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世功:中美“關鍵十年”
——“新羅馬帝國”與“新的偉大斗爭”
最后更新: 2020-09-05 15:53:47【文/ 強世功】
2020年5月,美國國務院發布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方針》(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報告,明確指出,中美建交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承諾很大程度上基于這樣一個期望,即不斷加深的對華接觸將會刺激其經濟和政治的根本性開放,從而引導中國社會越來越開放,成為一個建設性的和負責任的全球事務承擔者。四十多年之后,這種戰略顯然低估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控制進行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范圍的意志……中國的高速經濟發展以及與世界不斷接觸并沒有像美國期望的那樣引導其與公民為中心的、自由開放的秩序相接軌”。
盡管從中美貿易戰以來,美國輿論中對美國政府對華接觸的批判不絕于耳,甚至這種主張也成為美國保守派在特朗普競選中攻擊自由派的重要理由之一,但是這次美國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公開承認改革開放以來美國對華接觸政策的失敗,至少表明經過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貿易戰中的摸索,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套應對中國崛起的新戰略,而這份報告和 2017 年的美國國家安全報告,恰恰可以看作是美國繪制的應對中國崛起新政策的綱領性文件。
美國政府應對中國崛起新戰略的出臺,實際上證實了這幾年全世界的觀察家甚至普通民眾早已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中美關系無法回到過去的年代。那么,新的中美關系究竟是什么圖景?美國對華的新戰略究竟是什么?
事實上,“中美脫鉤”“修昔底德陷阱”“新冷戰”“文明沖突”等論述早已成為美國公共話語中的流行概念,美國政府的這份新戰略報告強調以“基于原則的現實主義”(the principled realism)對中國發起全面圍堵遏制的“新冷戰”,但不同于美蘇單純基于意識形態的“冷戰”,美國對中國發起的這場“新冷戰”雖然有意識形態的“原則”分歧,但更是基于“現實主義”的美國國家利益,在利益競爭的背景下,美國也會為了其國家利益而與中國在有關領域中展開合作。
如果說美國政府的這份文件宣告改革開放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接觸政策失敗,那么也意味著同時宣告美國在“后冷戰”以來建構“新羅馬帝國”的世界帝國理想在現實中遭到失敗,因此美國謀求針對遏制中國而建構出大西洋體系和印太體系。這就意味著所謂的“中美脫鉤”不僅包括技術、產業領域的脫鉤,而且包括地緣政治上的重新布局。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美國建構“新羅馬帝國”的夢想的破產與美國對中國接觸政策的失敗乃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因為不能征服中國,不能獲得中國的支持,美國不可能建立起世界帝國。在這一點上,美國從進入亞洲以來,歷屆政府均有清晰的認識。從1949年美國朝野討論“何以失去中國”,到2018年美國朝野討論“何以誤判中國”,遵循的都是同一邏輯。
美國的“檢討”似曾相識,圖片來源:NPR
那么,中美關系何以走到今天這個狀態?如何理解在此之前的中美關系?為什么美國對中國的政策發生如此重大的轉變?我們究竟應當如何應對美國發起的“新冷戰”?我們應當如何從全球大格局中定位并建構新的中美關系?這些問題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本文簡單地追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美關系,試圖提出“關鍵十年”這樣一個概念,即要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美關系從美國對中國的友好接觸政策轉向“新冷戰”的遏制政策的結構性變化,必須高度重視從 2008—2018 年這決定中美關系走向的關鍵十年。2008年西方爆發了金融危機,而中國舉辦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這往往被看作是“中國崛起”的標志;2018 年特朗普對中國發起貿易戰,這標志著中美關系的根本性改變。
這十年之所以關鍵,就在于對美國而言,是民主黨的奧巴馬政府試圖對其內外政策進行大調整的十年;對中國而言,則是中國政治領導人更替和政治路線重新定調的十年,也是積極有為開展“偉大斗爭”的關鍵十年。中美兩國同時在調整政治路線和國家政策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預設問題:中國崛起帶來怎樣的世界秩序?美國期望通過接觸乃至“顏色革命”將中國納入美國建構“新羅馬帝國”的軌道,從而將中美關系定位為“主—從”結構的盟友關系,而中國則將中美關系定位為平等伙伴的“新型大國關系”。可以說,由于兩國對未來圖景的構想差距過大,以至于中美關系不可避免地走到今天的局面。因此,中美關系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兩國如何從現實出發來構思未來世界圖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對未來世界秩序的想象直接影響到中美關系的建構。
