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虎鯨:普京這頓操作看似迷惑,實則在情理之中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45:50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與俄羅斯時任總統梅德韋杰夫于2010年簽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該條約于2011年生效
2010年奧巴馬和梅德韋杰夫簽署的New START,是針對因俄方不滿北約東擴而未完成的START III的一個替代。條約中,導彈和轟炸機載具的數量限制在700,部署的彈頭限制在1550,已部署和未部署的發射器——包含轟炸機和導彈發射管限制在800個。該條約只規定了載具的上限,也就是700,載具可以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或是可以掛載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具體怎么分配由兩國自行決定。
根據2022年9月1日,也就是該條約被終止前美俄最后一次交換戰略核武庫時的數據顯示,雙方的進攻性戰略核武器數量如下:
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美國部署了659個,俄羅斯部署了540個。
這些載具上搭載的戰略核彈頭部署數量為,美國1420個,俄羅斯1549個。
總計部署和未部署的載具為,美國800個,俄羅斯759個。
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讀者,以上的條約和數據均為“進攻性戰略核武器”,戰術核武器是不在條約限制的范圍內的,美俄都有一定數量的戰術核武庫,其具體數量不為外界而知。光美國政府承認的戰術核武庫就有500枚,其中200枚部署在歐洲;而俄羅斯則可能擁有2000多枚戰術核武器。
New START本質上是奧巴馬時期美俄關系在俄格戰爭后修復的產物,自從2014年俄羅斯陷入克里米亞危機,尤其是到了2022年俄羅斯啟動特別軍事行動開始后,美俄關系降至冰點,上面提到的雙方找到共同利益、并自覺維護條約的重要前提就消失了。
幾乎必然隨之而來的是核查機制的逐漸崩解。按照New START的規定,美俄雙方每年可以進行多達18次的互訪,以相互監督,同時條約還規定美俄每年需要進行2次各自戰略核武庫中的核彈頭和運載工具數據信息的互換。美方在2020年就抱怨過他們的武器核查員到達核查點的時間幾乎是以前的3倍。由于檢查次數上限的限制,檢查次數被迫大為減少,美國只能在任何一年中訪問俄羅斯一半的核查地點。
2022年后,俄羅斯由于受到制裁,其核查員前往美國檢查也變得困難。雙方每半年的一次數據交換也被一些原因耽誤而不能及時履行:2021年4月6日雙方進行了數據交換,而本應在當年年底進行的第二次交換則直接推遲到了2022年9月1日,也就是上文提及數據的獲取時間。這些信息都可以在美國國務院的官網上查到。
其實早在俄羅斯開啟俄烏戰爭之前,New START的續約就成了一個重大問題。當時普遍輿論認為,既然特朗普會退出《中導條約》,也就有可能拒絕續約《New START》。他認為這項條約過于偏向俄羅斯,而且將此評價為奧巴馬政府談判的最糟糕的交易之一。
俄羅斯的態度反倒非常積極,2020年10月20日,俄外交部發表聲明,俄方愿同美國共同承擔凍結核武器數量的義務,以期得到美對俄提議將條約延長一年的恢復。甚至到最后,俄方接受美方臨時延期提議,并提出愿意無條件續約。但特朗普政府不斷找茬,圍繞條約“可驗證”部分以及在中國角色上反復做文章,給談判設置障礙。不過隨著拜登的勝選,一向支持核軍控的他最終促成了和俄羅斯延期5年的條約。
從戰前俄羅斯的態度可以看出,和美國共同限制戰略核武器的數量,對俄羅斯而言是符合其國家利益的。核彈頭本身結構并不復雜,材料即便昂貴,用量也不大,成本并沒有一般人想象得那么高。戰略核武器體系中,真正昂貴的部分是載具的開發、生產、測試和維護,而俄羅斯在經濟實力上和美國有著數量級的差距,這就意味著如果沒有軍控條約,在數量上是必然要吃虧的。盡管在核博弈上,有著一句著名的話是“More is not Better”(MIT的Jack Ruina 1987年發表在國際安全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以此命名),但對于早已習慣了美俄戰略核武器對等的兩國政治人物來說,失衡意味著混亂。
198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Jack Ruina 發表在國際安全期刊上的一篇文章
所以,當普京在2月21日宣布暫停執行該條約時,就相當令人困惑了,因為至少直觀上這一決定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除了對事實上已經完全停止了的兩國核武器核查的一種確認之外,他的這一宣布既不能從某種程度上對美國產生任何威懾,又無法讓俄羅斯在退出條約后獲得任何戰略利益,還給本就十分脆弱的國際環境雪上加霜。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22日答塔斯社編輯問時也強調,該條約對于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增進國際與地區和平、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目標等均具有重要意義,并希望美俄雙方通過建設性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分歧,確保條約順利執行。
一個問題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即俄羅斯的這一退群行為到底會有什么后果?
