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哲元:在今天的臺灣,“統左派”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導讀11月21日清晨,愛國臺胞、臺灣著名社會運動家、“統左”陣營的代表人物陳明忠先生離世,享年90歲。 在緬懷與紀念之余,我們也在思考,陳先生的故事對于理解臺灣的歷史、現實有何啟迪意義?在嚴峻的條件下,島內的“統左”人士又該如何傳承這種紅色基因?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觀察者網專訪華東師范大學亞洲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林哲元。【采訪/觀察者網 吳立群】
觀察者網: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首先,您能否為我們講講您印象中的陳先生,以及您與陳先生交往的故事?
林哲元: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我和陳先生就認識了。在我的印象中,陳先生是一個個性直率坦誠的人。在和我們這些年輕人交流的時候,他會很真誠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想法。
對于有著殘酷斗爭記憶、經驗的那一代革命者而言,能夠像陳先生這樣直接把想法說出來的,實際上不是特別多。對此,我們也可以理解。對他們那一代人來說,我們這些年輕人沒有經過惡劣斗爭環境的考驗。如果我們遇上了那種更嚴酷的挑戰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自己的信仰?老一代人還是會有些顧慮。但是陳先生有一個很大的特質,就是他非常開誠布公,非常愿意和我們分享他在監獄中以及出獄后的一些想法。
他經常對我們說,走上這條路是他自己的選擇,沒有人逼迫,所以沒什么好后悔的。他在監獄里面遭受刑訊的時候,能夠堅持下去,也正是秉承著這種為自己的選擇坦然負責的理念。
我覺得,對于我們而言,與陳老那一代人相處總能獲得一種典范式的激勵。進入和平年代,我們總有各式各樣的想法。假設說我們都自稱“左派”,那我們中可能有“50%的左派”,可能有“75%的左派”,而陳老真的是做到了為自己的信仰全心全意投入的“100%的左派”。
今年上半年,當我得知他已是癌癥晚期的消息時,第一時間到養老院去看他。但是當天,我們聊了一個下午的天,他都沒有談到這個事情,只在聊天中間稍微提到說“這個是自然規律,人總是會這樣”。我本意是想來安慰他的,但當天他和我交流的還是國際政治、時政新聞以及島內形勢等等話題。當時,我就覺得很佩服陳老。這種不忘初心、堅持事業的勇氣,是貫穿他一生的。
陳明忠先生的影像資料 影片提供: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隊
觀察者網:您提到的這一點在陳先生的回憶錄《無悔》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陳先生的一生也正踐行了對于信仰的無悔。您覺得在目前的形勢下,陳先生的思想能為我們提供什么啟發?
林哲元:除了《無悔》之外,陳先生還在另一本書《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里闡述了自己的想法。他還是很樂觀地認為兩岸最終必然走向統一。因為統一最主要的方面還是在大陸這邊,隨著大陸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成功,以及中美關系的平衡,臺灣的問題就會在這樣的歷史進程中得到解決。陳先生所思考的是如何讓臺灣各階層的人,都能夠參與到統一的進程里來,這才能讓統一事業獲得更順利的發展。比如說他很關注原住民的問題,他認為原住民在臺灣長期以來在經濟等方面都是弱勢的,如果這些人都能夠加入到促進統一的道路上,那么對兩岸的統一之路將大有裨益。
現在的局勢在短期之內確實不甚樂觀,但我們還是應該相信這條道路的前途是光明的。而在短期比較困難的時候,我覺得陳先生那種堅持不懈的品格恰恰是能夠激勵我們的。如果說統一形勢非常順利,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投入其中。但是如果是在比較低潮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正如魯迅在《鏟共大觀》里表達的那樣,當時革命遇到了低潮,一些年輕人就覺得革命已經沒有希望了,無路可走了。但魯迅就說:“不是正因為黑暗,正因為沒有出路,所以要革命的么?”面對低谷與困難,陳先生還是一輩子堅持下來了。無論是在監獄中,還是出獄之后,都是如此。所以,對于有志于統一事業的人來說,陳先生留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可能就是這種在逆境中的堅持。
觀察者網:今天一些年輕人可能對陳先生等革命者在臺灣的這段紅色往事不太知曉。對此,您覺得應該如何更好地向年輕人講述這段歷史?您在課堂中是否也有一些教學實踐,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
林哲元:因為這一股紅色力量畢竟在臺灣的政治版圖中并非主流,又受到過鎮壓,甚至還被民進黨扭曲,所以這段歷史無法得到很好地呈現,年輕人不太知道這些故事也很正常。
