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小楓:新史學、帝國興衰與古典教育
關鍵字: 新史學帝國興衰古典教育新“新史學”與民主化的世界歷史意識
此一時,彼一時也。梁啟超寫下《新史學》時,他的首要關切是中國能否“強立于此優勝劣敗之世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經歷數代人的艱難奮爭,中國不僅“站起來”而且也“強起來”。[35]恰好在這個歷史時刻,坊間再次出現了史學熱。1840年以來的屈辱和抗爭的歷史,一直是我國政治教育中的重點,現在我們需要更為整全的世界歷史視野,完全可以理解。
置身“新時期”的我們張望西方史學界時,那里已是一派繁榮的后現代景象。人們看到,當代歐美學界的史學景觀比19世紀后半期更讓人眼花繚亂,但其基本取向仍然是不斷求“新”。[36]盡管如此,如果我們無需在意史學這門學科的種種所謂新方法和新路徑,而是著眼于西方智識人的世界歷史意識的嬗變,那么,我們便不難看到,從魯濱孫(1863 - 1936)的《新史學》(1911)到勒高夫(1924 - 2014)的《新史學》,[37]最為引人注目的史學現象非世界歷史意識的“民主化”莫屬。
若要問什么叫“民主化”的世界歷史意識,著名的西方古代史家芬利(1912 - 1986)會樂意第一個站出來為我們解釋。這位劍橋大學的古代史講座教授告訴我們,古典史家大多不可信,比如說,修昔底德就偽造歷史,因為他污蔑伯利克勒斯時代的民主人士為蠱惑家,雅典人民被這些“公知”牽著鼻子走。芬利讓我們相信,雖然直到現代都還有學者不斷重復修昔底德的觀點,但在他的實證考據筆下,這一謬論已經不攻自破。
芬利自稱古代史研究的“復原派”,即反對用現代的觀點來研究古代。奇怪的是,他的《古代世界的政治》(1983)讓我們看到,他自己恰恰是現代民主觀念的囚徒。中譯本“導言”敏銳地指出:
對于希臘化世界的君主國、羅馬帝國,以及古代埃及和兩河流域的各類由君主統治的政治機體,他[芬利]抱持幾乎鄙視的拒斥態度,直接將它們從自己的討論中剔除。[38]
在這位實證的史學家眼里,古代世界的政治單位只要不是民主政體就“沒有政治可言”,因為,按照他的理解,唯有民主政治才稱得上“政治”。倘若有人覺得這種說法匪夷所思,那么,他就應該理解:1960年代末,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大國出現了新一輪民主運動,“民主化史學”即這場社會民主運動的伴生物。據說,“民主化史學”有力而且有效地推動了隨技術革命誕生的新型中產階級的民主運動,而這場激進的社會民主運動又反過來促進了史學的激進民主行動,即后現代史學讓我們看到的“解構”和“權利訴求”景象。[39]
芬利的《古代民主與現代民主》出版于1973年,當時,激進社會民主運動的“狂飆突進”勢頭一時受阻。為了替激進民主助力,芬利用自己的古代政治史研究告訴當今的精英主義者們:雅典的全民參與式直接民主從未導致所謂的極端主義。[40]
要知道后現代的“民主化史學”激進到什么程度,劍橋大學的羅馬史專家比爾德(1955 - )的《羅馬元老院與人民:一部羅馬史》(2015)為我們提供了最新范例。[41]這個書名中缺少古典史學中的一個主要角色:皇帝。出于自己的激進民主信念,比爾德認為,研究古羅馬史不必關注“皇帝的品質和性格”,甚至不必理會古羅馬史書中記敘過的那些偉大人物,因為,在民主化的眼光看來,“偉人未必偉大”(《一部羅馬史》,頁410)。一個史學家如果有正確的政治觀念的話,他/她就應該致力于重新發掘史料,以便“讓我們直抵古代街道上的男男女女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和焦慮的核心”(《一部羅馬史》,頁472)。
用“民主化的史學”眼光來看,古羅馬史家留給后人的“歷史”充滿了重構、誤解和自相矛盾,因此,民主的史學家的“重要工作便是批判地梳理這些糾結的線團”。當然,由于歷史年輪的堙沒,很多歷史事件或普通人的生活狀況,如今的史學家即便想要知道也沒有可能,更不用說“重構”。盡管如此,比爾德相信,只要抱持堅定的自由民主信念,很多“幾乎被歷史埋沒(hidden)”的普通羅馬人的生活故事,仍有可能像碎片一樣“被復原”(pieced together)(《一部羅馬史》,頁528)。
