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之:德國 “反美主義” 由來已久,監聽丑聞是顆新種子
導讀日前,歐洲多家媒體聯合報道了又一起情報系統非法竊聽政要的丑聞。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軍情局(FE)竊聽德國總理默克爾等政要。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均重申:“刺探盟友,絕對不行!”
歐美輿論雖然對此進行了報道,但新聞熱度很快退去。
然而,德國的“反美主義”其實由來已久,美國的霸權行徑猶如撒到地下的種子,總有一天會再次結出“反美”的果實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揚之】
如果日本國內存在一定的反美傾向,我們不會感到奇怪,因為日本在二戰中敗給了美國,還吃了兩顆原子彈,戰后又基本處于被美國獨家占領的境地,直到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雖然日本經濟的復蘇要歸因于美國在朝鮮戰爭之后的扶持,但美日之后在經濟領域又發生了劇烈的沖突。
如果拉美地區存在生生不息的抗美運動,我們也不會感到詫異,因為美國在那里長期推行霸權政策,進行干涉滲透,支持當地的右翼政府。
如果穆斯林仇恨美國,我們更不會感到驚訝,因為華盛頓在中東地區一直力挺阿拉伯人的宿敵以色列,巴勒斯坦人至今都無法真正生活在完全屬于自己的國家里。
但是,如果說德國也存在“反美主義”,我們或許未必會馬上理解。畢竟,二戰后德國的“經濟奇跡”離不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德國的重新統一若無老布什總統的支持恐怕也很難實現。
可德國的確存在“反美主義”(Antiamerikanismus),而且,其源頭很早。
何謂“反美主義”
1949年,美國曾進行了一次關于歐洲人對美國看法的大型調查,采訪了歐洲不同國家各個階層的人士。調查報告顯示,許多德國人對美國社會還有明顯的反感。他們雖然也承認大多數關于美國的負面報道并不真實,但依然貶謫美國社會的很多特點。在他們眼里,美國“是富得流油的國度,但同時又是極度貧窮、政治家腐敗不堪、惡棍橫行以及到處失業的地方。”
最近,“民主知覺指數”(Democracy Perception Index – DPI)進行了一次民調,發現德國人對美國現任總統拜登雖然頗有好感,但對美國的總體看法依然持批評態度。約三分之一的德國人(36%)認為,美國對德國民主構成的威脅超過中國或俄羅斯。超過半數的受訪者(51%)認為美國對全球民主的影響更多是負面的,認為積極的只占32%。
一個國家的民眾若對另一國長期反感,其原因一定不會那么簡單。本文將著重談談德國“反美主義”的由來。
可是,談論這個話題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何謂“反美主義”。到目前為止,學界對此并無統一的定義。
美國社會學家霍蘭德(Paul Hollander)試圖用以下六個詞來形容“反美主義”:理念、態度、感覺、傾向、情緒、偏見。也有學者認為,反美主義是“民族主義、反帝主義、社會主義或保守主義”這類思想意識的一種變相體現。美國學者魯賓斯坦(Alvin Rubinstein)和史密斯(Donald Smith)則將其界定為“對美國外交政策、社會、文化和價值觀不加區別進行攻擊的一種敵對行動或表達”。
學界之所以很難達成共識,一方面因為每個研究此課題的學者本身也有政治傾向,因而會影響各自的視角和結論;另一方面,世界上“反美”現象的表現形式以及產生原因相當紛繁復雜。
本文涉及的“反美主義”,既非針對美國政治、社會或世界觀文化等領域的學術研究結果,亦非針對美國政府某個具體決策提出的質疑或批評,而是關注這個現象表現出來的兩個不同形式:1)廣泛存在、更多基于感性認識而非認真了解之上的公眾情緒;2)為滿足某個現實政治目的而需制造 “敵視對象”(Feindbild)的各種運作。
必須承認,具有上述兩種表現形式的“反美主義”與針對美利堅合眾國的客觀批評之間往往界限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時還互為因果,相互影響。盡管如此,我們在耐心觀察和認真分析后還是能發現它們之間存在的某種本質區別,那就是:前者更多是無選擇地“逢美必反”,后者則是有選擇的理性批判。
但是,即便在“理性批判”的范疇內,人們也很容易陷入“以點蓋面”的慣性中,從而由“理性”滑入“感性”。這也是很難就“反美主義”的定義達成共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期的“反美主義”
德國的“反美主義”具有較長的歷史,甚至可以一直追溯至美國建國初期。
從1776年7月4日北美13個英屬殖民地代表簽下《獨立宣言》的那一刻起,“反美”和“親美”這兩種傾向便如一對孿生姐妹一樣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誕生了。
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以歐洲啟蒙運動理念為立國之本。這既感動和激勵了“舊大陸”的部分政治和文化精英,同時也招來了尚未擺脫專制和皇權傳統的保守政治力量的仇視。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德意志的若干諸侯貴族出于保守理念和與英皇室的血親關系,站隊大不列顛,加入英軍奔赴北美前線;德裔移民和志愿者則加入華盛頓麾下的“大陸軍”(Continental Army),為新生的合眾國而戰。
