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給中國設局,中國該如何破解?
最后更新: 2022-06-23 16:34:29【文/觀察者網 王慧】上任一年多之后,拜登政府終于首次系統性地闡述對華政策。
公開這個政策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5月26日,他在喬治·華盛頓大學足足演講了40多分鐘,既沒啥新意,又充滿矛盾,還有不少謊言。
幾個細節值得關注:
細節一:布林肯一邊說著不打算跟中國打“新冷戰”,一邊強調要在中國周邊打造一個針對中國的“戰略環境”,“印太經濟框架”(IPEF)、“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等一系列針對中國的“小圈子”,一個也沒落下。
細節二:他引述拜登的說法稱,未來十年將是決定性的十年,為了在這個決定性的十年取得成功,拜登政府的戰略可以用三個詞概括:“投資、協同、競爭”。
就這樣,此前美國對華政策的三分法——“競爭、合作、對抗”被改了,最有挑釁性的“對抗”一詞甚至沒出現。
細節三:布林肯在演講中凸出了臺灣問題,一邊表示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政策沒有改變,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不支持“臺灣獨立”,一邊又揚言美臺將持續擴大合作。
總體而言,拜登政府最新版對華政策有哪些變與不變?美國的對臺政策將如何影響臺海局勢?拜登為什么說未來十年是“決定性的十年”?美國給中國設局,中國該如何應對?
針對上述問題,觀察者網特邀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教授進行權威解讀。以下為采訪實錄:
布林肯發表對華政策演講,直播視頻截圖
觀察者網:拜登政府執政已一年多,為什么直到現在才讓布林肯比較正式、全面地闡述對華政策?
吳心伯: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宣示是比較晚的,有幾個原因:
第一,拜登執政之后的當務之急是處理國內問題,比如控制疫情、復蘇經濟等等,國內優先。
第二,在外交政策上,拜登政府當時選擇了盟友優先。所以,他優先考慮的是如何修復特朗普時期受損的盟友體系,外交重點放在了歐洲盟友身上。另外,他當時還忙著重返特朗普時期退出的一些國際組織和條約,比如《巴黎協定》、《伊核協議》等等。
第三,特朗普執政四年,發起的對華戰略競爭和戰略對抗給中美關系造成了史無前例的破壞。為了處理這個爛攤子,拜登政府決定由國防部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來重新評估美國的對華政策,這也需要時間。
第四,拜登政府把對華政策放在它的印太戰略框架之內,認為印太戰略優先于對華政策,印太戰略推出之后才會推出對華政策。所以,今年2月拜登政府正式發布了《印太戰略》報告,接著5月份才出現布林肯的這次對華政策宣示。
觀察者網:您對布林肯此次對華政策宣示總體有何評價?
吳心伯:我認為,拜登政府整體上還是延續了特朗普政府時期對華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戰略。有三點沒有發生改變:
第一,對華定位沒變,還是把中國看作美國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美國長期的最嚴重挑戰;第二,對華戰略的基本方針沒變,立足于以競爭為名義的對華打壓和遏制;第三,對華態度也沒變,充滿了傲慢和偏見,甚至有很多歪曲、攻擊中國的謊言,比如他說“中國有意重塑國際體系”等等。
總體來說,這不是一個有建設性和積極意義的講話。一年前,王毅國務委員談及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時做出一個概括,即“還沒有擺脫上屆政府的陰影,還沒有走出對華認知的誤區,還沒有找到與中國打交道的正確路徑”,現在還處于這樣的狀態。
布林肯的演講也透露出美國的三個變化:
第一,美方現在希望增加跟中方的直接接觸和溝通。拜登政府上臺之初表現出不是很重視對華關系、和中國接觸也不是很積極的態度。所以,在去年阿拉斯加中美高層對話之后,美方就表示要進行評估,接下來是否還需要開展這些接觸。當時拜登政府似乎認為和中國接觸就是給中國面子或者施舍一樣。現在布林肯直接說,美國已經準備好增加和中國的直接溝通。事實上,這樣的變化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包括去年下半年以來拜登總統三次主動跟習主席通話和視頻會晤、布林肯和王毅國務委員通話、沙利文和楊潔篪通話和見面等等,說明美方已經感受到了不跟中國溝通不行。
