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可:中國人在日本體驗“醫療崩潰”
最后更新: 2020-05-13 08:05:07首先,由基層擁有行醫資格的醫師進行初步診斷,如果醫師判斷患者有必要前往醫院,則會開具介紹書,拿著介紹書患者才能夠進入醫院的大門。一般的日本醫院都是預約制,當然有些醫院,特別是私立醫院并不一定是預約制,也不一定需要介紹書,但是依據日本特定診療費制度,在沒有預約或介紹書的情況下,患者需要額外付一筆高額診療費,一般約200元至700元人民幣。
那么基層擁有開具介紹書資格的醫師都集中在哪兒呢?大約有四個地方:小型私人門診、家庭醫生、藥房,以及大學醫學部擁有行醫資格的相關人員。大學醫學部相關人員正常人很難接觸到,不算一個常用選項,其他三項不管是門診還是家庭醫生或是藥房,都有各自的上班時間,所在地也分散各處,哪個都不是什么馬上就能獲得診療的選項。
在獲得初步診斷并取得介紹書后,你需要通過電話向醫院請求可預約的醫生和日期,這通常意味著你在向醫院致電的當天并不能馬上獲得預約并前往醫院,一般需要等待至少2到3天。在獲得預約的具體日期后,你還需要按照醫院提供的醫生電話號碼致電咨詢醫生并陳述基本癥狀,然后最終敲定初診時間。因此到能夠前往醫院獲得診療為止,你至少要準備一星期的時間。
當然,一些癥狀變化較快、或有傳染性的流行病,比如流感,在部分醫院是可以不需要提供介紹書就能接受緊急診療的,但并不是所有醫院都有這樣的制度,甚至連部分公立的大醫院也行不通,因此你仍然需要在網上或致電確認好哪家醫院可以去。
醫院的掛號處,柜臺分為有招待狀和無招待狀(招待狀即介紹書),圖片來源:推特
其實介紹到這里大家就會發現,如果想要享受國家報銷醫藥費70%的福利制度,你就必須要經過繁雜的手續,可能你這天只是腹瀉,但不叫救護車就意味著你要忍著疾病的困擾經歷這為期一周的“折磨”。這在日本被吐槽為“遲鈍的醫療體系”,特別是其僅提供全日文的服務對在日外國人極度不友好。
緊急情況下難以獲得治療
與這種普通診療體系相配套的是急救體系。被劃分在這種體系內的疾病不需要介紹書就能獲得緊急治療,理論上來說,類似流感之類的疾病能免除介紹書,也是因為其被劃分在急救體系中。
急救體系包含救護車系統和急診系統兩個分塊,其中救護車系統基本在電話上操作。日本的救護車一般不屬于醫院,而是屬于獨立的急救門診。撥打咨詢電話后,咨詢中心會查詢距離所在地最近的急救門診并派出救護車。這個過程中病人不需要花錢,救護車由政府從稅收中劃撥專款支持運營。
然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急救門診,也不是所有急救門診都會在夜間繼續營業。根據去年日本政府統計的數據,救護車到達求救現場的時間集中在5到10分鐘,而10到20分鐘的情況比例也很高。
圖為日本消防白皮書統計的救護車抵達現場所耗費時間的資料
除此以外,救護車雖然不會征收使用費,但會征收特殊診療費和夜間使用費,在被判定為不需要使用救護車卻叫了救護車的情況時,呼叫救護車的患者會被征收約1000人民幣的特殊診療費,而如若在救護車上接受醫師診療的情況,將會被再征收約700人民幣的診療費。因此,對于普通日本人來說,救護車是不能隨便叫的,即使你覺得腹痛難忍,也有可能會被判定為小題大做叫了救護車,而不得不繳納高額診療費。因此,即使緊急情況時可以通過呼叫救護車來及時獲得治療,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被征收額外治療費的風險。
另一種方式,即自行前往急診,則比呼叫救護車要好得多,只不過同樣地,不是每家醫院都有急診,也不是每家醫院的急診夜間都會運營,而且每家醫院急診治療的疾病也不一樣,所以前往急診前需要自己大量查詢相關信息,保證不會白跑一趟。從日本的急救體系能夠看出,要想在第一時間獲得緊急治療,熟練的日語、優秀的互聯網使用技能、足夠的金錢或是仍能勉強一行的雙腿,這三樣必不可少。事實上,同時具備這三樣的人并不多,在日外國人、靠退休金度日的老人、殘障人士、打工的低收入群體,等等,這些社會弱勢群體獲得緊急醫療其實有不小的困難。
新冠肺炎期間的醫療崩潰
當這種“遲鈍的醫療體系”遇到新冠肺炎后,崩潰便是可以想象的事。4月進入緊急狀態后,日本政府調整了PCR檢查的相關規定和手續,37.5度發燒患者持續4天發燒的話可以通過電話咨詢來獲得PCR檢查和入院治療的機會,醫療費用納入國民健康保險體系中,個人承擔費用約為390元人民幣(全額約為1300元)。但如果是4日以內的話,無論多么嚴重都只能在家中療養,除非在私人診所自費進行檢測。
在當前日本社會中,“新冠病毒導致的醫療崩潰”有著兩層含義,一層是單純指的醫療前線陷入混亂,如前往醫院的患者無法得到有效救治、呼吸機防護服等醫療設備不足、醫生們陷入過勞狀態等狀況。另一層含義,則是指醫療系統無法及時接收包括新冠肺炎以內的新患者。
