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琦、侯旭東:漢景帝不吃老鼠嗎?
我們如何看待過去
【文/張琦、侯旭東】
一、引言:景帝陽嶺外藏坑的老鼠
“當年宮殿阿房盛,此地丘漢室多。”今天陜西西安渭水北岸,曾被稱作五陵原的地方坐落著九座西漢帝陵,最東端的陽陵是西漢第四位皇帝——漢景帝劉啟及其配偶王皇后的合葬陵園。1998年起,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陽陵考古隊鉆探了帝陵陵園封土周圍的86座外藏坑,并對東側的11—21號坑(K11—21)進行了試掘,出土了大量陶俑、陶塑動物、生活器具、木車馬、糧食遺跡以及動物骨骼等陪葬品。引人注目的是K13、K14和K16所出的動物骨骼,不僅包括一般的家畜和野生動物,還有來自海洋的多種生物,研究者推斷這些或是渭河本地出產,或來自進貢貿易。加之此處的陪葬坑出土有“大官丞印”“太官令印”“大官之印”等封泥,象征少府下屬掌管膳食的“大官”,進而認定這批動物骨骼是作為皇帝膳食而放置的——專門分析動物骨骼的胡松海、楊武站指出:
結合這三個坑的其他出土物,我們認為這此動物骨骼(除后期侵入的褐家鼠外)應是放置在外藏坑中的肉食,是皇帝膳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趣的是,出土物中有兩塊骨頭經鑒定屬于“褐家鼠”,作者認為這是后期侵入遺址的褐家鼠死后的遺骨,其文云:
外藏坑中動物群的成員和意義:……3.穴居動物:褐家鼠。可能在遺址廢棄后進入原遺址所在地。
看到這樣的分析,即使是專業研究者,也很難懷疑該文的判斷。今天不登大雅餐桌的老鼠,兩千年前也應該不會擺上漢景帝的食案,更不會有意放入陵園的陪葬坑中。“亂入”當是在外藏坑封閉后有老鼠打洞侵入造成的,但這真的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嗎?
二、老鼠由何而來?
無獨有偶,1968年在河北滿城分別發掘了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兩墓耳室出土的陪葬陶器中都發現了大量鼠骨。經研究者鑒定:1號墓(劉勝)出土的陶甕(編號1:3502)中有巖松鼠、社鼠、黃鼬的全身骨骼,其中巖松鼠130多只,黃鼬4只。2號墓(竇綰)出土的陶壺(編號2:2024)中見有社鼠、褐家鼠、大倉鼠等三種鼠類的全身骨骼,估計共有百只左右;陶罐(編號2:2205)中見有社鼠、褐家鼠兩種鼠類的全身骨骼,估計有百只左右。
據上述鑒定,兩墓均發現了與景帝陽陵相同的褐家鼠鼠骨。動物學研究指出,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別名大家鼠、灰家鼠、溝鼠等,是分布極廣也是最為常見的鼠類之一,無論在城市建筑物中還是其他各種自然環境中均見棲居,其食性較雜,盜取糧食及各種食物,并毀壞農田與家具,洞穴一般掘在易于覓食和飲水的地方。
作為穴居生物,褐家鼠等鼠類有到處打洞的習慣,但滿城漢墓所出土的多種老鼠明顯是作為墓主人的“食材”,被有意集中處理后放置在陶器中的,絕不可能是下葬后進入陶器的。換言之,老鼠亦當是劉勝及其妻子生前經常食用之物,所以死后才會用來陪葬。
據此,景帝陽陵所出土的鼠骨便不能排除是作為景帝生前的食物而有意放入外藏坑這一可能,若假設成立,則未必是后期侵入者的遺骨。
眾多研究表明,秦漢時期的關中地區多植被池沼,適合多種野生動物棲居,分布廣泛、生存力強的褐家鼠自然列于其中。那么,此地的褐家鼠能否打洞進入到深埋地下且被嚴密保護的帝陵?現有動物學調查資料指出:
褐家鼠洞穴較為復雜,洞道不但深而且分叉多。我們在樅陽縣長沙鄉挖掘11窩褐家鼠鼠洞,平均洞深1—1.5米,個別洞道深達2米,洞口平均直徑5—6厘米,每一個洞系有3—4個洞口,后洞口極其隱蔽,多數在草叢中或水平面以下,我們在挖洞時曾見過從水中潛逃的褐家鼠。
褐家鼠洞穴構造比較復雜,凡是可以隱蔽的墻縫、空隙、雜物堆均可筑巢。一般洞有出口2—3個,洞道長50~120cm,深100~150cm。
由上,褐家鼠打洞的平均深度在1—1.5m,調查所示其最大深度為2m。另外,過去兩千年中,中國所在的東亞地區溫度降水等雖略有起伏,總的狀況卻變化不大,褐家鼠的生活習性應該與兩千年前相同。以此為準,參照K11—21坑深,可以算出外藏坑與漢代地面的垂直距離。據《簡報》提供的K13的地層圖(K16地層未披露),其陵園內墊土層(第四層)的相對厚度也可作為另一比較對象。先看K13的相關情況,《簡報》提供數據如下:
K13中與漢代文化層(第三層)相鄰的陵園內墊土層(第四層)厚2.88~3.38m,厚度已超過褐家鼠打洞的最大深度。且這一地層由五個小層堆積而成,土質較硬,結構緊密,每一小層上的硬面可能為運土踩踏而成。這樣質地緊密的土層無疑為當時的褐家鼠打洞造成困難。K16的情況與之相同。再看垂直距離:
