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成興:民主重生還看中國
關鍵字: 民主西方民主亞洲民主中國民主一黨制美國霸權中國經濟超越美國柯成興會診西式民主【本文原載于世界經濟論壇網站,原題“Look to Asia for the rebirth of democracy”,作者授權觀察者網翻譯刊發,楊晗軼譯。】
請想象這樣的情景:清晨,你從睡夢醒來,意識到自己生活的社會如此不公,經濟機會不平等,少數社會精英得到了一切,大多數人只能在匱乏的條件中苦苦掙扎。如果你生活在這樣的社會里,你的靈魂每天都會渴望更好的體制。
如果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歧視盛行、官員以權謀私、精英收刮民脂民膏的社會。
那么,我們自然想跳出這樣的體制。我們要的,不過是一塊公平的競技場;一個公正、公開、透明的體制;一個任用賢能的體制。
世界的方向
如果我的描述引起了你的共鳴,那么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世界沒那么糟糕。生活更美好,既是你個人的愿望,也是全世界共同的愿景——實際上,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世界越來越多的地區正在不斷實現這個愿景。25年前,西方某些觀察者們看到了蘇聯的崩潰,便宣稱歷史已終結。這一套歷史終結論的核心是,只有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才能成功有效地組織社會。還有什么政治體制能比一人一票——讓所有人民平等選拔領導人——更公平、更公開、更透明呢?還有什么能比不問社會地位、家庭出身、人脈關系的自由市場更符合選賢任能的精神呢?
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構架,都深得技術專家和頂層設計者們青睞。在理論上,這套體制具有魔法般神奇的智能:你只需為這套體制設定規則,然后啟動它,就能高枕無憂地等待體制自動運轉,并按最優結果執行。偶爾遇上干擾,早已設定好的規則允許這套體制創新、變通、適應,然后它會自動回穩,重新達成最優結果。
美國、英國和大西洋兩岸的其他經濟體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同一套原則。不少觀察者們認為跨大西洋軸心是承載這套原則的中流砥柱,也是推廣它們的動力所在。所以,即使所有經濟體有朝一日都可以進入富國俱樂部,但跨大西洋軸心才是繁榮與成功的源頭。事實上,它確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970年,全世界僅有45個民主國家;2010年,這個數字膨脹到了115。
然后,世界再次改變了
然而接下來,歷史做出了決定:人類社會還沒有走到盡頭。首先,世界迎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彼時,危機如海嘯般摧枯拉朽地擊毀全球各地的金融系統——而海嘯的核心,正是這條跨大西洋軸心。世界金融市場總值縮水26萬億美元(世界全年總產值的一半),估計造成3400萬人失業,世界金融系統被拖到了崩潰的邊緣。自由市場經濟學的“正統派”轉而清洗那些膽敢批評市場競爭、直言銀行“大而不倒”、公民福利分配嚴重不公的“異端學說”。自由市場經濟帶來的所有好東西——種類繁多的消費品、在競爭中降低的價格、改善民生的創新——似乎都被忘記或不公正地忽略了。
為了進一步展現這種敘事,下面還有更糟糕的消息:
世界最大的一黨制國家——遠離跨大西洋軸心的中國——即將取代穩坐世界經濟第一寶座140年的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體。不僅如此,當西方世界越來越不平等的時候;當西方社會中1%的高收入人群嚴重扭曲財富分配,達到百年罕見地步的時候,中國在僅僅三十年里,就讓6億多人民擺脫了貧困。
全球金融危機中,許多人表達出這樣的看法:中國經濟增長依賴于西方的進口,隨著西方開始緊縮,中國經濟將遭遇災難。然而,從2007年到2012年,正是中國給全球經濟注射了強心劑,其貢獻三倍于美國。
即使德國向歐洲鄰國和美國(德國歷史上除歐洲外最大的出口市場)的出口貿易都在大幅萎縮,但這個目前最成功的歐洲經濟體仍通過銷往中國等亞洲發展中國家,保持著自身的經濟增長。
德國出口(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貿易數據,2011年)
向東大轉移,1980-2050(來源:《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柯成興著,2011年)
過去30年里,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東方都崛起了,導致原本位于跨大西洋軸心上的世界經濟重心向東移動了5000公里,落在波斯灣上。如果未來增長軌跡繼續按當前的情勢發展,世界經濟重心將很快落在中印邊界上,相距傳統的經濟極點足有10個時區之遠。
對許多人來說,這一切本不應發生。20年前,當時蘇聯剛垮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寫道:
“站在2010年看未來,以近期趨勢預測未來將是亞洲的天下,恐怕跟站在勃列日涅夫叱咤風云的1960年代,預測蘇聯工業將獨霸全球的老派預言家一樣愚蠢?!?
