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海外版:港臺有人宣稱“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
關鍵字: 貝嫂香港開店被罵香港繁體字貝嫂維多利亞“貝嫂”維多利亞貝克漢姆日前在其臉譜上發了一條中英文互譯的帖子,表示自己將去香港開店。不料卻因中文部分用的是簡體漢字,遭香港網友嗆聲:用簡體字就不要在香港開店!人民日報海外版23日就此發表評論文章“繁簡之爭 莫讓‘亂花’迷了眼”,批部分港人將漢字繁簡之爭政治化。
文章稱,對于一個不遠萬里使用中文的外國人,港臺部分人士因其使用簡體漢字而橫加刁難,并宣稱“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實為無理且失禮的行為。將繁簡之爭帶上了政治暗示、沾染了敵意情緒,就變成了莫名的較勁,并無益于漢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在華人社會,繁簡體并行早已成為現實,學習和使用哪一種,應回歸實用精神和開放態度。
以下是評論全文:
“好興奮要去香港!” 前英國辣妹合唱團成員、足球明星貝克漢姆的妻子維多利亞日前在其臉譜上發了一條中英文互譯的帖子,公布自己將去香港開店的消息。沒想到,因為中文部分用的是簡體漢字,竟遭香港網友嗆聲:用簡體字就不要在香港開店!
遭香港網友嗆聲后,維多利亞已在原帖加上了繁體字
不必對簡體字格外敏感
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用起中文,足見誠意,卻只因不分簡繁體就遭苛責,這是什么道理?繁簡字體如何取舍,何者更有利于文化傳承,加以理性探討固然有益,但若將問題泛政治化,強分正宗旁門,甚至給使用者扣帽子、安罪名,就無理且失禮了。
香港的繁簡字之爭不止一樁。近日,一些香港媒體和激進政治組織炒作特區政府將推行“簡化字替代繁體字”,并批評此舉“洗腦”。為此,香港教育局特地在網上發文澄清,從未倡議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只是建議學校“先繁后簡”,在學生基本掌握繁體字后例如高中階段,可酌量學習簡體字,以便認讀簡體字排印的書刊,拓寬閱讀范圍。但是,仍有人批評這是“名義上擴寬學習面,實際是搞內地化”。
香港回歸后,按照港人生活方式50年不變的要求,并未像內地一樣推廣普通話和簡體字。但從教育的角度,香港學生認讀簡體字,不但可以拓寬閱讀面,未來也能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正如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學生辛苦地學習英語,為的是跟國際接軌,今天臺灣和新加坡、馬來西亞多見簡體字的使用,為的也是跟中國大陸市場接軌。而身為中國特區的香港,卻對簡體字格外敏感,豈不怪哉?
強分優劣實屬淺薄無知
當繁簡之爭帶上了政治暗示、沾染了敵意情緒,就變成了莫名的較勁。在香港和臺灣,有一部分人宣稱“繁體字才是正統”,簡體字則是被閹割過的劣等字體。比如,香港某知名演員以內地不用繁體字為由,感嘆“華夏文明在內地已死”;還有香港激進反對派以繁體字歷史悠久為名,鼓吹“文化優越論”“文明等級論”。
把繁簡強分優劣甚至當作身份標簽,只能說太過淺薄無知。雖然中國推行簡體字是民國之后的事,但大量簡體字形源自草書和行書,古代書法家們早就在使用,并非近代人發明創造。更何況,若說歷史悠久就是正統,則應擁戴篆書甲骨文而非繁體。繁體固然更能體現造字依據,但簡體的方便優勢也不可替代。倉頡造字以來,漢字演進的腳步從未停過,又有哪一種字體能永以“玄門正宗”“圣祖遺訓”自居?
兩個多月前,香港理工大學的“民主墻”貼出一張內地學生用毛筆寫的繁體字“大字報”,上書:“吾自六歲始學書,先柳顏后篆魏,行草以二王為模范,金文甲骨亦有涉獵,繁體較之簡體,法度嚴謹端莊大氣,中國書法文化博大精深底堅蘊厚,何長以繁體夸夸,日日掛于嘴上懸于額前,更何況,你的繁體字還不如我。”
這位寫得一手好字的劉姓學生說,因為看不慣“民主墻”上有人貶低簡體字,才寫了這張大字報。他想表達的是,如果部分香港學生真的以繁體字繼承人而自豪,那就好好地把它傳承下去;雖然內地的官方語言不是繁體字,“但是繁體字我們那里有很好的傳承”。
內地劉姓學生在香港民主墻上貼大字報:“你的繁體字還不如我”
繁簡并行回歸實用精神
內地并不排斥繁體字。新中國成立之初,簡體字為掃除文盲立下汗馬功勞。而在教育普及的今天,許多人跟劉同學一樣,不乏接觸繁體字的機會,文化界也有恢復繁體字的聲音。在學會一種字體的基礎上,認識另一種字并不費力,一個學簡體的人首次讀繁體書,依據上下文就能認出大部分繁體字。
在華人社會,繁簡體并行不只在理論上沒難度,而且早已成為現實。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2009年提倡“識正書簡”,曾招來綠營猛批,但簡體字在臺灣日益普及的趨勢卻非罵聲所能阻擋。除商店、風景區外,臺灣校園一直是簡體字“出沒”的集散地。2008年,臺灣高雄縣和春技術學院判斷出兩岸未來交流越來越頻繁的趨勢,首開大專院校風氣之先,將簡體字列入大一國文必修課。隨后,許多高校開設起簡體字課程、舉辦簡體字辨識比賽。臺北大學的學生說,他們在上課時已使用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在政治大學東亞所、臺灣大學國發所,研究生看的簡體參考書甚至比繁體參考書還多。
就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被發現在寫信和做筆記時使用大量簡體字。臺北市長柯文哲寫給下屬的字條中,“處”字等繁體筆畫極多的字,也一樣寫成簡體字。臺灣作家余光中認為,“這是一種生活習慣使然”。他說,以“臺灣”兩字為例,所有臺灣人書寫時幾乎沒有用“臺”的繁體字,都是用簡體。
可見,繁簡體并非先天對立,更不應附會政治含義,學習和使用哪一種,應回歸實用精神和開放態度。兼收并蓄,順其自然,才是正道。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周遠方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56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150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評論 198“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評論 63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評論 175最新聞 Hot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
“中概股暴漲已讓空頭血虧70億美元,損失慘重”
-
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
美印拒絕后,日本防相、外相:現在沒有在推進
-
美副總統辯論聚焦國內政策,涉華議題成少數“例外”
-
俄軍已控制烏東一重要城鎮,是“烏軍防御支柱之一”
-
瞄準石油設施?“將對伊朗發動重大報復”
-
上任當天,她被20多名美議員集體警告,事關中國
-
他倆正討論著“伊朗空襲可能性”,襲擊來了
-
“外資重返中國,對沖基金創紀錄涌入甚至都不選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