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燕菁:地方債要不要救?怎么救?
最后更新: 2023-02-22 13:54:09【導讀】 地方債到底有多嚴重?地方政府還有能力承擔嗎?中央是否該出手“相救”?
2023年各地拼經濟之時,有關地方債的話題再次引發學界關注。廈門大學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趙燕菁認為,債務是眼下中國經濟重啟的關鍵,央行和財政部必須聯合出手,用“國債置換地債”。
對此,西京研究院創始院長、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成員趙建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重要的不是債務而是信用”,在信用無法創造的情況下不能擴大債務。
本文為趙燕菁教授回應文章,作者授權觀察者網發布。我們也將持續追蹤這一話題,關注地方債,關注中國經濟發展。
【文/趙燕菁】
今天的中國早已從傳統經濟進化到現代經濟,但自然經濟時代殘存的思想卻并沒有隨之自動升級,對債務的認知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表現。
“債務厭惡”不僅是各級政府的普遍認知,甚至在最專業的學術界也一直是頑固的“學術正確”。導致這一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現有的宏觀經濟學理論缺少合適的框架對債務問題進行規范分析。
本文將借用趙建博士最近的一篇就本人《債務是經濟重啟的關鍵》一文加以評論的網文“重啟經濟的關鍵并非負債,而是信用”中有關地方債的分析,在資產負債表的框架下,對債務進行專業的討論,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1.地方債:救還是不救?
地方債要不要救?這是目前最急迫需要回答的問題。趙建博士的觀點代表了學界的主流,那就是“不救”!在他們看來,地方債之所以違約乃是因為地方政府“不像中央那樣有明確的責任,......各地方政府紛紛透支中央信用,‘誰不透支誰吃虧’”。這一判斷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經濟時代“債務厭惡”的延續和體現,并沒有真正理解現代經濟中地方債的本質。
2022年1-9月全國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42422億元。圖源:視覺中國
首先,地方債主要用于建設不收費的公共產品,例如公園、學校、道路等。“不收費”并不意味著這些資產沒有收益,相關投資會間接導致當地政府稅收增加,而在現行的財稅制度下,稅收很多是央地共享的,而且是異地共享的——負債體現在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中,收益卻沒有進入地方政府的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在政府間的分配出現了錯位1。
其次,公共設施(比如學校、地鐵)都會帶來土地價值上升,而地價就是地方政府的所有者權益估值,構成了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抵押品。深入觀察中國的地方債務,可以發現現實中的大部分地方債投向了公共基礎設施(道路、隧道、橋梁、學校、公園、地鐵……),這些龐大的資產所產生的經常性收入很少,大部分價值外溢到周邊土地上,形成所有者權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人為打壓房價或地價,所有者權益就無法通過賣地充分回收,資產負債表就會面臨崩潰。
在理論上,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賣地(股權融資)兌現自己的信用。但中央政府為了宏觀目標要求地方政府打壓地價、房價,導致土地被迫低于市場價出讓,甚至流拍,進而引發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萎縮2。理解了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的本質,那么中央政府救助地方政府就不僅不是“不道德的”,反而是應該的和必須的。
2.地方債:怎么救?
“救不救”問題解決后,下一步就是討論“怎么救”。針對我在“債務是經濟重啟的關鍵”一文中提出的債務展期方案,趙建博士激烈批評道:“最近有‘學者’,竟然建議對所有的債務展期三年,簡直是天方夜譚。......如果全部負債展期,那就是賴賬,會讓中國信用和經濟萬劫不復——全部金融機構就會立即因為資產負債錯配管理失控而造成巨大的流動性危機!”
