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
為什么好政策會落得“一地雞毛”?
當思想工作、群眾工作退卻后,體制就只有規則、制度和工作關系,上級對下級只布置任務和下達要求,而缺乏對下級的關心、關愛和支持,下級對上級也只是完成任務,而不是發自內心地要把工作干好,對上級、對領導負責。[全文]
-
為什么中國會陷入全民教育焦慮?
我一直有個疑惑:超級中學除了“掐尖”和極化應試教育之外,沒有任何超越普通縣中的先進經驗;各省也不會因為培育了超級中學而獲得國家更多的高考招生指標;超級中學的“掐尖”卻讓縣中一潰千里,讓全社會陷入教育焦慮。為什么各省還要培育、支持、宣傳超級中學,并以擁有超級中學為榮?[全文]
-
中國農村正出現一個超級“金字塔結構”
在鄉農民普遍是農村中等收入群體,收入來源相對穩定,擁有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自我認同度較高。在鄉農民貧富差距不大,沒有相對剝奪感,相互交往不會因經濟差距而產生心理距離和隔閡。有75%的人愿意加入中國共產黨,67%的人表示相信馬列主義,79%的人關心黨和國家大事,有收看新聞聯播的習慣。[全文]
-
縣鄉干部為什么抱怨事情越來越多,權力越來越小
盡管縣鄉官員都在抱怨“責權利”不匹配,但他們還是敢擔當、有手段以各種創新方式處理好了中國基層的大部分事情。不過,在現實條件下,鄉鎮政府為了應付上級的督導檢查,往往只能選擇將“程序”做到無懈可擊、不出漏洞,而不是實質性地把工作做到位,事實上也形成了形式主義在基層治理的泛濫。[全文]
-
“關幾天就放出來”,無法根治農村邪教
基督教是一種進攻性宗教,或者說是主動傳教的宗教,每個教徒都有傳教的義務和責任。它使得家庭教會的傳教者甚多,不計其數,傳教方式多元,無時無地不在傳教。家庭教會傳播較快、較廣也就必然了。[全文]
-
給孩子“減負”,教育公平能保證嗎
無論是“減負”前,還是現在“減負”后的中小學教育,確實有負擔重的一面,但減負之后負擔極可能更重。況且,“減負”前學生的負擔是可以承受的,畢竟我們也是這么走過來的,如果這點負擔、這點磨難都承受不了,如何在進入社會之后承受更大的負擔?[全文]
-
基礎教育“減負”改革,真對我們有利嗎?
當前基礎教育以“減負”為導向的改革,確實很好地實現了上層家庭的教育目標,但卻給中產家庭的父母和小孩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在基礎教育主要是“拼爹拼媽”的情況下,底層家庭的子女無論其個體怎么努力亦無濟于事,干脆也就不努力了。[全文]
-
為什么中國餐桌上會有大量浪費現象?
2013年左右,一位東京大學教授來我們研究中心交流,開會之余我們用西瓜招待他。他當時捧著一大塊西瓜邊吃邊感慨,這是我今年第二次吃西瓜,第一次是五月份在東京,一家四口買了四分之一個西瓜。我們對這位日本教授頓生憐憫之心。[全文]
-
為什么中國大陸女明星少嫁豪門?
她們何苦千方百計嫁入豪門?情投意合?肯定不是,男女雙方不在一個行業何來兩情相悅、情意綿綿。郎才女貌?從女明星與富豪的合照來看,多是美女與野獸。更何況豪門如果長似白馬王子,人家在自己富豪圈子里找白雪公主方便得多,何必到演藝圈去尋覓。[全文]
-
雖然沒有了西南聯大,但你有機會考清華北大了
我問兩三百號學生西南聯大和華科大有沒可比性,很多同學回答就說華科大沒法與西南聯大相比。我狠狠地批評他們太沒自信。我其實要引導的是這兩所學校根本沒有可比性,包括清華北大也不能拿來跟西南聯大進行比較。[全文]
-
他們說“讀書無用”,我忍不住笑了
你什么時候聽到過知識分子、官宦、資本家等大談“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在中國的市場主要是中西部農村地區和城市中下層家庭,也就是常說的底層社會。他們中一部分人乘著中國發展的東風先富起來,示范的是“不讀書也能賺錢”的效應,這些家庭的子女過早地輟學,過早地感受到賺錢的快意,于是嘲笑起還在讀書的、讀了更多書的同伴來。[全文]
-
穹頂之下:我把故鄉從垃圾中拯救
很多游子都有這樣的經歷:想象中家鄉總是湖光山色、藍天碧水,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鄉親們享受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但每次回家,正當近鄉情更怯時,首先映入眼簾卻是不忍瞅第二眼的“臟亂差”,瞬間從詩意和憧憬中被拉回到現實。穹頂之下,有霧霾,也有垃圾。我是這樣把家鄉從垃圾中拯救出來的……[全文]
-
對付“村霸”靠什么?
在國家權力撤出農村、資源下鄉和村民選舉的大背景下,“村霸”現象必然形成。想杜絕狠人治村,就要讓國家權力進村,讓農民感受到國家的存在及安全感。[全文]
-
在農村,祖先斗不過耶穌?
南方農村以祖先崇拜為主導的信仰體系還保存完整,能夠給予人們一套“說法”以面對變化社會,是抵御地下基督教入侵的重要“抗體”。北方的傳統信仰已經式微,家庭教會發展迅速,由此制造了不少邪教組織。[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