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保障:新中國經驗vs市場化教訓
——瑪雅專訪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
關鍵字: 醫療醫療改革私有化醫療利益集團過度競爭以藥養醫與國際接軌免費醫療國家治理體系民生領域“與國際接軌”是自毀長城
瑪雅:中國現在不光看病難,普通老百姓家孩子上學難,住房、養老都難。
李玲:這幾個方面過去恰恰都是我們的制度優勢,今天卻成了難題。過去國有企業有醫務室,有托兒所和學校,有家屬區,民生問題基本解決了。后來說企業不能辦社會,把這些都一刀切了。現在回頭看,我們過去的機制設置其實是非常好的。你在這個企業工作,你的一切和這個企業是聯在一起的,你自然而然就以企業為家了。我上中學時曾經下工廠勞動一年,那些老工人覺悟非常高。我們中學生不懂事,干完活用潤滑油洗手,工人看到馬上制止,說你們這是浪費國家財產。那時候的工人真的是把工廠當成自己的家。
瑪雅:現在不一樣了。國有企業的工人一般都是合同制,很多是農民工,流動性非常大。工人不會說,企業是我的家,已經沒有這樣的政治意識。
李玲:反過來,國外現在卻是采用我們當年的模式,企業和社會結合。比如韓國,浦項鋼廠是世界最大的鋼廠之一,那個城市就是一個以鋼廠為龍頭的社會。不光有醫院、學校,連大學都有,培養出來的人就為鋼廠服務。那里的棒球隊非常強,甚至還有電影業。非常齊全的一個社會,人們在那兒安居樂業。
瑪雅:人家往社會化方向走,我們往市場化方向走。
李玲:我們太追求利潤了。對國有企業的考核指標就是利潤增長多少,逼著企業走向唯利是圖,忽略它的社會性。企業怎么能只顧利潤?你雇了這些人,不管他的生老病死嗎?我剛回國時去首鋼調研,首鋼醫院當年花很少的錢,保證了全體工人和家屬的免費醫療。后來改為社會保險,交的錢是當時辦醫院的好幾倍,卻只保工人,不保家屬。首鋼醫院也被推向社會,自己掙錢去了。最近貴州畢節市4名兒童服食農藥身亡事件,暴露的問題就是,企業支付的工資僅能維持工人個人的生活,而家庭和社會承擔了巨大的成本。
瑪雅:出了這樣的事,真的要從根子上檢討過失,否則慘劇還會發生。
李玲:中國走到今天,在民生保障方面曾經走出一條適應國情、適應我們制度安排的路,但是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放棄了。所謂的“與國際接軌”,真的是自毀長城。今天出現了“四座大山”——看病難、上學難、養老難、住房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太相信市場了,所謂“不找市長找市場”,以為市場真能搞定一切。市場不可能在所有領域起“決定性作用”,這是下一步發展最需要警醒的,一定要從這個偏向走回來。
瑪雅: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還回得來嗎?
李玲:必須得回呀!習總書記講前后兩個30年不可分割,這話意義非常深遠。人類歷史是在不斷探索中前進的,我們不能因為有過一些失誤,就把前面所有的事情都否定了,把嬰兒和洗澡水一塊潑出去?,F在國際上很多做得好的都是學的我們中國,而我們自己卻成了這個局面。
我覺得,習總書記看到了問題的本質。政治局集體學習,去年是歷史唯物主義,今年是辯證唯物主義,非常好。這才是共產黨人的思想武器,不堅持這個堅持什么?
當然,往回走并不是簡單地回到過去,而是結合實際真正解決老百姓面臨的問題??赡芪覀兊迷僖淮纬鋈W。你看谷歌、通用這些大公司,現在都是又辦醫院又辦學?!@是成本最低的。人家能這樣做,我們也能這樣做。
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我們產業升級的一個障礙所在。跟德國這些國家比,我們極度缺少技術工人,因為流動性太大。工人對企業沒有認同感,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沒干幾天就走人。技術是要積累的,過去的8級工,車一個部件精確度就是高。現在都是臨時上陣,現學現用,所以技術不過關,那你產業如何升級?
抓在關鍵環節,就能解決問題
瑪雅:你談到,中國藥企過度競爭,造成藥品生產嚴重過剩。這樣一種混亂局面,監管部門不管嗎?
李玲:要是有人管至于這么亂嗎?所以我認為,我們的體制機制需要變。比如產業政策,所有的趕超國家沒有哪個沒有產業政策的,產業政策是國家戰略,國家對本國的重點產業優先扶持。中國當年也有產業政策,可現在呢?每次五年規劃也說這產業、那產業,比如醫藥產業,若干年都在說是重點、要優先,可是我滿世界問,誰管醫藥產業?不知道。現在只有一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這么多的產業,一個工信部管不過來,客觀上成了形同虛設。結果就是政策缺失,比如醫藥產業。
舉個例子,別的國家都有強仿,世衛組織(WHO)允許強仿——你不用做研發,把人家的藥拿來仿制就可以。比如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是瑞士諾華公司的產品,在中國一盒賣23000-25000元,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而印度生產的“格列衛”仿制藥一盒200元,連它1/100都不到。很多中國患者吃不起格列衛,就買印度的“格列衛”仿制藥,藥效達到99.7%。中國有最大的白血病人群,因為人口基數大,可是國家沒有任何政策鼓勵生產仿制藥來保護老百姓。
印度仿制藥世界第一
瑪雅:更為諷刺的是,去年國內有位白血病患者因為網購印度生產的“格列衛”還被起訴。
李玲:習總書記去年9月訪問印度,說要學習印度的經驗,從印度進口更多的藥。印度當年是學的我們??!而我們現在又去學印度。
印度1949年的時候各方面條件都比我們好,國民總產值、人均預期壽命、受教育率,都比我們高。印度學英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但他的醫生都送到歐美培養,藥品都從歐美進口,以他的國力怎么用得起?上世紀70年代印度人來中國學習,當時印度人均預期壽命還不到50歲,我們已經68歲了。
印度人來中國學到了真經。他發現中國自己培養醫生,中國生產的仿制藥價廉物美,回去以后就開辦學校,培養大批的醫生,并且以國家的力量推動仿制藥生產。印度法律規定不保護藥品專利,鼓勵仿制;而仿制成功后,給仿制專利保護?,F在印度仿制藥世界第一,歐美都進口他的仿制藥,WHO也大批量購買,送到非洲國家。其實不光印度,全世界都在學我們當年的做法,我們這里卻是一片亂象。
瑪雅:這是歷史的吊詭。
李玲:這背后的問題是,我們的管理結構需要調整。中國在前30年那么窮的時候,為什么老百姓能看得上病,吃得上藥?1949年剛解放時一支青霉素一根“大黃魚”(金條)都買不到,那不就是今天的奢侈藥嗎?那時候我們怎么做的?國家組織大規模生產,實行補貼,流通是國家三級批發。新中國最早建的藥廠是華北制藥,大量仿制青霉素,就把青霉素從奢侈品變成了“白菜”,2分錢一支,老百姓當然用得起。
所以你看,當年條件遠不如現在,但只要抓在關鍵環節,一舉就能解決問題。醫院是國家辦的,醫務人員是國家培養的,藥品是國家生產的,流通也是國家控制的。醫藥形成了一個有效的合作體,費用很低,老百姓就能看得起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