經濟學不是數學,而更像是醫學——任何處方的療效都要有臨床效果的支持,而不是在稿紙上想當然。“債務展期”不是我的發明,而是“臨床試驗”過的。辜朝明在《大衰退年代》中,就給出了銀行負債同步展期的真實案例:
“1982年爆發了拉美負債危機,當時8家最大的美國銀行中的7家技術上資不抵債(無清償能力),上千家其他金融機構情形非常糟糕。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Pual Volcker)在危機爆發的那天宣布了‘假裝與拖延’政策。沃爾克指示所有在墨西哥貸款超過100萬美元的美國銀行對已經到期的貸款進行展期,盡管這個國家于1982年8月實際上已經破產。他還向銀行保證,當局不會視那些貸款為不良貸款(盡管它們是不良貸款),將銀行從注銷不良貸款的壓力中解放了出來。這項政策保持了7年,從而給予美國銀行重建資產負債表所需要的全部時間。”
結果,“沃爾克所采取的特別行動不僅沒有導致信用緊縮或經濟下滑,而且實際上美國納稅人幾乎沒有負擔任何成本,盡管美國絕大多數大銀行資不抵債長達近7年之久。 ......事實上,1982年和2009年的‘假裝與拖延’政策不僅沒有花納稅人一分錢,而且對于維持經濟運行功能是至關重要的”3,而作為對照組的日本和歐洲,采用的就是趙建博士建議的傳統療法,其后的效果與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其實,即使是金融高度發達的美國,“債務厭惡”也是大眾普遍的認知。“美國官員、學術界和投資銀行家(并非商業銀行家)對1982年和2009年的‘假裝與拖延’政策的無知”感到“令人震驚”。
顧朝明寫道“那些無知的官員和經濟學家們繼續做報告,談論日本(以及1997年亞洲貨幣危機后的其他亞洲經濟體),談論在銀行危機中應當做什么,盡管他們對于自己國家的危機一無所知”。今天,中國也有很多“無知的官員和經濟學家們”正在做著同樣的事4,他們把美國人“怎樣說的”奉為金科玉律,卻對美國人“怎樣做的”視若無睹
3.污名化的地方債
趙建博士文中的一個觀點很有代表性。他認為,地方債是通過“地方政府平臺發債讓地方銀行買”,是“‘左手倒右手’不是真正的信用”。這很大程度上是“置身事外”的學者的想象。
即使是地方銀行,也不可能在沒有足額的抵押品下任意放貸。你可以說地方政府做假,虛估抵押品價值,但銀行絕不可能“左手倒右手”創造負債。事實上,在土地市場沒有垮掉之前,作為一級土地市場的壟斷者,大部分地方政府是有充足的信用的5。
在流行的關于地方債的敘事中,地方政府通常被描述為一個“投機者”的負面角色。“各地方政府紛紛透支中央信用,‘誰不透支誰吃虧’......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吸上了債務毒癮——因為一旦嘗到了債務端拉動經濟的‘短平快’,就再也不想從資產端辛辛苦苦的努力了”。同樣,這仍是“置身事外”的想當然,事實是地方政府借債發展一樣辛苦,甚至比不借債更辛苦。因為,城市發展不僅要征地拆遷,還要組織從規劃到建設等一系列工程6。
那種以為“負債端的擴張,只需要會計的分錄和現金的調撥,就像憑空創造的一樣,可以很快把資產負債表做大”的說法純屬書齋里的想象。你可以指責地方政府投資效益差、形成的資產質量不高,但若因此否定基層工作的艱辛,則是非常不厚道的。
要回答地方債在中國偉大的城市化進程中,到底是功大于過還是過大于功,首先要拋棄“債務厭惡”帶來的成見,正確理解地方政府債務的性質。
縣域經濟發展鋪就城鎮化建設新圖景。圖源:視覺中國
4.地方債與城市化
中國過去四十年工業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大規模的城市化基礎之上的,強調這一點非常重要。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工業化帶動了城市化,城市化只是工業化的一個副產品,進而認為“銀行貸款應該投到企業家手里,以便讓他們掌握‘憑空創造的購買力’來組織要素進行生產和創新”就能實現工業化……這套理論流行甚廣,但卻是本末倒置。事實是,如果沒有大規模的城市化,工業化根本就不會發生。
之所以會得出這一結論,是因為現代生產和消費的存在都需要非常重的資產——我們不能讓每個企業都自己修路、修橋、發電、建設5G,我們也不能讓每個家庭自己辦學校、開醫院。
這些都需要以公共產品的方式,通過集體消費來分攤成本,而城市就是公共產品的集合,提供這些公共產品的企業有一個專屬的名字,叫做“政府”。
只有政府提供了這些重資產,企業和家庭部門才能輕資產運行。而這些重資產的外部性會賦予家庭和企業的資產以更高的價值,進而令家庭和企業擁有初始信用,否則我們擁有再多的“企業家精神”,也不能構筑現代企業(家庭)的資產負債表,更不要說進一步帶來趙建博士所說的“經營性現金流”了。
從政府誕生的第一天起,“政府”就不是“市場”的對立面,而是“市場”的核心。作為一個從事公共產品生產的企業,政府也一定要服從資產負債表的約束。
由于公共服務是所有企業和家庭部門重資產的集合,所以政府建立資產負債表需要極其巨大的融資,正是存在這一約束,因此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夠實現高水平的城市化。中國在極短的時間完成如此高水平的城市基礎設施,乃是“中國奇跡”中最大的奇跡,而這一奇跡的絕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創造的。
