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
從防過熱到防過冷,中國宏觀經濟治理思路要改變
過去十幾年,我們的國家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有效防止了經濟的大起大落,但國家治理規范有序也帶來一個負作用,那就是經濟容易過冷。如果中國經濟長期過冷,我們會有重大風險,乃至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最大風險。[全文]
-
警惕西方炒作“中美經濟差距拉大”
為什么貨幣政策要發力呢?有人講,這是不是大水漫灌了?……我理解今年的貨幣政策導向是用擴張來求穩定,防止地產企業和其他一些行業大型企業的財務困難傳遞。[全文]
-
中國經濟三季度反彈,全年甚至可能超過5.5%
疫情過后,全球最迫切的是什么呢?是經濟的恢復,但大家的對整體全球化的誤解,可能這影響到整個新的全球化的實現。這個“回頭浪”持續多久,長則兩年,短則半年。[全文]
-
振興經濟,不能讓投資者“躺平”
國家投資本質上講必然是政府行為,必須通過政府去監督相關的高層管理人員,也要講責任。一講責任,必然就會規避風險。今天產業要升級,會有大量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很難由國有主體投資者來進行。[全文]
-
今天又分出三個世界:窮國、富國和中國
要想方設法調動政府部門的積極性。我的想法是把地方債一次過變成國債,再給地方政府確立新的財政的紀律,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全文]
-
博鰲現場| 憑什么中國數字經濟能發展得這么好?
監管的核心目標是整體福祉的增加。除了要增加消費者的利益,還要保護競爭。互聯網是新事物,我們應該擁抱和接受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牢牢把握底線,只要底線把握住了,讓實踐先跑一段,我們再總結,產生理論,再過來補課和監管。[全文]
-
今后五年新型全球化動力來自中國,要調整好“飛行姿態”
“十四五”期間的全球化可能是一種新型全球化,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呼吁、推動、維系的,而不僅僅是由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維系推動的。全球化的動力可能來自中國,而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領導力部分是來自于中國的進口大市場。[全文]
-
新中國的經濟學并沒有“犯錯”,而是缺乏一個分支
如果用一句話從經濟學的角度對新中國70年發展進行總結,那就是我們在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上經歷了艱難探索,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教訓。我們認為,經濟學并沒有“犯錯”,而是缺乏一個討論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分支,即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全文]
-
為什么東北沒有變成底特律?
今天沈陽整個經濟精神面貌遠遠比底特律好,現在財政收入20%-30%來自寶馬,一年有將近200個億的財政收入。經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積極努力,我們沒有產生底特律,這一條要告訴美國朋友們,不能把自己的問題推給全球化,你們自己也有問題。[全文]
-
中國若想形成影響深遠的經濟理論,這四條必須做到
我在早年個別場合講過“中國經濟學”這個概念,現在我仔細考慮不能這么說。馬克思研究的是英國,馬克思說我研究的不是英國經濟學,我講的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一般規律,亞當·斯密也是如此。經濟學,不能按國界分,我們要提煉普遍性。[全文]
-
經濟回暖的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還有多大
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開始,到現在我們對美國的出口占我們總出口的比重,從過去的20%降到了8.4%,所以我們的貿易依賴度實際上是下降的,反過來美國對我們的貿易依賴度是上升的。[全文]
-
首次系統嚴謹厘定宋明清的經濟總量,有何發現
宋代中國的生活水平世界領先,但在1300年之前已落后于意大利,1400年前后被英國超過;1750年之前,作為整體的中國已經落后于西歐,因而,東西方的大分流在工業革命之前已經開始了。[全文]
-
對話:特朗普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中美貿易,而是國家顏色
亨廷頓在《我們是誰》這本書里提到,美國正在“變色”,移民把美國給攪黃了。特朗普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移民問題,是美國的國家顏色問題,所以他一上來就要修墨西哥墻,要拒絕穆斯林移民。他跟中國的矛盾不是最主要的矛盾,經濟問題相對而言也不是最主要的問題。[全文]
-
中美真正的競爭在哪里?
中美真正的競爭不在人民幣國際化、不在TPP,而在于誰能通過制度變革,從根本上解決國內問題。美國今天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方式。反觀中國自己,也有矛盾,必須直面問題、創新思路,必須提出新思路。這套新思路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學習三位老師:德國、美國和新加坡。[全文]
-
兩次大戰英國都站在勝利者一邊,今天你們選擇了中國
我完全有信心,中國將會有好的前景。我們希望發展同中國的長期關系。英國在世界上發揮的作用并沒有美國這么大,但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希望將我們的發展前景和中國聯系起來。[全文]
-
對話:假如希臘離開了歐元區
6月3日,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緊急飛往布魯塞爾,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談判,換來的卻是國際債權人的一紙通牒:“要就接受,不要拉倒。”這一次,希臘會安然度過危機嗎?如果退出,對歐元區其他國家會造成什么影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