出反對。1917年11月2日雙方簽訂的《藍辛—石井協定》,稱:“合眾國及日本國政府均承認凡領土相接近之國家間有特殊之關系(territorial propinquity creates special relations ),故合眾國承認日本國于中國有特殊之利益(special interests),而于日本所屬接壤地方,尤為其然。” 相應地,日本承認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原則,承認美國在華享有“機會均等”的權利。該秘密協定還包含有將德國在我國山東省的特權轉交給日本的條款。
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日本代表成功地迫使威爾遜作出讓步,兌現《藍辛—石井協定》中關于將德國在山東特權轉交日本的約定。而對門羅主義作出讓步的國聯盟約第21條,也被日本代表團視為對日本特殊的區域利益的承認。 在1920年初國聯成立之后,日本也獲得了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但《凡爾賽和約》在美國國會表決遇到障礙。在1919年11月美國參議院就山東問題的處置提出異議的時候,《讀賣新聞》發表了言辭激烈的評論,指責美國不尊重其他國家的自由,一方面堅持自家的門羅主義,另一方面,在山東問題上,不尊重日本的門羅主義。 然而1922年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關于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對山東問題進行了重新處理,日本被迫吐出多項軍事與政治利益,列強對中國加強共同支配,抑制了日本對中國的“特殊利益”追求,而這就使得日本的“亞洲門羅主義”遭到重大挫折,令日本精英憤恨不平。
然而,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給日本帶來了新的機會。石井菊次郎于1930年發表《外交余錄》,重新大肆宣傳“亞洲門羅主義”,稱日本在中國的特殊利益是永久的現實,無需其他國家承認。如果中國內部發生重大變亂,歐洲人和美國人可以隨時打包走人,但是日本與中國相鄰,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日本需要采取措施,平息中國內部的變亂。 正是在此背景下,日本在中國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隨后建立偽“滿洲國”。
在日本1932年1月3日占領錦州之后,美國國務卿史汀生(Henry Lewis Stimson)于1月7日照會中日兩國政府,稱凡違反條約(指1922年華盛頓會議簽署的《關于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與1928年簽訂的《巴黎非戰公約》)而訂立之條約與協定,及由此而造成之事實上之局面,損害美國條約上之權利,包括中國之主權獨立或領土與行政完整以及開放門戶政策者,美國政府皆不能承認。這就是所謂史汀生“不承認主義”。1932年1月21日,國聯行政院在中國的要求之下,成立了以英國人李頓侯爵(Rufus Daniel Isaacs, 1st Marquess of Reading)為團長的調查團,并于9月4日完成調查報告書,10月2日公開發表。報告書認為中國對東北享有主權(sovereignty),“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華行為,“偽滿洲國”沒有正當性,但同時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有“特殊利益”。而針對國聯派出的李頓調查團和美國的史汀生“不承認主義”,日方都以“維持亞洲的和平”為名,強調有權排除他國的支配。
1933年3月27日,日本悍然退出國聯,李頓調查團報告書成為一紙空文。針對國際聯盟對中國的援助,1934 年,日本外務省情報部長天羽英二發表聲明,稱日本須“全力履行在東亞的特殊責任”, 堅決反對“外國以技術或金融援助共管中國或瓜分中國的政治意圖”。 這些修辭在多方面模仿了美國的門羅主義表述,將中國視為日本的專屬勢力范圍。英美等國指責日本違反國際法,破壞了“門戶開放”原則。遭到孤立的日本致力于單方面設計區域秩序。1938年前后,日本陸軍省軍務局軍事科中佐巖畔豪雄與參謀本部第二部第二科少佐堀場一雄共同起草的“國防國策案”中提出了“東亞共榮圈”的概念。1940年8月1日,近衛文麿內閣發布“基本國策綱要”,提出建設“大東亞新秩序”,外相松田剛右進一步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表述。日本政府鼓吹弘揚所謂“皇道”精神,宣傳要將亞洲從西方殖民者的控制中“解放”出來,建立一個日本主導下的區域秩序。