為什么中國的地方政府可以成為發展型政府,而其他國家的地方政府只能是服務型政府?導致這種差別的一個關鍵原因在于,公共服務產生的價值,在中國大部分體現在地價上,而其他國家則體現在房產稅中。
中國地方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的制度,使得這部分價值能以所有者權益的形式進入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為地方債生成提供必須的信用。正因如此,一旦房地產市場崩盤,地方政府不僅不能再大規模發債融資,其資產負債表也會一夜歸零。考慮到地方政府的資產和信用規模,其對經濟造成的沖擊,絕非任何的企業破產可比。
- 原標題:債務置換與資本競爭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國臺辦:支持符合條件的臺企在A股上市
2023-02-22 11:35 觀網財經-金融 -
全面注冊制首批企業柏誠股份:曾因代持發生股權糾紛
2023-02-22 10:43 觀網財經-金融 -
民警異地辦案猥褻嫌疑人之妻被拘,領導致歉
2023-02-22 10:05 -
媒體:“試管嬰兒被放錯胚胎”事件初步和解
2023-02-22 07:22 -
SHEIN“狂飆”上市,如何回報中國產業工人?
2023-02-21 17:5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去年廣東高職畢業生月均收入比農民工低
2023-02-21 09:12 最難就業季 -
俄亥俄泄露本該處理得更好,當地卻采用了直接點燃
2023-02-21 08:59 美國一夢 -
復旦團隊發布國內首個類ChatGPT模型MOSS
2023-02-20 22:23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股價遭爆炒后收關注函,浪潮信息承認“與ChatGPT還存在差距”
2023-02-20 21:48 觀網財經-科創 -
聯想單季營收1086億,楊元慶:中國制造帶來多重優勢
2023-02-20 20:15 觀網財經-科創 -
被發現有近武器級濃縮鈾?伊朗回應:沒超60%
2023-02-20 14:58 伊朗局勢 -
3家中國鋰企被加政府要求剝離在加資產后續:兩家已出售
2023-02-19 22:39 大公司 -
中國5G基站數超231萬個,算力規模全球第二
2023-02-19 19:42 數字化轉型 -
34年來首次,日本去年下半年電子設備貿易現逆差
2023-02-19 16:15 日本產經 -
被罰沒超3.87億!五家銀行回應銀保監會重罰
2023-02-19 13:39 -
性騷擾+職場霸凌?這家“四大”審計機構被舉報
2023-02-19 09:33 -
房產中介公司收多人十萬誠意金后疑跑路,法人代表:我只是個外賣員
2023-02-18 19:31 觀網財經-房產 -
兩部門:擬將銀行劃分為三個檔次
2023-02-18 15:45 觀網財經-金融 -
保險不好賣,眾安在線預期2022年虧損13億-15億元
2023-02-17 20:34 觀網財經-金融
相關推薦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評論 0“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62“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16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101“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199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
美國批了,馬斯克:不愧是搶錢冠軍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
德國開懟:畢竟胡說八道也算自由
-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性侵成立,賠她500萬美元
-
兩周內三項協議“對抗”中國,“更像給美國的短期信號”
-
美財政部竟又賴上中國,還列為“重大事件”
-
阿薩德政權為何垮臺?拉夫羅夫點名美國
-
俄前國腳前線陣亡:因販毒入獄,參軍減刑
-
他后悔了
-
“連續三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
“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敘利亞可能4年后舉行選舉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