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奇淵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研究部主任
-
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如何在脆弱性與影響力之間權衡?
要客觀理性地認識到中國供應鏈的脆弱性。中國外貿呈現“大進大出”的特點,中國出口的一些高中心度產品本身的生產過程,也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中間產品。[全文]
-
銀行接連倒閉之后,美聯儲的三個政策選擇
三種方案可以并行不悖,分別占據一定權重。但如果要單獨選一個方案,那應該是第三種。這意味著美聯儲要偽裝成一個鷹派,同時默默地做一些偏鴿派政策,但美聯儲已經完美地演砸過一次,這次能吸取教訓做一個更好的演員嗎?[全文]
-
越南、印度、墨西哥,誰在真正挑戰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
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仍然是最重要的政策著眼點。任何國家能否在全球供應鏈當中維持自己的核心地位,主要不是靠打壓競爭對手做到的,而是靠做好自己的事情、增強自己的產業競爭力。[全文]
-
產業鏈合作:中日韓能繞過西方嗎?
國家產業鏈的悖論怎么解決?有兩種方式,第一是斷供能力,可用價格彈性來體現。第二是政治關系。美國為什么敢把自己最有優勢的產業鏈條做成對外依賴度這么高呢?美國把自己的產業鏈脆弱性抓在盟友手中,因為政治關系比較可靠。[全文]
-
人民幣與歐元直接交易:能挑戰美元嗎?
現實情況看,人民幣—美元的交易更為安全的,而人民幣和其他非美元貨幣的交易,反而會招致更大的匯率風險。這強化了前者的市場流動性,降低了交易成本,擠壓了后者交易的發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