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軍:現在勞動收入還太低,建議拿出15-20萬億元改善居民家庭收入
最后更新: 2023-10-11 08:19:33所以,我最近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出,地方政府一定要放棄用產業思維來指導地方經濟發展的做法。過去地方政府考慮經濟發展的時候,一直是從發展什么產業入手,但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他們可以搞清楚的,導致很多項目的大規模投入打水漂。我前不久到江蘇一個地方,聽說下面很多縣都提出要搞汽車產業,要上馬整車項目,花了很大一筆投資,占用那么多土地,最后勝算的概率能有多少?還是市場說了算。地方政府老是習慣用產業思維發展經濟,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搞微電子,但人才儲備、科技研發和相關產業基礎這些都不具備,老是覺得給優惠條件就有人會來,實際上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最后一地雞毛。
其實,一個地方的產業發展起來,多半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沒有必然性,產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要擁有核心技術和人才,如果所有東西都靠引進,成功概率不高,短期可能熱火朝天,但沒有可持續性,最后大部分背上了沉重債務,形成資源浪費。
問:今年以來,從地方到中央,政府部門都在以各種方式表達對民營經濟的重視,比如民營經濟31條、發改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為什么在這個時間點重新強調民營經濟,如何從根子上讓民營企業家恢復信心敢于投資?
張軍:經濟下行,其實受害最大的就是民營經濟,因為他們沒有什么話語權,也得不到更多支持。另外,民營經濟對經濟變化最敏感,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他們會有更長遠的目標,因為一個項目要不要投,不是看兩三年,而是十年二十年,他們最看重穩定性、連續性。現在經濟領域出現了一些干擾,讓穩定性、長遠性發生了變化,所以民營經濟就會更加不安,對他們來說就變成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一段時期,出臺了大量可能會被誤解、誤讀的政策,對民營經濟造成了一些傷害,很容易理解為對他們的不信任。
經濟的長期高質量發展,其實民營經濟是主力,如果他們信心不足有動搖,對不確定性有更多擔憂,經濟恢復就會比較困難。所以,現在就是需要穩住民營經濟的預期,確保民營經濟有更長遠發展的動力,這種強調有一定正面影響。改革開放三四十年,這些事情總是不斷地反復,反復太多了以后,民營經濟就會變得冷漠了,再出臺這些政策,就不怎么當真了。
現在經濟發展當中,還是存在著身份論歧視,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從法律層面徹底消除出身不平等這個問題,“國企,民企、外企的 “身份論”一定要廢除。同時,建議中央出臺的各種政策,不要區分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是法人主體,應該享受同等法律保護,包括產權保護、權益保護,不能因為是民企,想抓人就抓人,想沒收財產就沒收,法律一定要明確。其實,現在國有企業里有大量非國有成分,投資者也可能來自于不同所有制企業,已經沒有什么特純的國有,也沒有純粹的私有。一個私人企業,可能有外資成分,也可能國有資本,股權可能是混合交叉的,因為市場經濟就是如此。
實際上,我們的金融機構也需要改變,像四大行,現在干嘛還要強調國有,他們都是上市公司、公眾公司,其中有國有股權,也有其他股份,甚至外資。強調國有銀行是自己人,民間銀行、外資銀行,他們感覺就不好,分成三六九等,這就是所有制歧視。所以,不需要再去強調這種身份,經濟發展中大家都很重要。至于哪些行業,哪些企業,必須國家控股,這有戰略上的考慮,無可厚非,但不能因為國家控股造成地位不平等。
這件事情一定要做,另外這樣做有什么好處,比如我們的國有企業,或者國有占主導的企業,也可以由一個著名民營企業家擔任CEO。投資可以交叉,管理也可以交叉。為什么國有企業必須由組織部門來任命,讓官員來做董事長、總經理。既然是企業,就應該要從市場上選拔人才,甚至全球招聘,比如說找一個新加坡人或一個歐洲人來擔任公司CEO,這是由公司董事會決定,政府不要干預,這樣就能做到真正平等了。像中國移動是一家上市公司,CEO可以來自于全球。阿里可以聘請一個美籍華人來擔任CEO,國有企業也可以請市場上著名的企業家來做CEO,理論上說這些都是可以做得到,關鍵問題就是需要廢除所有制的不平等。
國有企業改革高管崗位市場化選聘
從這個意義上講,即便它是國有企業,也應該是現代公司治理模式,有關部門不要干預,CEO、董事長都來自市場招聘。現在大家討論怎么支持民營企業,我覺得只要堅持所有企業都走市場化道路,問題就會慢慢解決。任何一家民企,總是希望找到一個有能力的CEO,國有企業為什么不可以這樣。我認為,市場化是解決身份平等問題的一個最簡單、最重要的手段。
現在國有企業是“半拉子”,一部分領域市場化,大部分市場化不足,特別是高管都是政府任命,將他們當成公務員一樣看待,然后進行限薪,怎么弄得好,所以高層腐敗一直屢禁不止。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一定還是市場化,新加坡很多國有企業的董事長、CEO就有全球招聘的,按市場原則辦,可以做得更好。
- 原標題:建議壓縮投資規模,拿出15-20萬億元改善居民家庭收入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呂義正 
-
碧桂園服務總裁李長江辭職
2023-10-11 07:33 觀網財經-房產 -
PC市場“終于觸底”,聯想擴大與惠普優勢
2023-10-10 21:32 觀網財經-科創 -
TikTok電商遭印尼政府關閉,直播帶貨該不該禁?
2023-10-10 17:3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背靠泰國首富家族,養豬巨頭為何主動撤回千億IPO?
2023-10-10 17:35 觀網財經-金融 -
歐盟又盯上了中國風電
2023-10-10 16:06 -
“RISC-V不受任何單一企業或國家的控制”
2023-10-10 14:21 觀網財經-科創 -
“日本處于脫離發達國家行列邊緣”
2023-10-10 14:10 日本 -
巴以沖突,美國經濟遭遇飛來橫禍
2023-10-10 11:52 觀網財經-宏觀 -
繼滄州銀行回應“恒大欠款34億”傳聞,當地三部門再發聯合公告
2023-10-09 22:40 -
“接盤”花旗在華部分業務,匯豐:加碼投入中國
2023-10-09 17:32 觀網財經-金融 -
蘇大維格涉信披違規被調查,曾因“光刻機概念”股價大漲
2023-10-09 15:22 觀網財經-金融 -
上交所再回應浙江國祥爭議,專家:注冊制不等于不管
2023-10-09 13:15 觀網財經-金融 -
美政客鼓噪管制RISC-V,是另一種“閉關鎖國”?
2023-10-08 22:57 觀網財經-科創 -
2000萬新買家涌向1688,品牌平替正在征服年輕人?
2023-10-08 17:2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登陸A股前夜被緊急叫停,浙江國祥為何惹眾怒?
2023-10-08 16:34 觀網財經-金融 -
?美國就業供不應求?全靠臨時工!
2023-10-07 18:30 觀網財經-宏觀 -
小米、vivo、聯想,在印度再遇麻煩
2023-10-07 15:46 觀網財經-科創 -
史玉柱等被強制執行約18億元
2023-10-07 14:53 觀網財經-金融 -
8位股東集體離場?沙鋼:無中生有
2023-10-07 12:34 觀網財經-金融 -
iPhone 15熱到不能碰?蘋果回應
2023-10-02 10:02 觀網財經-科創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5“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