筆者個人認為,短時間內很可能不會有什么實際后果;美俄既不會出現核軍備競賽,也不會增大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
首先,俄羅斯已經聲明,即便暫停執行該條約,也不會突破條約中對戰略武器數量的限制。其次,美國短期內也不具備大規模生產核載具的條件,只需要看一下下一代核武器載具,比如哨兵洲際彈道導彈、B-21戰略轟炸機和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研發周期及經費需求就能明白這一點。當然,如果俄羅斯人玩戰略忽悠,表面遵守條約,實際上偷偷擴核的話,美國人也是有辦法臨時應對的:向載具上的空位添加彈頭即可。
這是基于兩個事實得出的結論:一是美國ICBM和SLBM(潛射彈道導彈)上存在大量空位,比如400枚民兵III導彈都只搭載了一個彈頭,而三叉戟2 D5導彈平均也只有一半的載荷,更何況俄亥俄級核潛艇的24個發射管只填了20枚三叉戟,這些都是美國可以快速擴充部署彈頭數量來和俄羅斯追求那個其實并不怎么重要的“對等”方法。
還有很多朋友則關心,對中國有什么影響。
筆者同樣不認為有什么決定性的影響。中國正在大規模擴大自己的核武庫,而且和美俄不同,中國的擴張是以載具數量的擴張為主的(這不是說彈頭沒有相應的擴張,而是因為中國較低的透明度讓外界對彈頭部署數量和模式無從知曉,而載具則是實打實的“一個蘿卜一個坑”),這意味著不管我們有多少雞蛋,我們的籃子總是很多,而每個籃子里都至少是有雞蛋的,這是強大的抗一次打擊能力的體現,衍生出極強的威懾力。再加上反導技術和未來戰略核潛艇技術的成熟,中國的戰略核武器的發展之路會和軍控條約下美俄戰略核武器的發展完全不同。
最后一個優勢是心理上的,中國的核武庫表面上說是自衛的、小而精的,其實也是掩蓋了其與美俄相比的絕對劣勢;但也正因如此,我們在逐步變強的過程中不存在任何心理壓力。而美國則不同,面對將來可能快速失衡的核力量對比,盡管事實上相互的核威懾并未出現問題,它的核武器足夠在中國的全面核突襲中幸存下來并給予中國慘烈殺傷,但千萬不要高估美國政客的理性程度。面對一個失衡的數字,面對幾乎沒法再漲多少的軍費,面對常規領域巨大且不能放棄的盤子,美國政客會如何選擇,這真的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
不過說到最后,俄羅斯還是想著怎么打贏現在這場常規戰爭吧。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兩年資金外流30億美元,烏克蘭農民為逃稅竟出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烏克蘭之殤 -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脅:若聯大通過,美國將停止資助聯合國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檢閱塞爾維亞儀仗隊
2024-05-08 16:53 -
習近平:相信這次訪問必將開啟中塞關系嶄新的歷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16:18 中國外交 -
“黑手黨式恐嚇”,美議員向國際刑事法院發威脅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習近平抵達塞爾維亞大廈前廣場 出席武契奇總統舉行的歡迎儀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認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證,與恐襲無關
2024-05-08 16:04 巴鐵 -
習近平將出席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舉行的歡迎儀式
2024-05-08 15:54 中國外交 -
中方將公布與菲軍方的通話錄音?外交部表態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勢 -
美國將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國政治 -
應付高通脹,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鈔:中國制造
2024-05-08 15:01 -
對歐洲而言,“中國光伏電池是福不是禍”
2024-05-08 14:42 能源戰略 -
“我曾15次邀請習主席訪塞”
2024-05-08 14:38 中國外交 -
馬克龍接待習近平的精心安排,為何選在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關系 -
美方當場改口
2024-05-08 13:32 -
習近平在匈牙利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相關推薦 -
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評論 18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97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75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92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4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