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AI主播”上崗,國外開始了嘲諷…
最近幾天,科技屆的大事莫過于在烏鎮舉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當天,由搜狗公司和新華社合作的全球第一個“AI合成主播”正式亮相。對比“真人”主播一天工作8小時,就如視頻中“AI主播”自己說的那樣,他能夠不知疲倦地工作24小時![全文]
-
“兩微”回應自媒體整治
據新浪微博社區管理官方微博與微信公眾號“微信派"(wx-pai)11月12日消息,近期,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自媒體賬號存在的一系列亂象問題,開展了集中清理整治專項行動。12日,國家網信辦又依法約談了包括微博微信在內的等多個自媒體平臺。[全文]
-
兩岸新媒體大陸行┃“海定則波寧” “闖”出新天地
10月29日,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采訪團一行抵達浙江寧波,通過參觀寧波城市文化名片“天一閣”、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彌勒佛道場雪竇山,感受寧波深厚的文化底蘊。寧波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胡軍在會見采訪團時從經貿合作、人文交流、青年交流三個方面介紹近年來寧波與臺灣交流合作的成果。[全文]
-
抹黑還是正視?面對“一帶一路”的發展,西方悄然改變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但美英主流媒體總是不遺余力地在這一議題上做文章,對我指責、質疑甚至抹黑和攻擊。不過,近期,一些美英主流媒體不再執著于一味的負面報道,而是多了一些思考。[全文]
-
兩岸新媒體大陸行 ┃ 百年老船廠變身“魔都時尚地”
10月25日,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上海聯合采訪第二日來到了浦東的東岸濱江公共空間。[全文]
-
兩岸存知己,隔海若比鄰 ——40年新成就揮寫津臺交流合作新華章
10月21日至24日,參加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的兩岸記者來到天津,親身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天津經濟社會文化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刻體會到這為深化津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譜就了新華章。[全文]
-
剛原創出來就被洗了 揭秘自媒體地下“洗稿”產業鏈
據新華社10月23日報道,千字10元至30元找網絡寫手,將“爆款”原創文章移花接木、改頭換面上線,一些自媒體靠“洗稿”做成大號。[全文]
-
北京日報懟楊冪演技 導演回應:請關注你們的人民
10月24日,《寶貝兒》導演劉杰微博在轉發一篇影評時,同時@了北京日報和人民網,點名兩位記者并表示:“你們是黨媒、官報,請你們關注一下影片中表現的你們的人民。”這一行為引發網友熱議。[全文]
-
兩岸記者看天津文化:融匯中西,連接兩岸,繼往開來
10月22日,參加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的兩岸記者走進天津這一座經濟重鎮、文化名城,了解天津文化的前世與今生。[全文]
-
兩岸記者觀看老藝人表演天津快板狗不理傳奇
10月18日至21日,參加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的兩岸記者走進北京這座集古典與現代于一體的千年名城,探訪其40年來各方面的變革與成就。[全文]
-
CGTN全球媒體峰會在重慶召開
2018年全球500名傳媒精英齊聚中國東部和西部的交界點——重慶,共同尋求合作共融,創贏未來之路。習近平主席說創新是媒體發展的關鍵動力,金秋十月,加強全球傳媒產業的“互聯互通”正當其時。[全文]
-
所謂的“透明”才是謠言之母
人人擔憂“假新聞”或是“另類事實”已經有些時候了,大家都想知道這個令人不快的現象為什么會日益突出,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很簡單:在很大程度上,假新聞是熱衷甚至渴望透明和絕對言論自由的結果。我知道這個觀點違反直覺。我想要從一件趣聞開始證明我的觀點。[全文]
-
“一帶一路”倡議成功跨過五周年,德媒也跟著糾結了五年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功跨過五周年,正式邁入了“新五年”。德國主流媒體關于“一帶一路”倡議報道的態度經歷了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從初期的“疏離旁觀”到近期的“喜憂參半”。 2017年以來,不同報道主題呈現出明顯不同的立場。[全文]
-
即日起至年底,國家廣電總局將開展廣告專項整治工作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今日(9月30日)發布“關于開展廣播電視廣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自即日起至今年年底開展廣播電視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全文]
-
影視劇能彌補臺灣日漸淡薄的中國認同嗎?
教科書受到政治格局與政治需要的支配,和歷史實際有或多或少的出入;特別是當教科書已徹底淪為新殖民主義代理人的支配工具時,大陸影視劇便成為歷史教育和中國認同的輔助教材,但這或許不包括《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全文]
-
沈陽舉行“九一八”紀念活動 百家號攜手多家媒體參加
今天(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87周年紀念日。上午9點18分,聚集在沈陽“九一八”歷史紀念館的社會各界群眾和行業代表舉行了撞鐘鳴警儀式。抗戰老兵、機關干部和群眾代表一同推動鐘槌,擊響“警世鐘”,鐘聲伴隨著防空警報回蕩在沈城的上空,提醒著人們87年前那個國難降臨的日子。街道上的汽車紛紛停下,鳴笛示警,行人駐足肅立。[全文]
-
每天刷新聞,可能你早已入了新媒體寫作者的坑
在競爭激烈的新聞環境中,記者只能獨自為以前沒見過的東西尋找描述方式。新聞報道在推特和其他社交媒體上傳播時常常失去語境。評論和新聞報道同在一個空間,有時標記清晰,有時卻不然。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似乎很難將事實與觀點區分開來。 [全文]
-
張愛玲如何用文字,為美國政府代言?
在為美國情報總署工作的三年里,張愛玲將信息和美學融合到一起,使出其一貫為人稱道的寫作手法,將“現實”壓縮成信息數據的碎片,運用參差對照散布信息和社會現實的意義,實現了更廣泛的信息傳播。[全文]
-
今日頭條、騰訊新聞將上線付費頻道
今天(31日),36氪援引知情者消息稱,今日頭條計劃在8月1日上線付費頻道,騰訊新聞隨即在8月11日上線付費頻道。[全文]
-
桑德斯:美國工薪階層越關注的問題,企業制媒體興趣就越小
美國2016年大選總統候選人伯尼·桑德斯在其出版的新書中,通過其親身經歷講述了美國企業制媒體在本國政治生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