據圖八,可知K16深2.4—2.6m,坑底距現在地面深為8.4—9.6m,由此計算出坑口距現在地面約6—7m。另,K16墊土層厚度當與K13相差不遠,故地面到坑口的距離減去墊土層(第四層)的2.88—3.38m可得如今地表到漢代地表約為2.62—3.12m或3.62—4.12m,這仍超過褐家鼠最大的打洞深度2m。故就垂直距離比較,如今的褐家鼠更難以打洞到如此深的墓穴中去。
綜合以上數據與比較結果,可知漢陽陵景帝陵園K16內發現的這只褐家鼠無法鉆過如此深且硬的坑土,并穿透外藏坑上面的蓋板(上棚木厚0.14-0.32m)而進入坑內,應非“遺址廢棄后進入原遺址所在地”。漢代以后,地面逐步加高,地面與外藏坑之間的距離加大,褐家鼠更無法穿過地層進入外藏坑中。因此,學者提出的褐家鼠后期侵入說難以成立。結合滿城漢墓陪葬大量老鼠的信息,有理由認為陽陵內的褐家鼠同樣是作為漢景帝生前“食材”之一種而被放置在外藏坑中的。
- 原標題:漢景帝不吃老鼠嗎? ——我們如何看待過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愿軍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歷史的”眼光與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沒有戰爭,西方怎能“脫胎換骨”?
2020-01-10 07:53 -
為什么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2020-01-01 08:44 -
古裝劇里“劉海兒”泛濫,歷史上到底什么樣
2019-12-20 07:46 -
薛紹墓找到了,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
2019-12-19 08:03 -
歷朝歷代都禁酒,想要暢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隊罪行新史料首次公開
2019-12-13 20:55 國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臺灣,“統左派”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2019-12-11 07:16 臺灣 -
日本二戰航母“赤城”“加賀”號殘骸被確認
2019-10-22 10:27 -
4K修復版《開國大典》10月18日全國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國電影 -
反擊“中國人種西來說”,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關于這支軍隊的史料甚少,但英雄與犧牲的故事動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陽首次公布“日軍制造平頂山慘案”歷史檔案
2019-09-19 07:42 國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開放預約參觀,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這位“老地下黨”,94歲才恢復黨員身份
2019-07-01 22:01 -
扒一扒炎黃傳說背后的上古史實
2019-06-12 10:50 考古 -
余則成已經犧牲!
2019-06-11 22:49 -
升溫10度曾滅絕95%的物種,我們在十字路口上
2019-06-11 08:00 -
前方高甜!七旬奶奶抽血 老伴這個動作羨煞網友
2019-06-03 13:46 暖心聞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對中俄來說,‘金磚+’有望改變西方主導國際秩序”
-
敏感時刻絕密情報外泄,美國很急
-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
“西方以為這樣就能打倒中國,我說,你們錯了”
-
烏克蘭急澄清,普京警告:絕不允許
-
普京表態:沙特來辦,相當合適
-
美國年度赤字創歷史第三高,債務利息首超1萬億美元
-
怕特朗普上臺,美國被曝加速援烏200億美元貸款
-
“過半美國人認為,生活不如四年前”
-
“他不會停手,想要的不僅是軍事勝利”
-
日本收到“警告信”:再不對華動手,就對你動手
-
“對中國,歐洲就是美國拴著皮帶的小狗”
-
反擊!大疆起訴美國防部
-
NASA局長:需要和中國談一談
-
他狂夸日本:對付中國,你排第一…
-
“為何中國男性個頭比印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