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斯·柯塔納:世界日新月異,我們卻穿越回500年前
關鍵字: 發現的時代age of discovery發現discovery【我們的世界創造了前所未見的繁榮,也產生了深刻的沖突和混亂。如今在許多西方國家,質疑全球化和人類未來似乎成為了智者的標志,因此當我聽說牛津大學青年學者克里斯·柯塔納在新著《發現的時代》中毫不掩飾對全球化的推崇時,不禁有些疑惑。特別是他在書中指出,時隔500年人類再次站在文藝復興的十字路口,我更加好奇:難道不只中華民族走在偉大復興的路上,全世界都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嗎?早在去年年初,克里斯就正確預測了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的當選,既然他看到世界正在發生劇變,為何還能保持樂觀?
懷著這些疑問,我在觀察者網小白樓的天臺上,迎著5月底上海傍晚的微風,跟克里斯坐下來好好聊了聊。】
《發現的時代:21世紀風險指南》
觀察者網:首先歡迎再次來到上海,來我們網站做客,恭喜你的著作《發現的時代》中文版發布。在書中,你對15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和我們所處的時代做了精彩的比較研究。我們知道,文藝復興(renaissance)這個詞的意思是“重生”,要“重生”首先要“死去”,中世紀的歐洲經歷了教會全方面主導社會和知識的黑暗時代,所以它溯源希臘、羅馬的文化運動被后人稱為文藝復興;然而今天的世界高速發展,創新和增長日新月異,達到人類文明前所未有的高度。既然我們并非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全球范圍的“重生”又從何談起呢?抑或我們應該把新時代的文藝復興限定在某些國家——比如中國——的范圍內,因為中國有著燦爛輝煌的古文明,經歷了百年屈辱史,如今又奮發崛起,這種歷史軌跡似乎更符合本書的精神?
克里斯·柯塔納:后世賦予了文藝復興“死而復生”這個語言學概念,于是人們認為黑暗時代是死水一潭,但其實那是一個充滿沖擊性變革的時代。這本書關注的是時代的特征,其中所涉及的文藝復興之概念,主要是強調古老美德的復位。
哥白尼、米開朗基羅、達芬奇、馬基雅維利等人認為他們所處的時代是繁榮與混亂并存的時代,日心說、印刷術、新大陸等新知識、新技術、新發現顛覆了人們對世界傳統的認知。當時許多人感到緊張、焦慮、驚懼,落在知識分子肩上的任務是重新樹立美德,幫助社會在危機與機會并存的時代找到正確的道路。
就這個意義而言,文藝復興精神是全球共享的智慧,當下我們已經發現,世界每天都在發生新的劇變,比如全球金融危機、英國脫歐、特朗普崛起、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等等。過去我們把注意力幾乎全部放在激動人心的發現上,直到最近才開始關注這些變革產生的成本和風險。在不斷探索的同時,我們的心態與500年前的人很相似,希冀中帶著焦慮。
所以這本書的意義在于,退后一步從正反兩面審視這個時代,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成功尋得通往未來的路徑。
觀察者網:500年前歐洲的文藝復興發端于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等城邦的崛起,離不開其作為東西方貿易樞紐這個地緣經濟因素,以及來自鄰近的伊斯蘭世界的文化轉移。今天,國際貿易和技術革命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比如中國和德國的工業自動化,日本的機器人技術,美國的人工智能,印度的軟件行業,是否存在一個類似佛羅倫薩的中心?如果中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和思想繁榮使它們看上去仿佛新時代的佛羅倫薩,到底是什么特殊性成就了中國,使其在與東京、班加羅爾、硅谷等地區性乃至世界性創新樞紐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克里斯·柯塔納:中國不是我們時代唯一的佛羅倫薩,每個人、每個行業都應該去尋找屬于自己的佛羅倫薩。不過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問題。
健康、財富和教育是支撐天才大規模涌現的三大支柱,中國確實在這些方面做得很好,它使數億人口脫離貧困,快速普及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社會財富迅速累積。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此之上,中國在經濟和科技上都持開放態度,使大批人才成為經濟和知識全球化的受益者。朝鮮作為一個反例,它徹底拒絕并封鎖全球化力量,結果便是淪落到今天這份田地。
另外,中國人對待變革與創新的態度在過去二三十年中發生了深刻的轉變。天才要取得成功,必須經歷莫測的風險,從無數次失敗中汲取教訓。中國人對待失敗的態度曾經比較保守,但據我不久前在天漠音樂節以及科技論壇上(MTA Festival)的觀察,中國年輕一代不怕失敗,敢于把目標定在月球和火星,然后積極開拓進取,不斷從失敗中學習。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2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94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3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評論 171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評論 102最新聞 Hot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
10年了,馬來西亞稱將重啟搜尋馬航MH370
-
錢都花哪兒了?布林肯說了實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