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永定:經濟不溫不火,中國政府面臨兩個選擇
【文/余永定】
不能說明經濟進入通縮,但呼吁關注通縮是完全正確的
國家統計局4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7%,環比下降0.3%,1-3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3%。2023年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5%,環比持平,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6%。
由于CPI的環比和PPI同比出現負增長,一些分析師提出,中國經濟進入了通貨收縮時期。CPI環比陷入負增長并非新鮮事。2022年5月、8月和11月和2023年2月CPI環比都出現過負增長。CPI環比統計未扣除季節性因素且容易受前值基數的影響,因而在一、兩個月的負增長并不能說明經濟是否已或即將進入通貨收縮時期。
衡量經濟是否進入通貨收縮狀態,一般應看CPI同比是否持續負增長。事實上,除2020年11月一度負增長外,在過去10余年來CPI同比始終維持低水平的正增長。當然,即便如此,中國的真實物價水平是否下降也是可以討論的問題。但無論如何,僅依據一、兩個月CPI環比數據不足以對物價變動趨勢做出明確判斷。當然,如果通縮判斷是基于某種理論模型做出的,則另當別論。
PPI同比從2022年9月至今年3月連續負增長確實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事實上,中國PPI同比自2012年3月起54個月、自2019年1月起17個月(有一個月的間斷)連續負增長。從2022年10月開始PPI同比又連續6個月負增長。換言之,在過去十多年中,中國PPI在大多數時期處于負增長狀態。
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跌,大多年份CPI增速低于發達國家的2%通脹目標,PPI長期負增長是不爭的事實。我以為,雖然“通縮已經開始“的說法不一定準確,但并無大錯。呼吁關注通縮則是完全正確的。
預期的強勁反彈沒有出現
通貨膨脹或通貨收縮與總供給-總需求缺口的變化密切相關。供大于求產生物價下降壓力,供不應求則產生物價上升壓力。貨幣供應量的變化與缺口變化密切相關,但物價變化的發生則滯后于缺口的變化。通脹率變化對于供求缺口變化在時間上的滯后,往往使貨幣當局要么是看不見即將到來的潮水,要么是對已經潮水已經退去渾然不知。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的判斷完全正確。我個人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過去十年多年中中國經濟一直處于有效需求不足狀態,或經濟增速一直低于潛在經濟增速。其主要根據是,在過去十余年,中國的CPI增速平均低于2%,PPI在大部分年份中處于負增長狀態。
中國經濟增速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0.2%下降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6%,但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中國GDP潛在增速低于6%。2023年應該成為扭轉過去10余年中國經濟增速逐季持續下跌的趨勢的關鍵一年。
2022年12月8日中國政府調整清零政策后,市場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在2023年初會出現明顯反彈。我當時還擔心,由于供給鏈的修復趕不上總需求的增長,中國經濟可能會出現暫時性供不應求缺口。因而提出:即便通脹率有所上升,中國也應該堅持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事實證明我多慮了。
雖然2023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形勢有所好轉,但明顯低于市場預期。我認為,不談其他領域的問題,就宏觀經濟政策而言,導致2023年中國經濟表現弱于市場預期的根本原因是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的擴張力度不夠。
提振2023中國經濟的三大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略加說明。
1. 2023年的GDP增速目標偏低
中國將2023年GDP增長目標設在5%左右,創史上增速目標最低紀錄。
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國GDP的增速分別是6.8%、6%、2.2%和8.1%,四年算數平均值是5.2%。(按標準方法計算,結果也差不多)。2022年初中國政府大概是以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四年的GDP的平均數增速為依據,把2022年GDP增速目標定為5%-5.5%之間的。
2018-2022年中國5年平均實際增速為5.2%。剔除因基數低導致的2021年的8.1%的增速。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2年的中國GDP平均增速為4.5%。由于2022年GDP增速的低基數, 2023年GDP增速即便達到6%也只不過是使中國的GDP增速保持了4.5%的低增速。2020年GDP增速為2.2%,2021年僅僅因封控比較寬松,GDP增速就大幅度上升到8.1%。
可見,對應于2022年的3%,2023年GDP增速目標即便定在6%,政府也已經留足了余量。事實上,5%的增長目標低于大多數金融機構,包括國外金融機構對2023年中國GDP增速的預期。
例如,高盛預測中國2023年GDP增速為6%,摩根士丹利、大通、花旗、匯豐、UBS等大投行的預測都高于5%。不僅如此,中國大部分省份的經濟增速目標也都高于5%,全國各省GDP增速目標的平均值也明顯高于5%。留有余量是一種謹慎的做法,政府這樣做自有其道理。但也應看到,余量過大也可能存在不足以振奮人心,不足以充分發揮經濟增長潛能的問題。
- 原標題:余永定:中國經濟是否陷入了通縮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涉及新冠疫苗!內幕交易獲利0元,被罰500萬元
2023-04-20 08:38 -
阿里變陣后,盒馬也要赴港上市?
