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軍評:中國新機井噴,“美國正獲得全面后發優勢”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揚基】
精彩紛呈的一周剛剛過去,共和國武裝力量下一代海空尖端裝備,突然間以最為集中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給全世界最強烈的震撼,可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這個“圣誕樹”已經迭代到遭不住的地步了
“真正的銀河戰艦”:新一代空中作戰系統
“這是我們根據自己的需求能力和認知,做出的一點探索和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海峰
故事自然要從最早出現的最強震撼說起。這個“兩石激起千層浪”的話題,要聊起來可謂千頭萬緒,似乎從哪一點都可以切入展開,但筆者還是想從那架伴飛“銀杏葉”的“牛夫人”——殲20S說起。畢竟,那是一架放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空軍,都足堪擔當“頭等主力”的先進機型。
特別是換了新型發動機之后
本屆珠海航展上,官方對殲20S的介紹如下:“它不僅擁有優異的中遠程制空作戰能力和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還具有突出的態勢感知、電子干擾和戰術指揮控制能力,以及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相信大家都會認可,以上幾句話也完全適合用于形容“銀杏葉”和它的北方兄弟。而其中的“電子干擾能力”,堪稱從殲20S通往新一代飛機之路上,與“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同等重要,卻總被人忽略的一環。
隨著裝備建設水平和訓練標準的提升,以“擎電”電子戰演練融入空軍實戰化訓練“五大品牌”為標志,我軍在五代機與電子戰飛機配合使用領域已經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實踐證明,這一曾經在演習場上無往而不利的“強強聯合”,仍有一些空子可鉆;特別是對抗雙方都有遠程空空導彈的情況下,目標巨大、飛行遲緩的運9平臺電子戰飛機的前出陣位被嚴重壓縮,導致其掩護范圍大為下降,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五代機的戰術應用。
盡管美軍頻繁展示AIM-174B超遠程空空導彈略顯刻意,但這款“空射標準6”的確對我軍大型機形成了新的威脅。
另一方面,近期加入“擎電”的殲16D展現出了電子戰“險中求勝”的另一面:憑借遠勝于運9平臺電子戰飛機的機動能力,殲16D在掩護陣位選擇上更為靈活,面對敵反制手段時的后手也更多。在幾次典型對抗中,處于數量劣勢的殲16D與被掩護機靈活組合,雖然付出了一定“損失”,但基本確保了打擊機群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能夠與五代機協同運動的電子戰機有如此效果,那么能否讓五代機、乃至下一代飛機自身也成為一架強大的電子戰機——美國在發展F-35時曾經寄予的這個夢想,也成為我軍對新一代空中平臺的期許之一。
因此,作為重要的技術過渡,殲20S的開發過程不僅為殲20A積累了經驗,更是由此確定了哪些新功能是無法通過繼續改進殲20,只能靠下一代飛機實現的。
要想讓“突出的態勢感知、電子干擾和戰術指揮控制能力”更為顯著,甚至成為新機區分于五代機的重要特征,那么必然需要新機如同大型特種機一般,將相當部分的空間和重量留給相應的任務設備(對設備集成度要求更高)。再加上遠勝于殲20的武器攜帶量,特別是不適合無人機部分攜帶的大型載荷,意味著新一代空中平臺的有人機部分必然體積龐大,越來越像“飛行的戰艦”。
戰術飛機上(除米格-31/蘇-34之外)極其少見的小車式主起落架,說明了新機的“噸位”相當可觀。既要采用具備全向隱身特性的無尾布局,又要讓這個“大塊頭”維持仍堪稱靈活的機動性,對“飛控仙人”們的要求比殲20時代更進一步。
猶記得十年前殲20的2011號原型機亮相時,其耳目一新的銀色涂裝,被網友們譽為“銀河戰艦”。而當一架飛機具備完善的態勢感知與信息整合能力、足以單機形成多種對抗手段的電子戰能力、涵蓋遠中近程的打擊武器、還能夠控制其他飛行器為之提供更強大的態勢感知/打擊范圍時,“銀河戰艦”更為名副其實——現代化戰艦的核心能力,不也正是如此嗎?