第二,談及中美合作時,布林肯提到的合作領域比之前多了,包括氣候問題、新冠疫情、不擴散和軍備控制、打擊非法麻醉品、糧食安全、全球宏觀經濟上的協調等等。過去,美方提到中美合作主要是氣候變化,或者美方有麻煩了找中國幫忙,比如說阿富汗撤軍問題、伊核問題等等,總統上是比較冷淡的,而這次提得比較具體。
第三,現在美方和中國接觸時將應對風險和危機放在突出位置。前段時間,中美國防部長通話也重點談了海空安全問題。這說明美方意識到中美之間發生危機的風險在上升,所以對此給予了更多關注。
第四,布林肯在講話的最后說,中美兩國要“和平共處”,這里的用詞也出現了變化。去年拜登和習主席會晤時說,中美可以“共處”,習主席說,還可加上兩個字,即和平共處。這次美方加上了,表示要“和平共處”,至少口頭上美方接受了中美要和平共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慧 
-
愛沙尼亞不滿北約防御計劃:我們會“在地圖上被抹去”
2022-06-23 16:28 -
芬蘭國防軍總司令稱:為俄羅斯的進攻已準備數十年
2022-06-23 16:20 歐洲亂局 -
回顧美國433起槍擊案:警察到達時,多數悲劇已經釀成
2022-06-23 16:12 美國一夢 -
德國首批重型武器抵烏,德防長:烏方保證不用于攻擊俄領土
2022-06-23 16:10 烏克蘭之殤 -
出于宗教原因,法國禁止女性在公共泳池穿“布基尼”
2022-06-23 16:01 -
拜登敦促國會搞“汽油稅假期”,佩洛西沒說“支持”
2022-06-23 15:41 美國政治 -
“烏克蘭戰爭沒耽誤我們關注中國”
2022-06-23 15:29 -
尹錫悅將出席北約峰會,韓總統府:并非反華反俄
2022-06-23 14:55 三八線之南 -
“美國‘廢除’了西班牙的君主制”?
2022-06-23 14:55 -
“中國部分技術領先,美國要競爭得拋開繁文縟節”
2022-06-23 14:30 美國政治 -
德國武器到了,他“變臉”了
2022-06-23 10:56 烏克蘭之殤 -
“若被‘斷氣’,捷克能燒的都拿來燒”
2022-06-23 10:53 -
時隔40年,英國再次檢測到小兒麻痹癥病毒
2022-06-23 10:53 不列顛 -
“俄羅斯不會進行軍事挑戰,因為立陶宛是北約成員國”
2022-06-23 10:48 俄羅斯與世界 -
英慈善組織:生活成本高漲迫使民眾賭博求生
2022-06-23 09:59 -
北約秘書長:確保芬蘭瑞典快速加入,但我不能保證
2022-06-23 09:34 歐洲亂局 -
僅過一周鮑威爾就改口:有衰退可能,軟著陸有挑戰
2022-06-23 09:30 美國一夢 -
朔爾茨:歐盟若要接納烏克蘭,需先廢除一票否決規則
2022-06-23 09:14 歐洲亂局 -
美駐俄使館新地址:“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廣場1號”
2022-06-23 09:12 烏克蘭之殤 -
美國禁止俄機入境接回外交人員,俄:可悲
2022-06-23 08:30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許多德國東部民眾將此視為變革機會” 評論 34“我要求美西方,允許我們用援烏武器打擊俄境內目標” 評論 232馬克龍:歐洲AI落后了,得砸錢追上中美 評論 126巴西對X平臺下禁令,盧拉喊話馬斯克 評論 58最新聞 Hot
-
武契奇:不會對人民撒謊,不太可能在2028年前入歐
-
馬克龍:歐洲AI落后了,得砸錢追上中美
-
巴西對X平臺下禁令,盧拉喊話馬斯克
-
全球AI換臉色情人物一半是韓國人!韓方找法方:要和“電報”談
-
委內瑞拉遭遇全國性停電,“反對派干的”?
-
柯文哲被當庭逮捕
-
遭遇“沉重打擊”后,烏克蘭撤職空軍司令
-
柯文哲被帶走調查,住所遭搜查數小時,走時說“我非常坦蕩”
-
“金磚鼓舞非洲:勇于挑戰西方霸權,不要怕被制裁”
-
馬科斯聲稱:重要時刻
-
“若我當選,會讓共和黨人入閣”
-
“塞爾維亞軍隊首次裝備西方戰機”,向歐盟靠攏?武契奇回應
-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第二次到期,還能否續簽?
-
他拒絕參會后,韓國政府緊急增加6名女性嘉賓
-
“一個西方關鍵盟友要倒向俄羅斯”
-
空襲美國救援組織車輛致5死,以軍解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