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D·卡普蘭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
-
“與其說相信勝利,不如說他相信和解”
我有幸與亨利·基辛格相識二十多年。自2000年以來,我每年都會與他數次共進晚餐,地點位于基辛格周末落腳的康涅狄格州肯特鎮家中。[全文]
-
中東為何總是動蕩?帝國是繞不開的答案
一個令人沮喪但又不可否認的現實是,從古至今,帝國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主宰著世界歷史(尤其是中東歷史)。因為至少相對其它統治形式而言,它們提供了最實用、最明顯的政治和地理組織手段。帝國可能會留下混亂,但它們也曾作為解決混亂的方案而崛起。 [全文]
-
從共和制墮落為民主制,是美國政治亂象的根源
如果美國民主黨的溫和派不能以某種方式在初選中脫穎而出,明年11月的最終角逐將在沃倫參議員和特朗普總統之間展開。那將是美國現代記憶里首次沒有中間派政治候選人的選舉,美國民眾可能將被迫在粗鄙的民粹主義右派和激進的民粹主義左派之間進行選擇。[全文]
-
與中國長期競爭,美國要學會實事求是
無論我們精英階層的夢想有多么的鼓舞人心,若這些夢想沒有建基于世界各地的實際情況以及美國人民跨越黨派界限,廣泛且長期的公眾支持,那這些夢想必將胎死腹中。無論是在懷俄明州還是在阿富汗,我們都必須尊重當地的實際情況。[全文]
-
美國必須在印太地區為中國騰出空間
從中國人的視角出發,美國才是富有侵略性的霸權國家。畢竟,是美國海軍不遠萬里把軍艦從北美開到中國南海——在中國的地理坐標系里,南海是其內海,就像美國人覺得加勒比海是內海一樣。[全文]
-
大國應提防落入“帝國陷阱”
本文作者羅伯特·卡普蘭寫道:“中國的模式雖然十分誘人,但它本質上是個圈套,因為它意味著自由主義的落幕和西方(不僅僅是美國)的整體性衰落。我們應該將開明的威權主義視為一項挑戰,我們絕不能認命向其屈服。”[全文]
-
現在正是檢討特朗普“交易主義”外交的時候
美國到底為什么而戰?這似乎是一個荒謬的問題。當技術縮短距離,越來越少的美國人能夠意識到我們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如果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戰略不往威爾遜主義方向發展,就會成為美國民族主義和外交政策的“告別曲”,接下就是進一步地分裂,而不是統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