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實:中國應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關鍵字: 雙一流雙一流建設一流高校一流學科211高校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徐實】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剛公布的名單立刻獲得了輿論熱議,因為“雙一流”的出現意味著耳熟能詳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從此走進歷史。
進步
“雙一流“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于1995年底啟動。“985工程”源于1998年5月,目標是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高校入選的標準比“211工程”更為嚴格。此后,國家通過實施“985”、“211”工程建設,顯著提高了一批高水平大學的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也正因為如此,“985高校”、“211高校”的概念才會深入人心,某些用人單位甚至將其學歷作為篩選應聘者的硬性標準。
但是“985”、“211”工程建設也存在飽受詬病的問題:缺乏相應的激勵和退出機制,使得“985高校”、“211高校”事實上成為被嚴重固化的頭銜。“985”、“211”工程建設在啟動之后很快就關閉了評選的大門。這意味著,沒有入選這些工程的大學,就算以后做得再好、再怎么努力,也沒法得到同等的重視。另一方面,入選這些工程的大學可以名正言順地享受很多特別照顧,沒有退出機制則意味著“世襲罔替”。這種頭銜乃至身份的固化,自然不利于在高校之間創造平等競爭的氛圍。
與“985”、“211”工程這些歷史概念相比,“雙一流”建設至少有以下這些進步之處:
1. 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雙一流”建設以學科為基礎,對建設過程實施動態監測和管理。
2. 建設過程中,將根據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和自評報告,參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對建設成效進行評價。
3. 根據評價結果等情況,對實施有力、進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加大支持力度;對實施不力、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提出警示并減小支持力度。
4. 打破身份固化、激發建設活力。將一流大學區分為A、B兩類,主要是為了督促被歸入B類的高校正視差距、奮起直追。原“985高校”絕大多數進入一流大學A類,被評為一流大學B類的只有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看來它們真要當心了。
5. 對于建設過程中出現重大問題、不再具備建設條件且經警示整改仍無改善的高校及學科,及時調整出建設范圍。
評選“雙一流”涉及大量高校和具體學科,細節上的瑕疵在所難免。名單公布之后,很快就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了問題,例如:
重慶大學被評為一流大學,卻沒有一流學科。東北師范大學有6個一流學科,卻沒評上一流大學。以臨床見長的醫科大學“全軍覆沒”,甚至包括醫學龍頭老大協和醫學院。電子科大的電子并不是一流學科。復旦大學的一流學科竟然有航空航天機械制造,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相關專業反而沒評上。復旦大學在業內頗有影響的新聞系反而沒評上一流學科——盈虧相抵,復旦大學也沒算賺到。…… ……
“雙一流”的評選結果縱有瑕疵,其機制設計畢竟提供了修復的機會。“雙一流”建設以每5年為一個建設周期,名單會定期動態調整。這次沒有評上,下次可能會評上;這次已經評上,下次未必會評上。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真正公平的競爭機制,防止某些高校和學科不思進取。
差距
既然“雙一流”建設已經上路,我們倒應該認真思考一下,此次入圍的一流大學,與世界一流的水平還有哪些差距?找準了問題所在,才能找到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迅速提升建設水平。
實事求是地說,中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不在于學生素質,而在于培養研究性人才和科研管理的制度。
在中國巨大人口基數和嚴格選拔機制的共同作用下,A類一流大學本科生的素質完全稱得上世界一流。想想看,一個高考大省一年10萬多考生,清華可能也就錄取七八十個,錄取標準甚至超過“千里挑一”。哪怕是哈佛、斯坦福這些美國名牌大學,也沒有這么嚴格的錄取標準。
清華、北大、中科大等中國一流大學的本科生,在學業水平上足以把美國名牌大學的本科生碾成渣。近十幾年來,很多美國教授都非常喜歡招收這些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做自己的博士生,因為他們的知識基礎扎實,工作起來吃苦耐勞,表現出的斗志和干勁還真不是一般美國學生能比的。眾多美國教授的態度其實已經證明,中國一流大學的本科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其實,美國名牌大學也有很多濫竽充數的學生——水至清則無魚,不然學費從哪里來?美國頂級大學里,諸如藝術史、文學之類的“養老院”專業,說穿了很大程度上就是讓富家子女混文憑的。當然,倘若美國名牌大學里面全都是這些花瓶,那早就與“世界一流”無緣了。真正為美國名牌大學撐起門面的,恰恰是培養研究型人才和科研管理的制度。
先說培養研究型人才的制度。中國一流大學的本科生教育非常成功,但是研究生教育卻存在著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某些大學下屬的各個學院,每年招收大量研究生,然后強行攤派到各個教職人員手下。對于教職人員來說,門下學生眾多未必是件樂事,“人多力量大”在學術環境下可真不一定成立。
不了解高校事務的朋友恐怕很難想象,在安徽大學、中國藥科大學這個級別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導師們竟然還要為碩士生論文的邏輯是否合理、段落銜接是否通暢這種低層次的問題操心。春夏之交對導師們來說是比較不好過的,因為短時間內要修改大量慘不忍睹的論文、努力保障學生們畢業。這個工作負擔有多重呢?一個副教授門下有二十來個碩士研究生,實屬家常便飯。以此推算,每年就得畢業七八個碩士,于是春夏之交幾乎就在敲鍵盤中度過了。
這種重數量、輕質量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對于教職人員而言,不僅難以形成科研活動的助力,反而分散了大量精力、成為科研活動的負擔。而對于受教育者來說,粗制濫造的學習經歷導致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并不扎實。長此以往,就連用人單位對于研究生的期待值都降低了。例如,許多生物制藥企業在重要職位的招聘中,明確要求應聘者擁有在發達國家取得的博士學位,而不傾向于聘用中國大學培養的生物專業博士。這種態度其實就是一種市場的反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俄關系是維護世界穩定的重要因素” 評論 13“形勢十分嚴峻”,洛杉磯奧運會危? 評論 126TikTok案,能指望特朗普嗎? 評論 108腦機接口競賽:又一場典型的中美模式較量 評論 24看待中企出海,不能停留在能否守住“世界工廠”的層次 評論 109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