是的,到2010年人們確實發現,按過去的經濟趨勢外推,得出的結論并不準確。但這些推測不是過于樂觀,而是過于保守了。
雖然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的經濟勉強算得上市場導向,但它們并不全心全意地認同“只有選舉民主才能帶來經濟繁榮”這種觀點。2013年9月,當澳大利亞迎來新總理時,澳國防部前任高官休·懷特認為,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立場將發生變化:
“……阿博特的保守主義也使他傾向于對現代中國感到不安。他與西方許多人——不止保守主義者——一樣,對一黨專政、卻能如此快速地增長壯大的中國感到不自在。共產主義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垮臺,使他們深信民主原則能一統全球,而中國的崛起則挑戰了這種信念。”
發生了什么
難道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結合體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要素?難道歷史終結論的兩大支柱已經崩塌?為什么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能夠創新和適應,而原被看好的民主體制卻不如中國的體制健康茁壯呢?
我們必須糾正錯誤的觀點。正如李世默提醒我們的那樣,中國的體制是真正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的體制,中國是一個在許多領域不拘一格創新的國家:政策調整幅度包括激進的土地集體化、大躍進、文革、農地“準私有化”、市場改革、現代化、城市化、吸收民營企業家入黨等等。高層官員和黨的領導人廢除終身制,改為任期制,并把退休年齡定在70歲。這一點,連許多高校都做不到——即使學術界清楚創新的重要性。
經驗
顯然,研究我描述的這些問題需要非凡的精力和對細節的專注。另外,歷史仍有可能沿著未能預見的方向發展。不管怎樣,我都不敢妄下結論說某種體制一定比另一種體制優越。我認為,事實說明,許多路徑都通往繁榮與成功。試圖一勞永逸地宣告某個體制是最優秀的(或是“最不壞的”)做法,幾乎都是愚蠢的。一方面,聲稱某種體制“無法持續”本身就是一種話語專制;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應該認清,從邏輯上講,這種說法根本就是萬金油。歷史上,沒有任何體制能千秋萬代持續下去。
為了讓討論更加充實,我們應該這樣看——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場往往流于簡單漂亮的口號,它們代表著所有光鮮動人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
民主最終的意義,遠比那條通往投票箱的路更加高尚、更加重要。民主所代表的東西應該是:每個政府、每個統治者每天都應充滿憂患意識;時刻保持清醒,明白自身權力是建立在流沙般的民意上的;每天都應該為提高人民福祉不懈努力。
在這種意義上,中國和其他所謂“專制”的亞洲經濟體政府已遠比許多西方觀察者們想象的更加民主。同樣在這種意義上,許多投票選舉的民主國家則是失敗的。我們時常能從媒體讀到中國領導人將增長保7%當作重中之重來抓,這樣才能為新加入勞動力市場的億萬人民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這與行將末路、不顧一切攫取權力的政治寡頭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當然,也許中國政府確實希望保住權力,但這或許正是提升人民福祉的途徑。
即使經濟重心東移,歐洲仍將是世界民主的錨點,這一點不會改變。但這也表明,在不同的環境下,其他形式的、自洽的自由主義或許會應運而生。
與此相對,在當前的全球體系中,存在著虛偽的多重標準,這種不一致是有害的??绱笪餮筝S心尋求在全世界傳播民主理想,今天的全球治理體系建立在美國仁慈霸權上,它本身就非常不民主。過去50年,世界的領導者是從最富強的民族國家中挑出來的。這個領導者不但在地位和財富上遠超其他所有國家,更擁有無與倫比的政治影響力和超出想象的軍事優勢。國際社會根本無法對這個全球領導者有效地制衡。
2007-2012年十大對世界增長做出貢獻的國家。GDP以市場匯率計算。(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前景,2012年4月)
簡單地說,今天的世界秩序是建立在軍事和經濟實力的領導地位上的;這種世界秩序根本不在乎全球領導者到底為人類作出了什么貢獻。在當前的世界秩序中,美國霸權這種領導體制,是一種真正的、深刻的不民主。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經濟超越美國,或世界經濟重心遠離華盛頓10個時區這樣簡單的未來圖景,讓跨大西洋軸心的政治精英感到如芒在背。如果當前世界秩序中的美國霸權很快將失去經濟政治合法性,那么這種霸權是否會墮落為獨裁?那時候它還有存在的合理性嗎?
如果將世界看做一個大的民主國家,這是真正影響全球決策的地方。(此觀點最初來自肯·麥爾斯)
從世界經濟重心附近的南中國海,畫一個半徑4000公里的圓圈。這個圓圈內的土地面積只有2500萬平方公里,僅占全球土地面積的六分之一;但人口卻超過世界總人口的一半。如果我們要建立有民主合法性和經濟力量的新世界秩序,讓我們從這里開始,讓新思維帶領我們走向未來。
(觀察者網楊晗軼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50“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4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評論 178最新聞 Hot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
10年了,馬來西亞稱將重啟搜尋馬航MH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