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立剛:當年被逼“有所作為”,現在中國人正“重塑”芯片產業
最后更新: 2024-05-09 01:11:07【為低調開售最新機型Mate60系列和折疊屏手機MateX5在全球科技領域引發了海量的關注和討論,在經歷3年來自美國的技術打壓和制裁后,中國是否已在高級制程芯片領域突破了封鎖、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美國為獲得競爭優勢而強行打破原有國際產業鏈的行為在世界半導體行業引發了什么連鎖反應?而中國在芯片制造領域的迅速崛起,將給原本以臺積電、三星為代表的業內巨頭帶來什么沖擊?如何看待華為新機中那些引人矚目的“專有功能”?
針對以上問題,觀察者網對話了中國通訊產業知名觀察人士項立剛老師?!?
【對話/觀察者網 戴蘇越】
觀察者網:項老師您好,首先能否請您談一談近兩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和市場的總體形勢,和行業巨頭們當初的預判是否一致呢?
項立剛:最近兩年,整個全球半導體產業可以說是“風云變幻”。2020年,美國開始加大在科技上對中國華為的制裁力度,導致了業內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首先,華為為了生存和發展開始大量備貨芯片,華為大量備貨導致業內擔心未來供貨短缺,于是也跟進備貨,需求的極劇增長引來很多國際炒家下場;所有人都開始囤貨后,2020年至2021年期間,全球芯片市場出現了80%的缺口,很多依賴芯片的企業無法正常開工,一兩塊錢的芯片價格漲到20塊。
這種局面進一步影響了整個世界半導體產業對于芯片生產的判斷:大家認為,全球芯片大規模短缺的局面將會持續很長時間,于是美國逼迫臺積電搬到美國,又逼迫三星到美國投資,英特爾也準備在美國大規模投資。中國、日本、韓國、歐洲和中國臺灣都在芯片產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擴產和建設。
2020到2021年,中國也啟動了大規模的芯片企業建設,每年從ASML購買80臺以上的光刻機,從日本買20臺左右的光刻機,上海微電子這樣的本土企業每年大約生產10多臺光刻機,加在一起中國大陸一年就添置了100多臺光刻機,又重新建設了10家左右的芯片企業。
2023年7月,中國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制造展覽會上上海微電子展臺的國產光刻機展示。(圖片來源:ICphoto)
這一切都導致了2022年芯片產業出現了重大轉折,全世界的總體格局從短缺轉向了過剩。當國際炒家把囤在手里的芯片開始往外吐的時候,產業出現了崩盤的現象。今年整個芯片產業一片哀鴻遍野,三星、高通、英特爾的經營都面臨著一定困難,臺積電1-7月份市場份額下降了13%,三星連續十幾個月利潤下降,而且這種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全世界對于芯片需求的增長是有限的,而近三年各國在芯片上的投入擴張卻大大超出這個額度。雖然前一兩年芯片漲價的時候,這些巨頭也賺了不少,但很有可能未來會出現大量生產出來的芯片找不到買家的情況。
總的來說,這兩年的芯片產業可以說像過山車一樣風雨飄搖——芯片短缺時一片哀鴻,大量投入后芯片過剩時,又是一片哀鴻。
觀察者網: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自主制造芯片的崛起會給全球芯片產業鏈帶來不可逆改變?
項立剛:當中國的芯片自給率只有5%時,全球芯片貿易總額3500億美元很大一部分賣給了中國,芯片進口是超過石油的第一大單,這就涉及3000億美元以上的產值。以前,我們遵循國際分工的原則,拿著這么多錢去買芯片,然后給全世界提供便宜品質又好的新產品,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因為美國的打擊,我們必須要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了。
我預測今年年底我們可以達到25%的芯片自給率,明年將會達到35%,明年后年產量會有大規模的“噴發”。2025年中國的50%自給率肯定沒有問題,這個數字甚至會沖到70%。
如果中國芯片實現了50%的自給率,就意味著美國、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失去了1500億美元的市場,如果自給率能達到70%,那就是2000億美元的市場。也就是說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芯片貿易市場格局都被改變了,對于許多芯片企業將會帶來巨大的沖擊。
這種效應已經在最容易突破的芯片領域——存儲芯片上初步顯現出來了。以前存儲芯片的主導國家是韓國,我們經??吹叫侣?,某個韓國芯片廠又失火了,某個韓國芯片廠被水淹了,緊接著就是存儲芯片的大規模漲價,三星海力士賺得盆滿缽滿,一個TB的SSD移動硬盤賣到1500元。
中國的芯片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大規模投入市場后,現在一個T的移動硬盤降到了100多塊錢,然后韓國的芯片廠再也不失火、再也不被水淹了,三星的利潤也連續十幾個月下降,下降了95%以上。
2018年韓國海力士位于無錫的工廠發生火災(圖片來源:網絡)
先進制程芯片產業很快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7納米以及再往上走的5納米、3納米的芯片主要應用在智能手機、GPU和部分智能汽車上,無論是市場需求還是增長空間都比較有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本來這就是一個不大的市場,在原本產業鏈上全球分工合作是可以良性循環的,現在我們被逼迫有所作為,一旦技術取得突破可以量產之后,很有可能會把先進制程芯片也打成“白菜價”,從美國的設計企業到臺積電這樣的代工企業,都要面臨很大的沖擊。
這不能怪我們,我們是被逼著有所作為的,《中國制造2025》的規劃中我們原本留了30%的缺口去買先進制程和其他國家進行技術合作和產業鏈分工,但現在是有先進技術的國家一定要卡我們脖子,逼迫我們90%、100%都要自己做。好的,現在我們做出來了,最后的結果對誰有好處呢?