首批去美國的歐洲移民主要是兩部分:宗教純粹主義或極端主義者(如在歐陸受迫害的清教徒)和追求致富的物質主義者。這也是美國文化中那種反叛、創新和商業混合物產生的根源。
在與家鄉的通訊中,這些早期的德國移民一方面贊嘆新大陸提供了“無限的發展機會”(unbegrenzte M?glichkeiten),同時也抱怨那里是“一個無文化的、矯揉造作的、缺乏同情心的和受機器控制的社會”,因而十分思念家鄉那種文化氛圍給人帶來的穩定與安全感。
十九世紀奧匈帝國著名詩人雷瑙(Nikolaus Lenau)在股市投機失敗后失去了一半家產,于是決定去北美置地發展。但是,那里盛行的物質主義讓這位浪漫主義詩人大失所望,他很快便回到家鄉。雷瑙稱“美利堅合眾國”為“美利堅合豬國”(die verschweinten Staaten von Amerika),這個口語化的蔑稱反映了他對美國低俗不堪氛圍的厭惡。他還說:“我們稱為祖國的東西在那里只是一份財產保險單。”
雷瑙:“美利堅合豬國”(本文圖片由作者收集)
歸根結底,德國人和美國人對文化的體認完全不同:在德國,“文化”是衡量高雅藝術和情趣的一種“規范”,是超越世俗生活的一種自我精神解放,有點“出世”的意味在其中;在美國,“文化”是用技術手段征服自然和控制資源的結果,完全服務于人們的現實生活,更多是“入世”的做法。所以,對德國精英來說,美國受“功利主義”支配,其文明是“沒有靈魂的文化”。
標簽 德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日本為何還沒生產出新冠疫苗?
2021-06-02 08:0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瑞典首相:必須深究美國監視事件
2021-06-02 07:02 -
美國新增確診19156例、死亡520例
2021-06-02 06:53 美國一夢 -
蒙古外長:地處中俄之間非常安全,沒必要加入集安組織
2021-06-01 23:16 中俄關系 -
美國應該發生“緬甸那樣的政變”?他否認了
2021-06-01 23:07 美國政治 -
一夜夷平“黑人華爾街”!這場種族屠殺,美國掩蓋了100年
2021-06-01 23:04 美國一夢 -
征兵廣告被批把美軍變“娘”?美防長懟:小心被中俄利用
2021-06-01 22:55 美國政治 -
世衛將中國科興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
2021-06-01 22:5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聊人權可以啊,咱聊聊沖擊國會山吧”
2021-06-01 22:26 涼戰 -
碰瓷營銷?韓劇稱堅持“觀眾至上”,隨即刪除所有中國廣告
2021-06-01 19:29 -
一天修訂11萬!秘魯成全球疫情死亡率最高國家
2021-06-01 18:1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澳大利亞人民又"站起來了"?
2021-06-01 18:16 -
印度近3000名醫生罷工,要求感染新冠后可獲免費治療
2021-06-01 18:02 印度驚奇 -
美國扣押伊朗油輪賣掉船上200萬桶原油,獲利1.1億美元
2021-06-01 17:50 美國經濟 -
“世界各行各業依賴中國,這一改變影響巨大”
2021-06-01 17:33 -
首個批準中國疫苗的歐盟國家,又宣布一件大事
2021-06-01 16:2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舊金山一男子反抗亞裔女警執法,曾揚言“殺死亞裔”
2021-06-01 16:03 -
匈牙利外長:凍結中歐投資協定進程不符合歐洲利益
2021-06-01 15:39 一帶一路 -
邁阿密3名槍手朝人群無差別射擊,致2死21傷
2021-06-01 15:38 美國槍擊案 -
日本前大臣:為什么日本解決少子化問題毫無進展?
2021-06-01 15:32 日本
相關推薦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評論 60“許多德國東部民眾將此視為變革機會” 評論 61“我要求美西方,允許我們用援烏武器打擊俄境內目標” 評論 273馬克龍:歐洲AI落后了,得砸錢追上中美 評論 128最新聞 Hot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
涉及中國,美國二度推遲“重大貿易決定”
-
來真的,左翼聯盟“刺頭”推出彈劾馬克龍草案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
俄羅斯給朝鮮24匹馬,“他最愛的品種”
-
哈里斯下場:特朗普不尊重圣地
-
武契奇:不會對人民撒謊,不太可能在2028年前入歐
-
馬克龍:歐洲AI落后了,得砸錢追上中美
-
巴西對X平臺下禁令,盧拉喊話馬斯克
-
全球AI換臉色情人物一半是韓國人!韓方找法方:要和“電報”談
-
委內瑞拉遭遇全國性停電,“反對派干的”?
-
柯文哲被當庭逮捕
-
遭遇“沉重打擊”后,烏克蘭撤職空軍司令
-
柯文哲被帶走調查,住所遭搜查數小時,走時說“我非常坦蕩”
-
“金磚鼓舞非洲:勇于挑戰西方霸權,不要怕被制裁”
-
馬科斯聲稱:重要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