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鵬:巴西騷亂背后,盧拉能推動“聯盟總統制”改革嗎?
最后更新: 2023-01-18 09:33:07巴西的民主化進程同樣如此。在軍政府的主導之下,該國先是以間接方式產生21年以來的首位文職總統(1985年),然后頒布新憲法(1988年),再到1989年以普選方式產生總統。
傳統政治的三大支柱(庇護主義、地方主義和個人主義)沒有受到觸動。盡管民主化使新的精英集團崛起,傳統政治精英仍然強大,足以抗拒那些試圖改變權力分配的政策調整。
巴西現行政治體制的核心安排是聯盟總統制。再民主化以來,碎片化政黨格局導致總統所在政黨總是處于國會少數。歷屆總統必須構建和維系一個多黨執政聯盟,才能在國會取得多數支持,從而保障體制運轉和政局穩定。
相較于其他多黨總統制國家,巴西構建多黨執政聯盟的必要性尤為突出。這首先是因為,該國國會是世界上碎片化程度最高的國會之一。1990年以來,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夠在眾議院贏得超過25%的席位。其次,巴西的歷史經驗表明,當總統所在政黨或政黨聯盟屬于國會少數派時,總統不僅難以有效治理國家,甚至難以完成任期。
巴西在近十幾年間的政治動蕩凸顯了聯盟總統制的局限性。它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總統和國會之間的合作關系具有濃厚的庇護色彩,損害了國家政策的負責任性和社會整體利益;第二,總統和國會之間的合作有賴于一系列非正式規則,為權力尋租和腐敗開辟了空間;第三,以聯盟總統制為核心的巴西政治體制包含大量的政黨“否決者”,使那些觸動現狀的改革難以付諸實施。
巴西正面對這樣一種政治困局:一方面,聯盟總統制不利于實現良好的國家治理,而對它的修正和完善勢必觸及現行政治體制的主要支柱,意味著一場全面、重大的政治改革;另一方面,該國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之中延續了保守政治格局,難以形成啟動改革所需的整體環境。
在這種困局之下,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執政聯盟與在野黨無法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提振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重大改革。
民眾在這種困局中掙扎越久,越會失去對建制政黨和政治人物的信心,也就越有可能在大選中投下“憤怒票”,越是指望政治“局外人”或極端主義者帶來改變。
巴西總統府,盧拉走過被暴徒砸碎的玻璃窗
盧拉能否推動政治變局?
巴西需要進行重大政治改革是一種長期存在的學界共識。巴爾瓦拉·赫德斯等人在20世紀90年代指出,巴西不進行體制變革,就難以形成行政部門-立法部門之間的合力,也就無法解決長期存在的經濟問題。
達納·德拉豐泰內等人在2016年指出,巴西現在的最大問題是政治問題,該國在過去十幾年的巨大經濟社會發展尚未實質改變制度環境。愛德華多·梅洛等人表示,政治規則必須得到修改,以便民選官員不僅僅效力于他的支持者,而是致力于服務大多數人的利益。
巴西著名的政治研究學者塞爾吉奧·阿布蘭謝斯同樣是政治改革的倡導者。他在1988 年率先使用“聯盟總統制”定義該國政治體制的這一核心特點,并對其效果予以肯定。時至今日,他認為一系列弊病(延續政治寡頭,刺激庇護主義,政治活動變得越來越昂貴,等等)表明,聯盟總統制的成本可能已經大于收益。因此,他呼吁進行重大政治改革。他指出,巴西在1988年以來對選舉制度和政黨制度進行14次改革,但整體性政治改革仍然是懸而未決的。
有關巴西政治改革的討論越來越流行開來。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布魯斯·阿克曼認為,巴西需要一部新的憲法,因為越來越多的巴西人喪失對民主體制信任感。在阿布蘭謝斯看來,成立制憲大會、重訂憲法是一種必要的選擇,但在短期內不可行。特梅爾在總統任內提議修改憲法、實行半總統制。在他看來,此舉能夠增強立法行政兩大部門之間的合作、提高國家的治理能力。2018年,巴西勞工黨總統候選人費爾南多·阿達一度提出成立制憲大會、制訂新憲法,但在第一輪投票之后放棄了這一立場。