事實上日本政府截至目前為止都對醫療現場的具體情況閉口不談,從安倍口中只能聽到“醫療面臨崩潰的危急情況”這種曖昧的說法;日本的媒體在采訪時也很少進入到醫療第一線。因此在日本反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很少人知道醫療現場到底發生著什么,甚至許多媒體在報道醫療現場時引用的是中國武漢醫療第一線的新聞圖片。除了時不時有醫生在推特上傳出醫療第一線崩潰的情形,日本社會中醫生們是如何奮斗在第一線的,沒人說得清。比起醫療第一線,另一方面就更讓人有“醫療崩潰”的實際體驗了。根據NHK針對東京消防廳及都廳的調查,救護車運送患者時尋找可接收醫院,被至少5所醫院拒絕接收、花費20分鐘也找不到可接收醫院的情況在3月達到巔峰,達到驚人的931次。4月,NHK還采訪了一位患者在呼叫救護車的情況下,仍然被110家醫院拒絕接收的案例。日媒還報道,部分患有癌癥、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4月以來等待診療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有專家已經開始呼吁不能忽視這些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
圖為NHK報道截圖,圖中文字:被醫院拒絕接收的患者不停被運往其他醫院
4月30日,相當于日本CDC地位的日本醫師會公開澄清,日本不存在所謂“醫療崩潰”的情況。而諷刺的是,5月6日,安倍宣布由于醫療前線持續瀕臨崩潰、人與人的接觸未減少,所以將緊急事態延長至5月31日。
黃金周過去,東京都內首次迎來新增新冠肺炎患者人數的減少,截至目前已連續一周新增患者數在100人以下,有人說日本已經越過了峰值:但同時,也有人指出是因為先前黃金周放假,導致可以提供PCR檢測的醫院數變少,檢測的人少了所以新增患者也變少的原因。
不論如何,日本社會從精神狀態上已經進入了抗擊疫情的后半程,人們期待著事態的好轉,同時也瀕臨忍耐極限。對于醫療系統來說也同樣如此,如若新增患者再不減少,則業已捉襟見肘的醫療體系將無法支撐哪怕一兩個新增的患者,越來越多被救護車載著、不得不“環游東京”的那些病人就是最好的證明。后半程,對日本醫療體系依然是巨大的挑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西媒稱俄官方刻意壓低新冠死亡率,俄外交部發言人批駁
2020-05-13 07:4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這回,中企與加拿大軍方合作開發疫苗
2020-05-13 06:5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國確診超136萬,死亡病例8.2萬
2020-05-13 06:3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要提前回國
2020-05-13 06:32 觀察動物 -
“英國已成歐洲病夫”
2020-05-12 22:3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特朗普假借美國亞裔之口攻擊中國,被當場揭穿
2020-05-12 22:14 特朗普 -
“美國反華言論過火,正重走麥卡錫和希特勒的老路!”
2020-05-12 21:27 中美關系 -
《新聞聯播》正告美國政客:中國人不是被嚇大的
2020-05-12 20:20 中美關系 -
臨近世衛大會,美參院又打起“臺灣牌”
2020-05-12 19:40 中美關系 -
比爾·蓋茨:我心累了
2020-05-12 19:39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紐約州"零號病人"首發聲:未出國,初診醫生未提新冠
2020-05-12 18:1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病毒起源問題,盧比奧都不敢胡說
2020-05-12 17:1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因為這圖,兩家美媒記者推特“互撕”
2020-05-12 16:5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疫情期間添“人氣” 餐廳想了個招…
2020-05-12 16:42 觀網看片 -
俄一醫院火災致5死 俄媒:均為新冠患者
2020-05-12 16:3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賓夕法尼亞成全美第三個徹底禁止童婚的州
2020-05-12 16:27 美國一夢 -
中國暫停澳4家牛肉商出口資格?外交部:已通報澳方
2020-05-12 16:15 -
繼續甩鍋,特朗普指示聯邦退休金別投A股
2020-05-12 16:09 新冠肺炎抗疫戰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5“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