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宏斌:供需兩側雙管齊下 三季度中國經濟有望企穩回升
關鍵字: 兩會降準中國經濟供給側需求側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地方債務人民幣匯率房地產近期中央宏觀政策有變,穩增長開始放在顯著重要的位置:2月29日,央行祭出降準大招,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此前二三線城市放寬房貸政策。萬眾期待的兩會,又會如何定調2016年中國經濟宏觀政策?
兩會召開前夕,觀察者網在上海浦東采訪了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屈宏斌。當天屈宏斌剛剛參加完G20上海峰會。在金融圈從業20多年的屈宏斌,深深的紋路刻在眉宇之間,似乎顯示,他是那種一直對中國經濟憂心忡忡的學者。
事實上相反,屈宏斌說,如果今年供需兩端政策雙管齊下,三季度中國經濟有望企穩回升。
去年以來,屈宏斌一直在呼吁,當前中國應該“提升勞動生產率及技術,需要加大投資力度,同時堅定工業化道路不動搖,而非過早向服務業轉型” 。
他也曾在去年6月份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提出,要避免和確保不從工業化、城市化和國際化的正道上脫軌。因為當時的經濟態勢是,出口需求不好,工業增長乏力,但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較好,這被主流輿論解釋為調結構的目標和成果。
經濟形勢仍然未變,但2016年以來,中國的宏觀政策出現積極動向。屈宏斌對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及財政部長樓繼偉在G20峰會上的所言的“穩健偏寬松貨幣政策”,以及擴大財政赤字促進經濟增長等新說法,表示歡迎。這些表態曾被復旦大學張軍教授解讀為,2016兩會中國經濟宏觀政策的定調。
屈宏斌在接受觀察者網的采訪中一再強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的背景下,重視供給側改革,不可偏廢需求側。采訪完僅隔一天,2月29日,央行宣布降準。
在采訪中,屈宏斌也回應了人們對寬松貨幣政策剛剛啟動,一線城市房地產即出現瘋長的擔憂。他說,房地產的新動向值得重視,但我們要關注當前宏觀經濟的主要矛盾,力求在解決實體經濟困難和防止資產價格上漲,之間尋找平衡。
此外,屈宏斌還提出了一攬子供需兩端發力的政策建議。他認為,如果這些政策得到落實,三季度中國經濟有望企穩回升。
以下是采訪全文
穩增長仍需一攬子政策發力
觀察者網:周小川2月26日在G20上海峰會的記者會上剛提到“穩健略偏寬松”的說法,29日就推出了降準政策。您怎么看?
屈宏斌:央行的降準有助于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并為財政擴張提供支持,但穩增長仍需一攬子措施(貨幣,財政寬松及各項改革)共同發力。
觀察者網:大家也注意到了,1月份信貸數據上漲得比較快,M2同比增速升至19月以來最高點。去年學界一直呼吁應該放松信貸加大刺激政策,從今年G20上海峰會期間周小川和樓繼偉的講話來看,2016年穩增長已經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復旦的張軍教授解讀,G20上周小川和樓繼偉的表態,為這次兩會政府報告對今年的政策定了調,你怎么看?
屈宏斌:首先,綜合目前的各種因素,國內的經濟形勢和全球最近最新的經濟形勢,包括你剛才提的G20對經濟形勢最新的判斷,基本上還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而且金融市場近期的波動過度,那言外之意就是,中國經濟還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具體一點比如說,外圍因素,一方面隨著美國加息周期開啟,國際資本從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流出的趨勢在進一步顯現,進一步加速。與此同時,由于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還不一致,總體而言全球經濟的需求還很乏力,這表現為,我們的出口在2015年達到多年以來的新低。我們一月份出口負增長的幅度還在加大,達到-6.6%。
一方面有資本流出,另一方面出口增速下滑、下降的幅度也在增大。這說明了我們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就是全球經濟的環境,比我們過去幾個月的形勢更加嚴峻。
另一方面,國內來看,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在增大,這是不爭的事實。2015年GDP增速雖然全年在6.9%,但是四季度和三季度相比,增速放緩的趨勢還在,并沒有止跌回穩。
而且這是基于2014年11月份以來六次降息和五次降準(不包括2月29日最新一次的降準)的背景下的增速,這說明,我們經濟下行的風險比想象中或大家預計的要大。
目前中央提出了總的基調是,從供需兩端著力,要保持經濟增幅在一個合理的區間。
供給側和需求側不對立, 也不可替代
觀察者網:去年習大大提出供給側改革之后,輿論一度聚焦供給側,認為以往過于注重需求側,現在僅靠刺激總需求,效果已經不明顯了。所以現在要強調中長期的供給側,你是怎么理解的?
屈宏斌:去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的新提法,媒體和輿論很關注“供給側改革”到底是什么。去年年底的中央工作會議就細化為,“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我覺得這就說得很清楚了。
但是,由于“供給側改革”是一個新提法,輿論在聚焦供給側的時候,就容易厚此薄彼。
我想強調的是,從目前的經濟形勢來講,我們需要的最佳選擇就是,供需兩側的政策要雙管齊下,不可偏廢,這兩邊都需要有。
因為我們的總需求的確面臨比較大的下行壓力,這種下行的壓力不僅僅是來自于國內,也來自于國際市場,這種形勢要求我們不能忽視需求側管理。
需求側和供給側之間的關系,我覺得不是對立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而且這兩個也不可替代。
為什么說供給側和需求側是相輔相成的呢?“供給側改革”它主要是解決供給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就是潛在增長率下降過快,這個主要是為未來中長期保持經濟合理增長奠定一個基礎。
如果潛在增長率下來了,再刺激需求,我估計也不能保證未來中長期的增長。防止潛在增長率下降必須通過供給側改革來進行。同時,為了推動供給側改革,也需要短期的需求增長,將經濟維持在相對穩定的區間,如果經濟下行得過猛、過快,反而會不利于供給側改革。
因為,有的供給側改革有緊縮性效應,一味強調過供給側改革,而需求側沒有跟上,經濟下行風險就會加劇,反而會出現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現象——比如經濟硬著陸,供給側的改革措施反而難以推進。
所以,還是當初李克強總理的提法,改革、調結構,會為穩增長增添后勁,穩增長會為調結構創造有利條件。套用這句話就是,供給側改革會為短期的經濟增長增添后勁,但是需求管理會為供給側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關注一線房價 但更要考慮當前主要矛盾
觀察者網:那么,當前經濟形勢下,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兩端發力,應該重點要做點什么?
屈宏斌:首先我剛才說了這兩個之間不對立,兩個要雙管齊下,經濟面臨下行風險,有通縮的壓力,這要求大家不能忽視需求側改革。那么怎么做?
我覺得至少有三個方面,首先就是貨幣政策,我覺得仍然有進一步寬松的空間,尤其是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支持的空間。
具體來講,不僅僅是降息降準,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流動性管理的措施,比如說短期中期的借貸便利條件、公開市場操作等。同時還可以通過擴大債券市場,讓債券市場在整個融資的結構中占比提高,提高直接融資比例。
這些都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下降有利,因為債券市場融資成本相對還是比較便宜的。
通過匯率貶值去穩增長,我們認為并不是一個最好的政策選項之一。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66“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