巴西在近年圍繞選舉制度進行了力度有限、規模較小的政治改革。2017年,國會批準一項旨在減少國會政黨數量的憲法修正案。它引入“門檻條款”,要求一個政黨必須在全國選舉中贏得至少1.5%選票或是擁有來自至少9個州的國會議員,才能夠獲得國家提供的資金支持和免費電視/電臺廣告時間;到2030年,這一“門檻”比例將從1.5%提高至3%。
同一項修正案還規定:從2020年起,沒有共同選舉綱領的政黨選舉聯盟為非法。此舉意在大黨和推動小黨的合并。另一方面,一些明顯觸動現狀的改革措施(例如把國會眾議員的選區從大選區改為小選區、減少小州的眾議院席位)在短期內難以付諸實現。
鑒于政治改革的復雜性和敏感性,本屆盧拉政府(2023-2027)難以有大的作為。
在競選期間,盧拉對政治改革問題的關注度很低。新政府成立之后,盧拉需要維持一個成員數量多、意識形態異質性高、利益分歧大的執政聯盟,將在國會面對保守政黨的制約,并面對宏觀經濟持續低迷帶來的壓力。維持執政聯盟的團結將是盧拉政府的第一要務。在這種情況下,盧拉政府難以形成推動戰略改革、復雜改革的意愿和動能。
換言之,政治改革的緊迫性已然十分清晰,但問題的解決依然需要漫長的時日。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基辛格改口: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合適的
2023-01-18 09:11 烏克蘭之殤 -
傅聰:中國游客回歸是旅游業復蘇重要“拼圖”
2023-01-18 07:52 中國外交 -
美國4歲男童持槍在樓道轉悠,鄰居嚇壞:他還說著“砰砰砰”
2023-01-18 07:45 美國一夢 -
歐盟撥款2.4億歐元,建首個應對核生化危機戰略儲備
2023-01-18 06:58 -
拜登與朔爾茨通話,談持久援烏
2023-01-18 06:54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對蘋果公司罰款12億盧布
2023-01-18 06:54 俄羅斯之聲 -
“沙特大臣這話,讓美元霸權再遭挑戰”
2023-01-17 22:23 -
“瓦格納”集團前成員被曝潛逃挪威,尋求政治庇護
2023-01-17 21:58 俄羅斯之聲 -
劉鶴:有人說“中國要搞計劃經濟”,根本不可能
2023-01-17 21:53 觀網財經-宏觀 -
澤連斯基助手請辭,此前稱俄軍未炸居民樓引烏方“內訌”
2023-01-17 21:10 烏克蘭之殤 -
紹伊古宣布:俄軍總兵力擴至150萬人
2023-01-17 20:39 俄羅斯之聲 -
俄土領導人通話,普京斥基輔政權“虛偽”
2023-01-17 20:01 -
尹錫悅又發表不當言論,韓外交部急“滅火”
2023-01-17 18:59 三八線之南 -
阮春福辭去越南國家主席等職
2023-01-17 17:58 -
駐日使館:敦促日方回歸科學客觀立場,停止將防疫問題政治化
2023-01-17 17:38 中國外交 -
美共和黨前議員候選人被捕:落選后不服,雇兇槍擊多名民主黨人
2023-01-17 17:20 美國政治 -
“中國市場正重新洗牌,大眾需緊緊跟上”
2023-01-17 16:21 -
印度人口預計已超中國?汪文斌:兩國應用好人口紅利
2023-01-17 15:58 中國外交 -
烏克蘭球員球迷當場報警…
2023-01-17 15:38
相關推薦 -
特朗普“點兵點將”,新班底雛形初現 評論 177“在全世界最需要李子柒的時候,她回來了” 評論 181美國公司急瘋了,“人人都在打電話” 評論 141全程空喊口號,她威脅要讓中國“付出更大代價” 評論 431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評論 95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