一
歷史的天命:中美兩國的命運交錯
在某種意義上,從 1963 年“中蘇論戰”到 1972 年尼克松訪華,也差不多可以看作是決定中蘇關系乃至全球格局的“關鍵十年”。它無論在地緣政治上還是在意識形態上都深刻地改變了“冷戰”的歷史,甚至奠定了“冷戰”結束的政治基礎。正是在這種背景下,1978 年之后,改革開放的中國開始全面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中;而這個時候也正好趕上蘇聯開啟“改革與新思維”的年代??梢哉f,蘇聯和中國都不期而遇地走在結束“冷戰”這個歷史大背景下。蘇聯的改革開放不僅導致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而且導致蘇聯帝國的解體,從而為美國迎來建構世界帝國的機會。而后冷戰時期的美國通過“沙漠風暴行動”完美地展現了其構想中的“后冷戰世界新秩序”,即美國建構“新羅馬帝國”的世界帝國時代。雖然主流學者基于國際關系理論的傳統假定,稱之為“單極世界”或“一強獨大”等。
然而,正如克林頓在競選中針對老布什的經典名言:“笨蛋,經濟才是關鍵。”(It’s the economy, stupid.)美國要建立起世界帝國,不能僅僅依靠傳統的軍事征服,而更為關鍵的是如何通過經濟手段控制全球。因此,克林頓政府的全球戰略就是從軍事擴張和控制轉向在全球進行經濟擴張,從而將整個世界納入美國治理的經濟體系中。
在美國的全球經濟戰略中,中國是最大且最具有潛力的市場,因此如何打開中國市場、在經濟上控制中國成為克林頓政府經濟擴張戰略中的重心。而美國的全球經濟擴張戰略與“南方談話”之后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戰略不期而遇。因為在經歷了1989年的艱難時刻之后,中國保持了國內政治穩定,但是在國際政治層面采取“韜光養晦”戰略,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發展。因此,1990年代的中國政府從中央到地方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型企業,每天關注經濟數字的飛速增長。
正是在共同轉向經濟這個大背景下,中美之間政治上雖然存在著政治意識形態的分歧,甚至出現各種各樣的政治摩擦,但在經濟領域卻始終能夠保持著高度合作。一方面,美國的過剩資本和技術與中國廉價勞動力和廣闊市場形成了天然互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大環境下,美國外資很容易廉價地收購大量優質的中國國有企業,從而獲得超出想象的巨大收益。這種經濟合作在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推動了美國經濟和國民生活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
可以說,中國在政治戰略上的韜光養晦成就了美國建立世界帝國的野心。在重大國際行動中,中國始終謹慎地站在美國一邊,而在經濟戰略上的改革開放,更符合美國全球經濟擴張、建立經濟霸權的利益。由此,“克林頓時代”成為美國在“后冷戰”以來通過推動“全球化”戰略來建構世界帝國的最美好時代,但這其中有相當多功勞應歸于中國,歸于中國對美國在全球經濟擴張中的“助推”。
美國經濟實力的增長進一步激勵了后冷戰時期美國建構“新羅馬帝國”的政治野心,共和黨小布什上臺之后,在新保守主義政治哲學影響下,將中國定位為政治意識形態敵人,成為實現其“歷史終結”的打擊對象,以至于在中國南海發生了撞機這種擦槍走火的事件。一時間,中美之間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和軍事緊張。然而,“9·11”事件后,美國不得不調整其戰略,展開了長達十年針對伊斯蘭世界的“新的十字軍東征”。而中國在這種背景下差不多成為美國的戰略伙伴,特別是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為美國經濟持續繁榮提供的巨大動力,也為美國建構世界帝國提供了充沛的經濟資源。甚至當以美國為首的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之際,恰恰是中國的經濟持續增長幫助西方資本主義體系順利地度過危機,以至于有西方學者認為是中國高速經濟增長“拯救了西方資本主義”。
在這種背景下,中美之間逐漸形成了政治與經濟適度分離的兩條平行線。雖然中美在政治利益和意識形態上存在這樣那樣的分歧,但由于中美密切的經濟合作成功地化解了這些政治上的分歧。中國甚至也逐漸學會了利用美國工商界的力量進行政治游說,通過經濟上的“讓利”來緩和美國對中國在人權問題、臺灣問題、香港問題、南海問題上的政治和軍事壓力。由此,在中國人的輿論中,一度出現了中美在經濟上合作互補的“中美夫妻論”,中美經貿關系穩定乃是中美關系穩定的“壓艙石”理論。
然而,從美國戰略看,中美經貿關系的“壓艙石”服務于其建立“新羅馬帝國”的全球戰略。美國展開規模巨大的伊斯蘭戰爭,不僅需要中國在政治上的支持,更需要中國在經濟上的支持。當美國陷入伊斯蘭戰爭,中國卻在“韜光養晦”中不斷加速經濟發展。特別是2008年美國經歷金融危機而出現經濟萎縮,而中國經濟繼續高速增長。