2023-04-20 08:18 觀網財經-消費 -
邁百瑞沖刺IPO犯低級錯誤,一個“負號”收到3張監管函
2023-04-19 20:33 觀網財經-金融 -
涉嫌侮辱死者被從重處罰,自嗨鍋快“嗨”不起來了?
2023-04-19 19:20 觀網財經-消費 -
淄博燒烤有多火?電力數據告訴你
2023-04-19 09:39 -
上海車展,為何獨缺特斯拉?
2023-04-18 19:07 觀網財經-汽車 -
珍酒李渡沖刺“港股白酒第一股”,去年業績增速為何急剎車?
2023-04-18 17:40 觀網財經-金融 -
業績被蘋果“砍傷”,歌爾股份:已充分反思、吸取教訓
2023-04-18 17:13 觀網財經-科創 -
“驚掉下巴!”英國醫院曝出6500起性侵丑聞,受害者包括兒童
2023-04-18 15:20 不列顛 -
盧拉重拾大國雄心的阻力是什么?
2023-04-18 09:20 中國-拉美 -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境外銀行類機構投資者可直接入市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
2023-04-17 20:13 觀網財經-金融 -
?中國移動股價破百再創歷史新高,市值一度超越貴州茅臺
2023-04-17 15:11 觀網財經-評論 -
巨星傳奇四度闖關IPO:業務嚴重依賴周杰倫,減肥咖啡被疑“智商稅”
2023-04-17 11:35 觀網財經-金融 -
捷克人又雙叒上街了,要求親西方政府下臺
2023-04-17 09:51 歐洲亂局 -
多家銀行向員工“追薪”,有銀行追回5800萬元!
2023-04-16 20:29 觀網財經-金融 -
國家發改委:全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新突破
2023-04-16 17:48 觀網財經-宏觀 -
點名Shein、Temu,美國會下屬機構又盯上了中國電商?
2023-04-15 20:23 -
國家統計局:3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
2023-04-15 10:07 觀網財經-房產 -
馬克龍訪華后發生了什么?
2023-04-15 08:39 -
證監會就《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2023-04-14 18:24 觀網財經-金融
相關推薦 -
要么續約,要么賠錢!斯洛伐克威脅報復 評論 51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單”?外交部駁斥 評論 14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評論 80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115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87最新聞 Hot
-
要么續約,要么賠錢!斯洛伐克威脅報復
-
又來!美議員質問: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臺海沖突可咋辦?
-
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單”?外交部駁斥
-
澳大利亞從娃娃抓起:學好數理化,對付中國咱不怕
-
韓國憲法法院:6日將就尹錫悅彈劾案開會
-
敘新當局外長、防長、情報主管首次出訪,去了沙特
-
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
拜登給前共和黨眾議員切尼授勛,還打算提前赦免她
-
確定恐襲!FBI還改口:嫌犯單獨行動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