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笛:蔡英文“外交”熱鬧其外,悲涼其中
關鍵字: 臺灣蔡英文外交邦交國兩岸關系【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曉笛】
給蔡英文2016年的圣誕禮物不可謂不“大”。
就在其訪問中南美洲的“英捷專案”新鮮出爐的第二天(12月21日),遠在非洲西海岸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突然宣布與臺灣斷絕“外交關系”,并在幾天后恢復了與大陸的邦交。
與此同時,在南海進行軍事訓練的“遼寧艦”航母戰斗群,亦被傳言將會通過臺灣海峽返回基地,時間就在蔡英文出發之際。
蔡英文會不會感到草木皆兵無從可知,但可以想見的是,這次開年出訪絕不那么輕松愜意。
“外交危機”中的“英捷專案”
從1月7日開始,蔡英文相繼拜訪中美洲危地馬拉、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四個國家,期間在美國休斯敦和舊金山過境停留。
這場“大拜拜”活動,是蔡英文新年開篇的政績塑造,也烘托了臺灣“外交”岌岌可危的悲涼氣氛:在她到訪的四個國家中,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都已經顯現失控的征兆。洪都拉斯本沒有安排在這次訪問行程中,是考慮到雙方關系搖搖欲墜而增加的出行。尼加拉瓜則是本次出行的重點,適逢總統奧德加就職典禮,蔡英文受邀出席。只可惜尼加拉瓜似乎刻意回避和蔡英文接觸,臺灣駐尼加拉瓜外事部門曾一度面臨對接無門的窘境,“兩國元首”也并不會舉辦任何雙邊會談。
實際上自2016年起,“外交危機”便一直和蔡英文如影隨形。2016年3月,與臺灣“斷交”兩年的岡比亞,與大陸恢復了外交關系。臺灣在歐洲唯一的“友邦”梵蒂岡也與大陸快速接近,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有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跑路。盡管這個西非小國多次在兩岸之間跳來跳去,但接手這次“外交敗筆”的終歸是此時執政的蔡英文。5.20后已過了七個月,小馬哥也早已經重新回到學校拿起了教鞭,“外交”危機的延續,扣不到馬英九頭上。蔡英文的確該像她推特中的國軍那樣“戰戰兢兢”起來。
火中取栗的臺灣“外交”
主權國家之間的縱橫捭闔,本就是一場零和博弈。在憲法層面,兩岸均堅守“一中”,那么在國際場合勢必存在“漢賊不兩立”的情況。蔡英文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將會面臨到的“外交”困境,這是她對抗中國大陸所要必須付出的代價。想和大陸建交的國家已經在北京排起了長隊,只是在兩岸“外交休兵”時期,為了維持來之不易的兩岸緩和,大陸婉拒了一些請求,但這也意味著大陸掌控了臺灣的“外交”生態。臺灣同大陸拼這一塊,無異于以卵擊石。
好在臺灣整體社會輿論并不關心國際上的風云變幻,外事對選舉的影響力并不如臺灣內部轉型正義、同志平權、一例一休等社會問題來得直接有效。臺灣本無“外交”,臺灣的“外交部”長期享有“斷交部”之名。其現存在的“邦交國使領館”,一幢大樓便全部囊括。況且這些美洲、非洲的小國,在關鍵時刻并不頂用,還要冒著他們左右逢源的風險。丟掉幾個“邦交國”也算是減輕了臺灣不少負擔,甚至可以削弱“中華民國”這個符號的合法性,為“臺灣國”破繭而出創造條件。
這大概蔡英文最現實的考量。她的前輩陳水扁,用“烽火外交”的鬧劇,告誡了她做事不要輕舉妄動。但若要抗拒身強力壯的中國大陸,臺灣不可能不需要國際上的支持。雖然臺灣在“外交牌”上捉襟見肘,但也并未到無牌可打的絕地。為了填補“邦交國”可能出現的虧空和損失,蔡英文采取了兩個方案:一方面強化與美日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通過“新南向政策”,從東南亞攫取國際空間。
本質上來講,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和陳水扁的“南向政策”目標雷同,只不過前者比后者在手段上更加多元。但新的南向政策能為蔡英文帶來多少收益仍然存疑,阿扁頂著“trouble maker”的大帽子證明此路不通。臺灣朝野,甚至是普通百姓對此并不看好。從地緣政治來講,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大陸的需求遠高于臺灣,犯不上為了同情臺灣卷進這趟渾水。在大陸和東南亞國家經貿一體化高歌猛進的時候,臺灣的身份反倒變得局外起來。
蠢蠢欲動的美日