中美經濟力量的此消彼長到達了一個打破平衡的臨界點,不僅美國在華投資的企業家感受到中國地方政府官員對他們的態度有所轉變,我們在公共媒體上還可以看到中國企業家竟敢教訓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美國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的原因是美國把錢用在了戰爭上。一些中國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家的這種傲慢恰恰表明他們并不一定真正理解中美關系的實質,他們并沒有看到當中國經濟增長發展到某個臨界點,似乎要挑戰美國的“新羅馬帝國”時,那中美關系的“壓艙石”必然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讓很多中國人納悶的是,為什么那么多美國的企業家,甚至在中國發大財的企業家,并不像以前那樣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采取經濟友好政策,而是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發起貿易戰。這背后固然有經濟的因素,即這些美國的在華企業感受到來自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壓力,這些企業在中國無法獲取像過去那樣的暴利,但更主要的因素不是經濟,而是政治。
對于一些迷信中美關系“經濟壓艙石”的人,如果依然相信通過經濟上的“納貢”能夠獲得世界帝國的政治庇護,那么美國保守派會用類似克林頓的名言來回應:“笨蛋,政治才是關鍵!”真正使中美關系發生轉向的乃是經濟變化引發的政治利益,即“中國崛起”威脅到美國建構世界帝國的戰略,那么如何將經濟上崛起的中國在政治上納入美國建構的世界帝國體系中,就成為美國調整對中國政策的關鍵。
2008 年,中國舉辦了一場豪華完美的奧運會,讓西方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國崛起的面貌。美國戰略界開始檢討美國的全球戰略的得失。其中不少人檢討美國在“9 ?11”之后的戰略失誤,認為以美國共和黨為核心的新保守主義過分沉迷于意識形態上的“十字軍東征”,將全部精力投入伊斯蘭戰爭,而忽略了中國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的崛起。這種觀點差不多成為推動美國政府戰略轉型的主流觀點。為此,美國建構世界帝國的戰略重心就從伊斯蘭世界轉向應對中國崛起。
于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于2009年宣布從伊拉克撤軍,2011 年迅速擊斃了本 ? 拉登,隨后名正言順地宣布從阿富汗撤軍。美國在伊斯蘭世界的戰略收縮,就是為了將力量轉向應對中國。2011 年奧巴馬政府就提出了“轉向亞洲”戰略,2012 年提出了“亞太再平衡戰略”,宣布美國逐漸將 60%的戰艦部署在太平洋。2014 年,美國甚至策動菲律賓就南海問題提出國際仲裁,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施壓。而就在這一年,臺灣發生了“太陽花運動”,香港發生了“雨傘革命”,云南和新疆則發生了嚴重的暴恐襲擊事件。顯然,美國所發起的這一連串動作,目標毫無疑問是為了遏制中國崛起。
然而,美國的這一套戰略對中國并沒有產生明顯的效果,相反中國在經濟上持續增長,產業升級效果顯著,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在政治上,新一代領導人順利完成交接,并通過一系列政治法律改革鞏固了黨對國家各項事業的領導;在軍事上,不但開始制造航母,更重要的是南海吹填造島并實現軍事戰略部署,從而突破了美國對馬六甲海峽的絕對控制,與此同時,新式武器不斷裝備;在地緣政治上,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構筑新的政治版圖;在意識形態上,提出了現代化的“中國方案”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無疑對美國的世界帝國圖景構成了根本性的挑戰。
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全面修正奧巴馬政府應對中國的全球帝國戰略。在特朗普政府看來,奧巴馬政府全球戰略失敗的根源在于迷戀傳統的多邊主義,從而讓美國承受過重的國際義務和負擔,以至于美國對中國的政策陷入矛盾:一方面希望政治上遏制中國,可另一方面卻不得不在經濟上依賴中國,這種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必然削弱政治上的遏制。為此,特朗普政府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將戰略重心轉向經濟,從奧巴馬政府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轉變為發起貿易戰打擊中國經濟,并試圖通過重振美國經濟來維持美國的全球霸權。
可以說,從 1993 年到 2009 年克林頓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 16 年是中美之間政治上相對緩和而經濟上密切合作的黃金時代。從 2008 年中國舉辦奧運會到 2018 年特朗普發起中美貿易戰的前后10年,是中美之間在經濟上繼續保持相互合作但在政治上不斷摸索重新定位的“關鍵十年”。正是在這“關鍵十年”的發展中,美國得出對中國采取接觸戰略的失敗。特朗普之所以當選美國總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源于自由派的民主黨政府對中國采取的接觸政策的失敗。為此,美國自由派檢討為什么中國讓“美國的期望落空”,甚至從二戰期間馬歇爾調停國共兩黨開始,反思歷屆美國政府過高估計自己左右中國發展前途的能力。(1)