“它不是戰斗機、不是轟炸機、不是戰轟機、它是思維方式的重大轉變。叫它‘空中驅逐艦’或者‘空中巡洋艦’也許更準確些……用海軍概念去理解他們的下一代空中系統會更好”——可見還是有反應足夠快的洋人的
所以如果以戰艦的標準觀之,正如當代新型戰艦很少有哪艘會強求40節以上的高航速那樣,作為一艘“空中驅逐艦”,新機對動力系統的要求,也將迥異于殲20及其之前的歷代戰機。而在理解這一點之前,出于習慣使然,每次看到一款國產新機試飛的畫面,第一反應總要看看它的發動機是什么,結果新機獨特的并排三發布局和噴管/后體一體化設計,倒是讓人對具體型號“難得糊涂”了。
不過,從《航空學報》刊載611所總師王海峰談及新機與發動機協同設計對動力系統的要求,仍可得出結論,實現前文描述標準的新機在傳統雙發構型下,若采用四代小涵道比發動機改型,雖可滿足超聲速推力與發電功率指標,但航程無法達標;若采用三代中涵道比發動機改型,則得到一架縮小版高速B-21——亦即2010年前后空軍設想的“隱攻”或“遠攻”方案。顯然,它們均不是新一代空中作戰系統有人機部分的理想選擇。
對機務工作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并排三發布局對于部隊的日常使用維護是一個巨大挑戰。但在滿足要求的新發出現之前,撐住“不可能三角”的三個頂點只此一途
記得十幾年前筆者這一代學習航空發動機專業的本科生入學時,當時的夢想還是盡可能提升推重比,保證可靠性,早日甩掉俄發這根拐杖,為一顆更強大的“中國心”奮斗。夢想之路雖然漫長,但一代代人的堅持,終于讓我們看到了渦扇15裝在殲20A/S上。
然而今天,新發的目標在我們這代人看來,已然有些“反常識”:“保持適當的機動性,但優先確保飛機藏得更好、飛得更遠、裝得更多、開得更穩,不要太在乎起飛推重比”——至少機體平臺的小車式主起落架和并列雙座布局,確實也在提醒航發方面:主機所都沒那么在乎減重減阻了!
這部分內容已經足夠清晰明確,節選自2024年1月19日《航空學報》網絡出版論文——王海峰:《高性能戰斗機與發動機協同設計關鍵技術》
航發領域長期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的局面,導致過去一代代航發人為提高每一千克力的推力夙興夜寐,為解答用戶對交付產品的每一項質疑殫精竭慮,很難有余暇關注思考下一代戰機發動機該向何處去。而今好不容易縮短了差距,又要緊跟“空中戰艦化”的作戰平臺走上從“個別指標為王”到“實現任務優先”的發展新路,航發人的新征程仍將是一番披荊斬棘。
言歸正傳,作為“銀河戰艦”的“編隊屬艦”,新一代空中作戰系統的無人部分同樣值得筆墨伺候。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魯寧 
-
渤海海峽黃海北部12月29日至1月5日執行軍事任務
2024-12-27 16:29 中國航母 -
上海:長江口28日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實施交通管制
2024-12-27 15:14 中國航母 -
四川艦來了!076兩棲攻擊艦首艦在上海下水
2024-12-27 10:15 中國海軍 -
國防部:駐日美軍若真走了,沖繩民眾會得償所愿
2024-12-26 19:20 -
國防部:菲方賣慘博同情不會得逞
2024-12-26 15:53 南海局勢 -
境外直播引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關注”,強迫其就范
2024-12-26 07:09 國家安全 -
緬甸下水新型護衛艦,配備燃氣輪機和垂發系統
2024-12-25 21:37 -
菲防長發表涉華錯誤言論,中方駁斥
2024-12-25 20:03 南海局勢 -
白宮官員炒作:巴基斯坦研制洲際導彈可打擊美國
2024-12-25 10:36 巴鐵 -
400洲際導彈600核彈頭 今年中國軍力報告有啥?
2024-12-25 10:34 涼戰 -
前摩薩德特工接受采訪,透露如何制造銷售“自爆尋呼機”
2024-12-24 18:08 -
“俄軍約60%的炮彈來自朝鮮 可能有500萬枚”
2024-12-24 15:33 朝鮮現狀 -
大連海事局:渤海海峽黃海北部部分海域執行軍事任務
2024-12-24 12:04 中國海軍 -
囧!美軍巡洋艦誤擊墜自家艦載機
2024-12-22 13:49 -
國防部: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4-12-21 18:27 中美關系 -
美空軍部長回應馬斯克:你不是軍人,不懂有人戰機的重要性
2024-12-20 20:18 -
超18億美元,全浪費了
2024-12-18 20:16 -
成本1億變4億 美軍新中型登陸艦計劃被擱置
2024-12-18 14:13 -
這也能賴中國?美議員竟稱東海岸無人機是中國間諜無人機
2024-12-18 13:53 -
18日-21日,黃海日照海域進行海上火箭發射,無關船舶禁入
2024-12-18 09:39 中國海軍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威脅:不排除動用武力控制 評論 298打造“下一個深圳”?新馬簽了 評論 157?國產光刻膠的關鍵戰場,在這里 評論 89“中國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實驗!” 評論 287特魯多辭職,誰可能接班? 評論 82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威脅:不排除動用武力控制
-
黃仁勛:最大震撼來自中國技術
-
美新一屆眾議院首項法案通過:驅逐輕罪無證移民
-
“大學充當美國政府的幫手,參與迫害華裔教授”
-
特朗普炮轟:垃圾!
-
“我再說一遍……”
-
加反對黨黨魁放話:我上,趕走中俄
-
“拜登政府不要最后一搏,這會危及美國的AI領導地位”
-
拜登政府對歐爾班幕僚長下手,匈外長:別了,失敗的美國大使
-
尹錫悅逃跑了?
-
“美企破產數量,創14年來新高”
-
打造“下一個深圳”?新馬簽了
-
白俄羅斯:澤連斯基撒謊,我們沒什么可道歉的
-
因俄烏“斷氣”停電、缺熱水,“德左”拒絕摩爾多瓦政府援助
-
中國科學家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深刻改變未來戰爭性質
-
“我們買下阿拉斯加,咋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