從中譯本推介語中我們能夠看到,英美主流報刊紛紛評價說:這部書代表了“革命性的全新古代史寫法”,“極富開創性……令人振奮……”,因為,作者“讓我們習以為常的觀點變得可疑”,“向我們揭示出,古羅馬人與許多個世紀后與權力、公民權、帝國和身份這些問題斗爭的人息息相關。”
如果我們記得《埃涅阿斯紀》序歌的開首句arma virumque cano[我歌唱戰爭和一個人],而這個人顯然不是古代街道上的某個普通人,那么,人們的確有理由說,比爾德用重述羅馬史的方式顛覆了歐洲的傳統政治德性。我們應該知道,比爾德不僅是劍橋大學第一位女性古典學家,她還是“自豪的女權主義者”,長期“活躍于各類網絡、電視、電臺等公眾平臺”。出版民主化的羅馬史兩年之后,比爾德又發表了《女性與權力宣言》(Women & Power: A Manifesto,2017),這本小冊子與她的羅馬史不僅交相輝映,而且相互發明。
除“年鑒學派”之外,在我國“新時期”最有影響的當代西方史學恐怕非伯克(1937 - )的“新文化史”莫屬。坊間已經譯介了伯克的不少著述,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新文化史”如何從世界歷史中發掘民眾趣味。[42]比爾德的“民主化”羅馬史敘事完美地體現了“新文化史”派旗手伯克的主張:動用所有史學手段致力于從普通人的視角重述西方歷史。
“新文化史”置換了世界歷史的政治敘述,形塑出一種所謂“平民化”的世界歷史意識。用第一部研究伯克的專著的書名來說,這種意識準確地表達了西方國家教育品質的“每況愈下”。[43]因為,“文化史”的開拓者是19世紀的布克哈特,而我們很容易看到,布克哈特的世界史敘事追求精神的高貴,看重“歷史中的偉人”,與“新文化史”派的世界歷史意識絕少共同之處。[44]
我們甚至可以設想,布克哈特要是得知自己的世界史研究所開創的“文化史”取向變成了“文化雜交”,[45]他恐怕會不得不承認,尼采當年對他提出的警告完全正確:
人們可以設想,無藝術氣質和藝術氣質薄弱的人被紀念式的藝術史學武裝起來,有了防御能力,他們的槍口現在會對準誰?對準他們的宿敵,對準強大的藝術英才,即對準那些人,只有他們才能夠真正為了生活從歷史中學習、并把學到的東西變成更高的實踐。(《觀察》,頁157)
總之,民主化史學意識的“槍口”對準了西方文明的高貴傳統,對準了某些個人天生要傳承高貴文明血統的心性品質。“新文化史學”的原則據說是“從下向上”,發掘歷史中的普通人乃至另類群體的趣味訴求,憑靠歷史上被忽視、被排斥、被歪曲的種種社會異類力量,對過去的精神貴族們所塑造的文明史施行“去中心化”的革命,給已有的世界史敘述貼上要么“歐洲中心主義”要么“男權主義”的標簽,進而徹底掃蕩和顛覆“既定”的西方文明“主流”傳統。
- 原標題:劉小楓:新史學、帝國興衰與古典教育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5-21 08:10:14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2019-05-08 08:23 70年對話5000年 -
青春的顏色,叫奮斗!
2019-05-03 11:54 新時代之聲 -
西藏考古大發現:發現青藏高原首個史前人類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賓發現新的古人類物種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華日軍細菌戰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
選舉產生官員是反民主的,在過去兩千多年里曾是婦孺皆知的常識
2019-03-25 17:38 觀學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場戰爭中的英雄和烈士們敬禮!”
2019-02-17 22:47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役”
2018-12-09 12:14 觀學院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現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時代之聲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