而在美國保守派看來,這恰恰證明美國自由派對中國戰略的失敗。這種失敗不僅刺激美國保守派通過炒作中國問題而重新奪取政權,而且讓美國自由派在中國問題上失去了話語權、主導權。當美國自由派學者聯名對特朗普總統發出“中國不是敵人”的政治呼吁時,(2)美國保守派馬上聯合署名支持特朗普的對華強力立場,其中一個重要理由就在于“主張與中國接觸的這一派(the China-Engagement School)的支持者不斷告訴美國政策制定者,一旦中國的經濟現代化達到充分程度就會變成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但這一切過去根本沒有發生,而且只要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就決不會發生”。(3) 因此,我們要理解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就必須理解美國自由派在“關鍵十年”中對中國采取的“接觸”戰略。
標簽 中美關系- 原標題:強世功:中美“關鍵十年”——“新羅馬帝國”與“新的偉大斗爭”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美國52%年輕人與父母同住 創大蕭條以來新高
2020-09-05 14:45 美國一夢 -
美投行預測:人民幣十年內將成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
2020-09-05 14:35 人民幣國際化 -
“就因為教中國小孩英語,我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2020-09-05 13:59 美國一夢 -
王毅:疫苗不應被任何國家所壟斷
2020-09-05 11:2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德方否認盧卡申科指控,白俄羅斯立刻公開截獲的通話錄音
2020-09-05 10:28 歐洲亂局 -
駐美使館:將在美全面實施赴華乘客核酸檢測
2020-09-05 10:1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政府又打中芯國際主意
2020-09-05 09:54 美國一夢 -
美國21年前轟炸南聯盟,如今又撮合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達成協議
2020-09-05 09:38 歐洲亂局 -
新冠肺炎已成為美國第二大致死原因
2020-09-05 08:37 美國一夢 -
世衛:全球已有9種疫苗處于三期臨床試驗
2020-09-05 07:3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塞爾維亞、科索沃將在耶路撒冷開設使館
2020-09-05 07:29 巴以恩仇錄 -
美國新增5.5萬例確診,累計超619萬例
2020-09-05 07:2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中印防長在莫斯科會晤 魏鳳和:責任全在印方
2020-09-05 07:16 龍象之間 -
示威者假扮記者,美警一點也不手軟
2020-09-04 23:21 美國黑人血案 -
美媒展示武漢復課:中國贏了
2020-09-04 20:4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防長剛抹黑中國,這國總統就“上道”:請美國駐軍
2020-09-04 19:28 中美關系 -
G20成員成績單出爐,中國獨領風騷
2020-09-04 19:12 G20 -
被曝說陣亡美軍是“廢物”,特朗普急滅火
2020-09-04 19:03 美國大選2020 -
美國“黑人”教授不裝了攤牌了:我是白人
2020-09-04 17:45 美國一夢 -
臺風吹跑浮船塢 俄羅斯海軍艦艇躺槍
2020-09-04 17:18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評論 16為避免海外“相殘”,這些中企正在行動起來 評論 35涉華問題,歐洲三大芯片商罕見集體發聲 評論 117特朗普又要退?“大家都看向中國” 評論 141“共和黨拿下眾院,特朗普將擁有超級執政權力” 評論 210最新聞 Hot
-
怕特朗普再次阻撓?WTO想“提前任命”這個重要職位
-
德國提前大選時間定了,“朔爾茨失去了德國人民的信任”
-
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
特朗普又要退?“大家都看向中國”
-
涉華問題,歐洲三大芯片商罕見集體發聲
-
“忠誠、對華強硬”…又一批重要人選曝光
-
沙特王儲罕見發聲:這是種族滅絕
-
“共和黨拿下眾院,特朗普將擁有超級執政權力”
-
“反華急先鋒”將成美國國務卿?
-
他不清算了?
-
美國押注這條鐵路挑戰中國地位,但…
-
澳最新民調出爐,“人們看破了‘中國威脅’的迷霧”
-
日本政府回應這一幕:吃了感冒藥
-
評論運動員外貌,美國解說員被無限期停職
-
“俄羅斯與伊朗這一步,值得驕傲”
-
“特朗普還沒上任,美國在這里已落了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