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波音怒懟龐巴迪 一石激起千層浪
關鍵字: 運輸機客機波音龐巴迪
但波音在臉不紅、心不跳地接受補貼的同時指控競爭對手接受補貼,這不僅在加拿大,在美國也引起強烈的不屑。且不說美國聯邦政府通過NASA和軍工項目的間接補貼,華盛頓州為了留住波音的飛機制造就直接補貼了幾十億美元,波音用美國政府出資的進出口銀行補貼向中東大三(酋長航空、阿提哈德、卡塔爾航空)出售波音飛機更是直接激起得不到這樣優待的達美的抗議。
波音的霸道和無恥在加拿大自然激起強烈反彈。加拿大空軍現有77架CF-18戰斗機,這是80年代的美國海軍F-18A/B的加拿大型,機齡都很老了,已經到了影響基本飛行安全的地步了,急需替換。在保守黨時代,哈珀政府宣布將不經競爭,直接采購65架F-35,激起強烈反對。自由黨在競選時,就把放棄F-35、改選F-18E作為競選綱領。2016年,特魯多政府宣布,將首先采購18架F-18E作為過渡,其余47架留待2022年再決定。實際上,一旦首批飛機鎖定為F-18E,后續飛機很難不繼續選用F-18E。一共就65架戰斗機,還要同時運作兩種戰斗機,這在經濟和作戰使用上都不合理。
加拿大空軍CF-188戰斗機的特色涂裝:機腹有個“假座艙”,在空戰中可能讓敵機誤判自己要轉彎的方向
在龐巴迪案之后,繼續購買F-18E顯然是政治不正確的。12月12日,加拿大政府宣布不再購買F-18E,先從澳大利亞購買18架二手AF-18(F-18A/B的澳大利亞型,機齡與性能與CF-18相當),同時開始公開競爭,需要的飛機數量從65架提高到88架,2022年決定入選飛機,2025年開始交付。但加拿大政府同時規定:對于所有未來軍購競標,“任何對加拿大經濟造成損害的公司將在競爭中明顯不利”,并不隱晦地指出,除非山中無老虎,波音幾乎沒有中標的希望。
加拿大空軍具有雙重任務:北美防空和北約義務。這其實是兩個很不相同的任務。北美防空也是加拿大的國土防空,要求戰斗機具有高速、遠程能力,具有強大的雷達和中遠程空空導彈。現實地說,加拿大遭到海上和登陸入侵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并不重要。北約義務則是作為盟國空中力量的一部分,主要在歐洲戰場上協助盟軍執行防空、制空和對地對海攻擊,需要空地兼優。
加拿大空軍規模較小,只能承擔一種戰斗機。在80年代,同時適合艦隊防空(對應于北美防空任務)和對地對海攻擊(對應于北約義務)的F-18A/B被選中,這就是如今還在苦撐的CF-18。F-18E與CF-18一樣,空地兼優,但不隱身。
哈珀政府欽定的F-35適合北約義務,但不適合北美防空。加拿大地廣人稀,國土防空更接近于艦隊防空,雙發的安全性也有很大價值。但哈珀政府確定F-35的時候,俄羅斯威脅還很遙遠,并沒有多少北美防空的壓力。現在不同了,俄羅斯威脅越來越強勢化、長期化,而來自俄羅斯的空中威脅實際上是加拿大國土防空的唯一壓力。這可能是特魯多政府把戰斗機需要量從65架上調到88架的主要原因。
加拿大空軍從冷戰時期到現在,面臨的主要假想敵都是穿越北極而來的俄羅斯轟炸機
本來加拿大選擇F/A-18E/F似乎順理成章,未來升級為BLOCK III構型也有可能,畢竟是受到特朗普大力吹捧的機型
但AF-18是與CF-18同時代的飛機,澳大利亞有二手的AF-18可供出售,正是因為這些飛機也已經老舊,已經退役了。加拿大從舊貨堆里挑出18架狀態尚可的AF-18,需要翻修和更新才能使用。好在價格很便宜,18架才3.88億美元,當然翻修和升級的開銷沒有算進去。
問題是翻修也好,升級也好,這些AF-18也來日無多了,CF-18的換代終歸是躲不過去的,要是F-18E事實上出局,選誰呢?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堵開源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31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56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89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4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6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