觀察者網:最近華為在芯片領域取得了突破,一方面高端芯片的國產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另一方面美國未來也會對中國進行更加嚴厲的封鎖,您如何看待我國高端芯片領域未來的發展?
項立剛:作為一個行業觀察者,我特別高興華為的突破打破了美國的封鎖,給中國的整個產業帶來了信心。
對于中國的芯片產業,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中國政府投入了上萬億的資金但做不出像樣的芯片,一說芯片就是“造假”,就說芯片產業存在問題。情況恰恰相反,可以說這二三十年來,直到2018年,中國政府雖然對芯片領域有一定的關注,但大的投入幾乎沒有。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遵循全球化中的產業分工,認為自己造芯片投入大,回報不高,而國際上的產業已經比較成熟,所以我們不如把精力集中在終端產品的制造上。所以直到2018年,我們的芯片自給率都只有5%,95%的份額都是從美國、韓國和中國臺灣進口,留給中國芯片產業的空間是非常小的。
直到2018年貿易戰開打,我們開始加在芯片上的投入,在極短的時間內我們要把廠建起來,要培養相關的人才、還要在原材料、設備、配件方面做支撐,雖然對我們是很大的考驗,但最終的效果是非常好的。目前我們的自給率已經達到了17%,今年年底我個人分析可以做到25%。
但是,我們之前的投入產出主要集中在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的芯片,7nm、5nm這樣先進制程芯片制造需要的EUV光刻機我們一直是被封鎖的,社會上一直流傳的是比較悲觀的言論,甚至有人認為造光刻機比造原子彈還要難100倍,即使我們能做出來,至少也要10年、20年。
然而華為Mate60向我們證明了:第一,我們不但可以做成熟制程的芯片,先進制程的芯片也有所突破。我們不但能做出來,而且可以放在一個成熟的產品里,使用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第二,這是從設計到制造的綜合能力;第三,它不僅僅是科研成果或是小批量的試點,而是大面積的量產和面市。
雖然我們還沒有達到頂端,還需努力完善,但我們已經具有了芯片全產業鏈的基本能力,已經看到了曙光和希望。現在距離2020年過去了三年時間,三年內基本拿下,充分反映了中國人的才智和不屈不撓。有了更強的抗壓和抗打擊能力,我們未來面對制裁的反擊能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頗老矣”嗎?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優缺點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觀方車訊 -
試駕極越01:誰說智能和操控是矛盾體?
2023-12-05 21:24 -
當“汽車”變身“機器人”,算不算擁有了靈魂?
2023-10-25 17:36 觀方車訊 -
鐵西區帶給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來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關系怎樣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關系 -
陽邏,走訪大藍圖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數字化轉型 -
在上海車展感受車界變化,德國專家怎么說?
2023-05-22 10:23 觀方車訊 -
110萬輛!特斯拉中國近年賣出的車,幾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再砸一萬億日元,豐田“死磕”電動車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保時捷國產提上日程?最新回應來了
2023-05-10 17:56 觀方車訊 -
國六b即將全面實施,約百萬庫存車受影響
2023-05-10 17:55 觀方車訊 -
廣汽月度產銷快報,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觀方車訊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這種車企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汽車價格戰持續,吉利、上汽“卷起來了”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360八年來首虧,哪吒汽車成“元兇”
2023-05-06 18:14 觀方車訊 -
德產特斯拉,用上了比亞迪電池
2023-05-06 18:13 觀方車訊 -
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雙雙”破百萬,這家中國車企創造歷史
2023-04-28 17:50 觀方車訊 -
外地車輕微交通違法,多地“五一”期間不處罰
2023-04-28 17:11 觀方車訊 -
進口車一季度暴跌30%,日系車最慘
2023-04-27 18:07 觀方車訊
相關推薦 -
要么續約,要么賠錢!斯洛伐克威脅報復 評論 4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單”?外交部駁斥 評論 4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評論 71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113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86最新聞 Hot
-
要么續約,要么賠錢!斯洛伐克威脅報復
-
又來!美議員質問: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臺海沖突可咋辦?
-
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單”?外交部駁斥
-
澳大利亞從娃娃抓起:學好數理化,對付中國咱不怕
-
韓國憲法法院:6日將就尹錫悅彈劾案開會
-
敘新當局外長、防長、情報主管首次出訪,去了沙特
-
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
拜登給前共和黨眾議員切尼授勛,還打算提前赦免她
-
確定恐襲!FBI還改口:嫌犯單獨行動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