從“亞洲門羅主義”到“大東亞共榮圈”,日本政治精英們不斷完善以美國“門羅主義”為原型的政治話語,同時也試圖改造既有的國際法規則,打造一套為“大東亞共榮圈”提供正當性的“大東亞國際法”。而卡爾?施米特的“大空間秩序理論”(日譯為“廣域秩序論”)為日本國際法學家的話語建構提供了靈感。考慮到施米特在1939年的國際法論述中表現出來的以日本的“亞洲門羅主義”為盟友的姿態,其理論對于日本國際法學家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安井郁(東京大學教授)、松下正壽(立教大學教授)、田畑茂二郎(京都大學副教授)等日本學者細致考察了美國的“門羅主義”和施米特的“大空間理論” ,進而將其與日本自身的亞細亞主義結合起來。施米特對于普遍主義國際法學的犀利批評,以及對于介于全球秩序與民族國家之間的區域性的“大空間”概念的開掘,恰恰可以滿足日本建構“大東亞共榮圈”的實踐需要。 同時,施米特著重強調“大空間”對于外部干涉的排斥以及“大空間”內部主導民族的作用,但對于“大空間”內部的制度構成討論較少,為日本國際法學者提供了理論發展的空間。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無法展開對二戰期間日本國際法學者著述的梳理。但值得強調的是,日本學者對施米特的推進主要是在“大空間”的內部關系上。如松下正壽寫道:“共榮圈的內部構成原則并非是以往國際法中平等國家的形式集合,而是不平等國家的有機結合,因此,法律上應當有各個不同的階層。其中位于最上層、擔負維持共榮圈一切責任的國家,就是主導國。所以,我將主導國定義為:不僅要完全自主行使國際法上的權利、履行義務,同時當共榮圈內的國家無法完全行使國際法上的權利、履行義務時,要替其做出法律行為”。 這種內部秩序是不平等的,日本作為主導國具有支配地位,而其他國家按照所謂“有機體”的原則,依附于日本。
這也許可以讓我們回想起美國國務卿奧爾尼(Richard Olney)在1895年給英國的外交照會所散發的傲氣:“如今,美國實際上己經統治著這塊大陸,她的命令對于它所管轄范圍之內的大陸臣民來說就是法律。” 當然,美國對拉丁美洲的支配方式,盡管也涉及到對領土的征服(如波多黎各)和對交通樞紐(如巴拿馬運河)的軍事控制,但與德、日側重獲取領土乃至直接殖民的支配方式還是存在差異。對于絕大多數拉美國家,美國從形式上承認其作為主權國家的資格,但通過更為抽象的方式進行支配:輸出資本與商品,控制海關,影響金融與財政,等等。這使得美國的支配方式比德、日更接近于“非正式帝國”(informal empire)的做法。但對于德日兩國的“大空間”理論家而言,一旦將門羅主義理解為一個規定各“大空間”互不干涉的原則,每個“大空間”內部的支配關系就是其自主決定的事務。美國可以在美洲繼續其偏好的支配方式,但德、日兩國也可以在自己的區域中自行其是,相互之間井水不犯河水。
1919年的威爾遜對日本而言還并不構成一種抑制的力量。威爾遜同意將德國在山東的利權轉讓給日本,在他倡導建立的國聯之中,日本也最終取得了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威爾遜推動建立的戰后國際秩序,卻抑制了日本的繼續擴張。日本最終與威爾遜式的秩序徹底決裂,以美國門羅主義為范例,并參考德國學者的相關論述,主張建立一個由自身主導、不受其他區域力量干涉的區域秩序。與德國類似,日本以反對全球帝國主義的名義,奔向了區域帝國主義。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無法展開論述美國對德日兩國的門羅主義解釋的回應。但可以提到一個插曲。在美國尚保持中立的1940年7月6日,羅斯福的新聞秘書斯提芬?厄爾利(Stephen Early)表態稱美國政府認為每個大陸都可以適用自己的門羅主義。 這一表態讓德日擴張主義者倍感鼓舞。7月8日,美國國務卿赫爾(Cordell Hull)出來滅火,不點名批評稱,世界上有些地方歪解門羅主義,但門羅主義只是一項集體防衛政策,并不意味著美國霸權,與這些地方實施的軍事占領和完全的經濟和政治控制更是兩回事。 這一解釋與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在20世紀初的解釋有很大的差異,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白宮因為美國的歷史解釋問題而承受的巨大壓力。
標簽 國際秩序- 原標題:威爾遜主義的退潮與門羅主義的再解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亢
- 最后更新: 2019-04-24 11:57:54
-
西藏考古大發現:發現青藏高原首個史前人類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賓發現新的古人類物種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華日軍細菌戰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
選舉產生官員是反民主的,在過去兩千多年里曾是婦孺皆知的常識
2019-03-25 17:38 觀學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場戰爭中的英雄和烈士們敬禮!”
2019-02-17 22:47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役”
2018-12-09 12:14 觀學院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現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時代之聲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英雄 -
發現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5“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