真正的看點還是在美日。
毋庸置疑,美國在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出訪計劃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是否過境美國,過境時會受到美國什么樣規格的接待,都會釋放強烈的政治信號,直接關系到臺灣“總統”在臺灣的威信和美臺關系的走向。
因此在美國政局交替之際,特朗普與蔡英文是否會面,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畢竟此前一通史無前例的電話,已經令各方措手不及。但就在萬眾矚目之際,特朗普卻被德州政要們搶了頭條:州長阿伯特驅車三小時跑到休斯敦和蔡英文見面,議員克魯茲甚至聲稱大陸無權干涉自己見什么人,而特朗普團隊則忙不迭地表示不會與蔡英文會面。
蔡英文見克魯茲
美國州相對聯邦政府具有獨立性,并不全然代表美國核心層的態度。克魯茲的共和黨身份,雖然代表了共和黨內保守派的價值取向,但中美關系的大格局,還是取決于日后特朗普的為人處世的方式。
那么此次特朗普不與蔡英文會面是否真的是向中國認慫?恐怕并不見得。特朗普曾多次在重大政治議題上口無遮攔(如“一中原則”和“南海問題”),且都要慣例性地由其團隊補救。以反建制形象示人的特朗普,政治避免不了嘩眾取寵的需求,但也未必不是出于本心。
相比美國政壇上的主流政要,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素人了不少,也相對地令他的行為較難預測。經濟理性不同于政治理性,特朗普的商人性格,一定程度體現為更現實主義的思維方式。特朗普希望遏制中國,但也許只是簡單到希望臺灣的軍火訂單和農產品傾銷市場。
當然美國官僚體系的運作相對獨立,且權力制衡深入政治制度肌理,特朗普的個性,在他人眼里恐怕就是魯莽。此次對蔡英文的回避,更像是特朗普在與美國政治磨合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的結果。
至于日本,雖然特朗普在情感上對日本天然沒好感,但并沒有妨礙日本對“新君”的諂媚。特朗普對兩岸關系上作出的一系列小動作之后,日本在臺灣的辦事機構由“日本交流協會”正式更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算是對特朗普的特立獨行做了一個積極的回應。但日臺親善并不僅僅是特朗普授命那么簡單,欲脫離大中華史觀的民進黨,和日本在意識形態上有先天的親近感,蔡英文和安倍之間早已私相授受。
由于特殊的歷史關系,特別是“臺獨”所需要的地緣政治支持,使日本的影響力在臺灣深入骨髓。這種隱性的糾纏,不僅給日本提供了干涉臺灣的便利條件,也給大陸的應對帶來了難度。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日本的威脅要甚于美國。美國在臺海的是可控的存在,是明面上的交鋒,但日本并不必然。大陸和美國爭奪的是對臺灣的政治主導權,而和日本爭奪的是文化主導權,后者在表現上比前者更為復雜,正如忍者隱匿于黑暗中的利劍,蠢蠢欲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哈里斯放話:中國速度可不慢,美國不能干坐著 評論 111“明年特斯拉帶這個技術一來,就能看出中企誰是霸主” 評論 239我軍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現場圖公布 評論 701參加QUAD也加入金磚,“印度要邊走路邊嚼口香糖” 評論 302最新聞 Hot
-
哈里斯放話:中國速度可不慢,美國不能干坐著
-
日新澳軍艦過航臺海,海軍軍事專家:讓人感到軍國主義復活的危險
-
特朗普炮轟澤連斯基:烏克蘭都快亡了,你還來美國誹謗我
-
“明年特斯拉帶這個技術一來,就能看出中企誰是霸主”
-
美眾議院委員會著急:對華得想想辦法,不然就自掘墳墓
-
黎巴嫩10月航班增加、票價回落,開戰風險小了?
-
“如果美國不與阿聯酋合作,中國就會找上門”
-
澳國庫部長將訪華,“中方想要一個保證”
-
反華情緒蔓延,“美國方向錯了”
-
大眾:我們比不過中企,你們要犧牲
-
“去年中國拿下1500個新船訂單,美國才5個,想當年咱們…”
-
“澤連斯基,我要求你立即炒了她”
-
我軍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現場圖公布
-
開戰在即?真主黨“史無前例”動作,以軍緊急動員…
-
特魯多終于挺過了這波,但…
-
參加QUAD也加入金磚,“印度要邊走路邊嚼口香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