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天下| 馬前卒:保衛(wèi)我們的現(xiàn)代生活
關鍵字: 現(xiàn)代化文化傳統(tǒng)批判保衛(wèi)【2018年1月13日,觀天下講壇特邀知乎大V、工業(yè)黨代表人物馬前卒進行了題為《保衛(wèi)我們的現(xiàn)代生活》的講座。在現(xiàn)場,馬前卒從飲食文化談起,縱論古今,向現(xiàn)場觀眾闡述了對于傳統(tǒng)、現(xiàn)代的認知。本文即根據演講錄音整理得出。】
一、剛剛學會吃
自從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上映以來,螺螄粉就成了柳州的城市名片,全國各地都能找到廣西螺螄粉店。去年年底,《國家地理雜志》派我到廣西柳州采訪,我在當地專門調查了螺螄粉的歷史。
關于螺螄粉的起源,當地有幾種說法:有說是工廠食堂給夜班工人提供夜宵發(fā)明的;有說是工人電影院散場后大排檔老板為了迅速煮粉發(fā)明的;有說是很多外地人半夜下火車要吃飯,小店老板只剩下螺螄湯和米粉,臨時拼湊出來的。這些說法的共同點是,螺螄粉肯定不是古代食品,也不是家庭廚房里面的創(chuàng)造,而是現(xiàn)代餐飲企業(yè)為了快速批量制作而發(fā)明的快餐。
其實,螺螄粉天生就有做優(yōu)秀快餐的潛質。
首先,它用的是干切粉,不是濕粉,原料便于運輸;其次,把螺螄預先煮化在湯里,油水和味道很足,便于快速加熱;第三,配料是腐竹、酸筍、酸菜、花生米和一小把青菜,大多數配料比較耐儲存。這幾條優(yōu)點都接近于方便面。所以,柳州螺螄粉占領全國市場,一半是靠開店,一半靠的是袋裝的方便面式銷售。柳州賣給全國的袋裝螺螄粉,去年銷售額超過30億。
這么大的一個產業(yè),歷史有多長呢?上面的敘述說了,先有現(xiàn)代社會的市場需求,然后才有螺螄粉這種食品,它的歷史不會太長。三四種關于螺螄粉起源的說法,最遠也就追溯到70年代末,比我大不了幾歲。
再看其他城市的標志性食品,其實大多數歷史也并不長。
比如說河南燴面,1956年出現(xiàn)在鄭州,是飯店公私合營之后為了批量制作而發(fā)明的。
武漢熱干面,是1930年左右發(fā)明的,飯店老板每天做面條的半成品,做少了不夠,做多了會粘在一起,他就想辦法在面條上拌了一些油和芝麻醬,結果大受歡迎,成了今天可以代表武漢人的特色食品。
螺螄粉、熱干面、河南燴面,這幾種食品的共同點是工藝簡單,可以預先儲備大量半成品,隨著市場需求快速制作。從地理上說,還有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誕生在鐵路樞紐。武漢、柳州、鄭州,都是有跨省鐵路局的地方。20世紀中國主要的交通方式是鐵路,只有鐵路才能帶來現(xiàn)代社會和流動人口,所以鐵路樞紐最容易誕生符合我們現(xiàn)代人口味的美食。河南燴面沒有誕生在洛陽或者開封,而是誕生在20世紀形成的鐵路樞紐鄭州,就很說明問題了。
和這幾種食品類似的還有中國四大名雞: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熏雞和符離集燒雞,每種都對應一個近代鐵路要地,采用的原料都是雞肉這種最廉價的肉類,口味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含水量低,容易攜帶,能長時間保存的食品。和螺螄粉、熱干面一樣,它們都是中國鐵路時代的食品。
但是,我們注意一下上面的提到的所有食品,他們有個共同特點,缺乏新鮮蔬菜。為什么中國的第一代鐵路食品沒有新鮮蔬菜呢?因為蔬菜和大多數水果并不適合鐵路運輸。鐵路只能沿著固定的線路走,沒法及時搜集分散生產的蔬菜。所以,鐵路樞紐不缺流動人口,不缺糧食,不缺咸菜和調味品,但新鮮蔬菜的供應不一定充足。中國流動人口要在交通樞紐吃到蔬菜比例高的美食,得等到公路時代。
公路時代美食的代表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現(xiàn)的新疆大盤雞。大盤雞的正確稱呼是沙灣大盤雞。沙灣縣一頭是烏魯木齊,一頭是克拉瑪依,在新疆最大城市和大油田之間。
2010年之前,克拉瑪依沒有鐵路,所以沙灣縣的公路交通密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得多。很早就能解決蔬菜運輸問題。前面我提到過,雞肉是最廉價的肉類,這雞肉再加上青椒、土豆、洋蔥、辣椒,就是我們熟悉的新疆大盤雞。大盤雞沿著公路普及到全國的過程,和中國變成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的過程是一致的。