在我開設的《臺灣媒體與社會》這門課上,我給同學們開的選讀書單里會有陳先生的《無悔》。最后,在提交讀書報告的時候,也有很多同學選擇圍繞這本書寫讀后感。我看著他們的讀書報告,發現他們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他們都很欽佩陳先生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理解了人生的價值,并且把自己的一生活出了別樣的意義。同學被感動最多的,大概是陳先生回憶在監獄里看到其他難友被槍斃前的那些從容的態度,他將這些人作為自己的榜樣,也由此更愿意為自己的信仰付出一生。就此而言,我覺得陳老的這本書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革命初心的轉移與轉化,他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向年輕人傳達了珍貴的經驗與記憶。
陳明忠回憶在獄中目睹戰友就義的場景 影像資料由“夏潮聯合會”提供
陳先生經歷了臺灣從日據時代到今天的種種變遷。他的故事就像活著的歷史,在提醒著我們過去所發生的一切。比如像坐老虎凳這種我們日常只有在電視劇里才看到的事情,其實70年代的臺灣還在發生,而且就在陳老身上發生。
現在大家都很關心臺灣的問題,但是對臺灣的理解又往往只能局限在對臺灣主流的“藍綠政治”的關心上。當下的政治生態固然重要,但知曉這種生態的來龍去脈也很關鍵。所以,我覺得如果更多的大陸年輕人能看到陳老的書,了解臺灣原來還有一段紅色歷史,將對他們未來去思考兩岸關系有很好的幫助。至于如何把這些故事普及給年輕人,我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悔》的出版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另外一位臺灣坐牢最久的政治犯林書揚先生的著作在大陸就還沒有出版,我們需要繼續努力。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日本二戰航母“赤城”“加賀”號殘骸被確認
2019-10-22 10:27 -
4K修復版《開國大典》10月18日全國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國電影 -
反擊“中國人種西來說”,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關于這支軍隊的史料甚少,但英雄與犧牲的故事動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陽首次公布“日軍制造平頂山慘案”歷史檔案
2019-09-19 07:42 國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開放預約參觀,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這位“老地下黨”,94歲才恢復黨員身份
2019-07-01 22:01 -
扒一扒炎黃傳說背后的上古史實
2019-06-12 10:50 考古 -
余則成已經犧牲!
2019-06-11 22:49 -
升溫10度曾滅絕95%的物種,我們在十字路口上
2019-06-11 08:00 -
前方高甜!七旬奶奶抽血 老伴這個動作羨煞網友
2019-06-03 13:46 暖心聞 -
《切爾諾貝利》熱播,中國女生走進了真實的輻射無人區…
2019-06-02 14:10 -
“我是毒販!”姐姐收到弟弟一段駭人視頻,真相更可怕
2019-05-30 10:38 禁毒戰爭 -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丨那些激蕩人心的“第一”
2019-05-24 11:16 上海新高度 -
揭秘“解放軍露宿街頭”照片拍攝始末
2019-05-22 18:5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2019-05-08 08:23 70年對話5000年 -
青春的顏色,叫奮斗!
2019-05-03 11:54 新時代之聲 -
西藏考古大發現:發現青藏高原首個史前人類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賓發現新的古人類物種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華日軍細菌戰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對中俄來說,‘金磚+’有望改變西方主導國際秩序”
-
敏感時刻絕密情報外泄,美國很急
-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
“西方以為這樣就能打倒中國,我說,你們錯了”
-
烏克蘭急澄清,普京警告:絕不允許
-
普京表態:沙特來辦,相當合適
-
美國年度赤字創歷史第三高,債務利息首超1萬億美元
-
怕特朗普上臺,美國被曝加速援烏200億美元貸款
-
“過半美國人認為,生活不如四年前”
-
“他不會停手,想要的不僅是軍事勝利”
-
日本收到“警告信”:再不對華動手,就對你動手
-
“對中國,歐洲就是美國拴著皮帶的小狗”
-
反擊!大疆起訴美國防部
-
NASA局長:需要和中國談一談
-
他狂夸日本:對付中國,你排第一…
-
“為何中國男性個頭比印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