總結一下,我們走在街上看到的民間美食,相當大一部分是最近幾十年出現(xiàn)的。其中第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鐵路和輪船出現(xiàn)之前,沒有那么大規(guī)模的流動人口提供需求,也就沒有多少面向平民的飯店和食品。鴉片戰(zhàn)爭之前,就連咸菜這種容易運輸的東西,也是各地自己吃自己的。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結束后,英國輪船進了長江,武漢和上海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工商業(yè),有了流動人口,形成了沿長江的食品市場,這才有了榨菜。1898年,涪陵的企業(yè)才腌出第一壇榨菜,但是有上海和武漢這兩個大市場支持,再加上后來的鐵路網,到了1940年,涪陵榨菜已經是全國性的快餐食品。它和德州扒雞、熱干面一樣,都是中國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代的典型食品。
導致最近幾十年出現(xiàn)大量美食的原因還有物資的運輸。前面說了大盤雞的例子,我再說一個例子,大家猜猜河南的王守義十三香是哪年出現(xiàn)的?是1959年,比武漢長江大橋晚兩年。幾千年來,因為交通不便,香料只要離開產地,到別的氣候帶都是奢侈品。現(xiàn)在武漢長江大橋打通了京廣鐵路,第一次把中國南北連接起來,北方人也能廉價獲得香料了,所以在京廣線上的駐馬店出現(xiàn)了廉價的混合食品香料,1959年賣一毛錢一包,這也是工業(yè)化社會制造的美食。
但是,最關鍵的一點是,農業(yè)社會的人沒有什么資格講究美食。人總是要先吃飽再談口味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鹽和油脂,其他一切美食都沒有意義。1998年我上大學,有個貧困山區(qū)出來的室友,他在讀大學之前一直認為方便面是奢侈品,算得上美食,就是因為方便面能快速滿足糧食、鹽和油脂的需求。
再舉兩個例子,我家在河北平泉,特產是蘑菇,全縣40多萬人,一年生產50萬噸蘑菇。但是過去糧食少的時候很少有人說蘑菇好吃,因為蘑菇熱量低啊,沒吃飽之前誰有心情吃這個。后來我去遼寧營口市,那里把皮皮蝦叫蝦爬子,當地人說,60年代糧食不夠吃,最窮的人家才去海邊搞點蝦爬子吃。為什么窮人才吃皮皮蝦?因為皮皮蝦的熱量和脂肪含量都很低,在沒吃飽之前去撈皮皮蝦,耗費的能量得不償失。在那個時代,最好的美食就是糧食、油脂和鹽的組合,典型的例子是豬油拌飯。今天還有人拿這個當美食嗎?
此外,那時候中國煤產量很低,絕大多數農民家里是沒有爐子的,只有一個煮飯加取暖的大灶,所以就算有油,炒菜也是奢侈品。直到我小時候,80年代,周圍的農民說弄幾個炒菜,也必然是家里有貴客要來了。
各地真正能追溯到幾百年前的民間菜系,主要就是燉菜,比如東北的豬肉燉粉條。
最后再補充一點,古代沒有味精,能提供鮮味的東西只有老母雞和海鮮熬的濃縮湯。普通的人家和飯店用不起這么昂貴的調味料,只有以山東孔府菜為代表的高端魯菜,才會用足夠的母雞湯和海味來制造美食。但大多數人可能一輩子都沒體會過鮮味,也就是谷氨酸鈉的味道。
等到中國人富起來,糧食,油和鹽普及、普通人家也能用煤氣灶和味精,中國人對美食的概念和農業(yè)時代就完全不一樣了。最典型的例子是川菜取代魯菜,成為中國街頭的主流菜系。因為川菜用火多,用海鮮少,用雞湯提味的菜不多,最適應煤氣灶和味精時代的操作水平和飲食習慣,比較刺激的味道也適應平民的需求。
實際上,和前面提到的德州扒雞,武漢熱干面一樣,大多數川菜也是最近一個世紀才出現(xiàn)的。比如說魚香肉絲、夫妻肺片、酸辣粉、麻辣火鍋、重慶小面都是民國年間才有,比在座很多人的祖父還年輕。麻辣香鍋、萬州烤魚,這都是21世紀才出現(xiàn)的菜,出現(xiàn)的時候我都快大學畢業(yè)了。川菜也同樣是中國現(xiàn)代社會的產物。
中國農業(yè)文明有幾千年的歷史,為什么這么多熟悉的食品都是最近100年乃至幾十年才出現(xiàn)呢?
我可以用小學算術來解答這個問題——3000年歷史,相對最近100年是幾十倍的優(yōu)勢;但現(xiàn)代社會的人口總數比古代大多數時間多幾十倍,能享受美食的人口比例也要高個幾十倍。兩個幾十倍乘起來,當然壓倒一個幾十倍。再加上烹飪工具的進步,反而是最近幾代人的飲食文化積累比之前幾千年更多。所以當代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農業(yè)社會完全割裂,舌尖上的這個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比我們的父母還年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fā)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fā)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fā)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