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靠養老教育醫療拉動內需”是飲鴆止渴的想法
關鍵字: 養老地產教育醫療擴大內需社會主義編者按:2018年7月16日,一篇題為《養老、教育、醫療有望成拉動內需“三駕馬車”》的報道認為:養老、教育、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剛性需求呈爆發式增長,有望成為我國拉動內需的“三駕馬車”。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江宇表示不贊成這一觀點。他認為,養老、教育、醫療是公益性社會事業,如果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馬車”,必然導致商業化、資本化的后果,加重群眾負擔、損害社會公平,最終也將損害長期經濟增長,影響黨的執政基礎。江宇副研究員將撰寫一系列文章,闡述為什么不能把養老、醫療和教育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江宇】
2018年7月16日,《經濟參考報》發表題為《養老、教育、醫療有望成拉動內需“三駕馬車”》的報道認為:養老、教育、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剛性需求呈爆發式增長,有望成為我國拉動內需的“三駕馬車”。這篇報道發表之后,迅速在網友中引起強烈反響,絕大多數讀者留言表示強烈反對,這值得深思。
中國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養老、教育、醫療事業應該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公益事業,而不能走全盤市場化、商業化的道路。將養老、教育、醫療作為拉動經濟的手段,顛倒了經濟發展和民生的關系,既不符合社會事業自身的規律,也不符合新時代黨的指導思想,甚至連多數資本主義國家都不會公開提出這樣的主張。《三駕馬車》一文的觀點,實質是把基本民生福利變成了資本追逐利潤的手段,這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不成立的。
鑒于此文比較集中的代表了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我們就以此文解剖麻雀,說明為什么這樣的主張不成立。
一、《三駕馬車》一文的主要觀點
“內需”包括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政府需求三部分。如果將養老教育醫療事業作為社會福利,由政府提供,那么就構成了政府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投入,確實也能拉動內需,這個標題本身不能算錯。
但是,在我國當前的語境下,包括《三駕馬車》一文的觀點和案例,顯然并不是主張政府承擔養老醫療教育的責任,而是著眼于消費和投資需求,也就是說,在養老醫療教育領域,設法讓老百姓多花錢、多消費,設法讓社會資本多投資、多盈利。
以《三駕馬車》一文為例,此文的主要觀點是:
一方面,養老、教育、醫療的剛性需求呈爆發式增長,表現為供不應求的養老院、大受追捧的校外培訓機構、去國外治病的需求“爆發式增長”等等;因此,該文作者很自然地認為,既然老百姓有需求,就可以用來拉動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資本進入養老、教育和醫療行業有很強的沖動。該文多次用到“盛宴”、“藍海”、“富礦”、“如火如荼”等詞語,用以描繪各界資本對進入養老、教育和醫療行業的饑渴程度。作者樂觀地認為,既然大量資本在養老教育醫療領域投資布局,就應該鼓勵這些資本進入,從而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上述兩點,對現象的描述是成立的,但這不能得出養老、教育、醫療有望成拉動內需“三駕馬車”的結論。
二、是“三駕馬車”還是“三座大山”
對《三駕馬車》一文的許多網友評論都指出,醫療、教育和養老不是“三駕馬車”,而是人民群眾的“三座大山”(也有說法認為“三座大山”是教育、醫療和住房,其原理是類似的)。這體現了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的現狀。
靠社會事業來拉動內需,想辦法讓老百姓花錢,這不是一個新思路,而是在一段時間里很流行的思路,但這種思路是有問題的。醫療、教育、住房都是極其特殊的商品,因為它們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而不是一般的消費品。社會事業過度市場化,必然導致基本民生受到影響,雖然有關機構短期可以盈利,但長期來看增加了人民基本生活和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基本公共服務費用過高,會讓居民增加預防性儲蓄,從而減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影響生產和消費的再循環。
今天人民群眾感受到的看病貴、上學貴等問題,正是一段時間以來片面強調靠社會事業拉動內需的結果。看病貴、上學貴、住房貴,也正是很多老百姓不敢消費、不愿消費的原因。今年5月,我國居民消費增長率創多年來的新低,主要原因就是過去兩年,大量居民貸款買房,2016年居民部門新增貸款從2015年的3.9萬億大幅上升至6.3萬億,2017年繼續上升至7.1萬億,導致購買力被嚴重透支。這是拉動內需還是抑制內需呢?
《我不是藥神》電影截圖
我國房地產業就是因為過度強調經濟屬性,忽視了保障屬性,在通過房地產拉動經濟的同時,造成了大量剛性需求難以滿足、大量家庭成為“房奴”、實體經濟受到擠壓,而《三駕馬車》一文明確認為“養老產業很有可能成為房地產之后下一個產業‘富礦’”,難道是主張養老業將來也成為中國所有家庭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嗎?
和住房一樣,養老、教育和醫療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人能夠生存、發展、繁衍生息的前提,再說大點,是基本人權。即使是在封建社會,都不允許在饑荒之年囤積居奇、炒作糧價。而今天,把基本人權作為商品來買賣,是不符合現代國家治理理念的。
面對基本民生需求(《三架馬車》作者筆下的“剛性需求”),普通消費者是沒有多少選擇能力和談判能力的,只能被動地接受消費,而不管價格有多高。如果放任資本進入這些行業,那么必然導致價格不斷虛高,而消費者沒有控制的能力。結果背上沉重的負擔,付出本不必要的付出。
表面上的所謂“爆發式增長”,實際上不是真實的需求。
——2007年到2016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從1.2萬億元增長到5萬億元以上。不到十年增長了4倍,可謂“爆發式增長”了。但是,難道老百姓的發病率增長了4倍嗎?不是的。某些疾病的發病率確實在上升,但主要原因是醫療體系逐利性導致的大處方、過度服務和藥價虛高。
——校外培訓市場的所謂“火爆”,難道是真實的需求嗎?不是。今天的中小學教材和20年前筆者上學時相比,知識容量并沒有顯著的變化,但為什么今天的孩子要花當年兩倍、三倍的時間去學同樣的知識呢?主要是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導致面向升學的競爭,而校外培訓機構的商業化、市場化則加劇了這種需求。而校外培訓的火爆,又違反了教育自身的規律,造成教育質量的大幅度下降。
所以,雖然我國養老、教育、醫療的支出確實增長很快,但這種增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過度重視這幾個領域的經濟屬性,忽視了其民生屬性所導致的。如果進一步將其推向市場,靠他們拉動經濟,只會加劇這幾個領域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降低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起不到拉動內需的作用。
1965年毛澤東主席說過:“藥品醫療不能以賺錢不賺錢來看。一個壯勞力病了,給他治好病不要錢,看上去賠錢,可是他因此能進行農業和工業生產,你看是賺還是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社會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都要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不能走全盤市場化、商業化的路子”。再往遠了說,德國早在工業化初期就實現了免費教育,讓貧富貴賤的兒童都能平等接受教育,德國元帥毛奇說:德意志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決定了。今天的中國已經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應該在這些方面做得更好,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最后更新: 2018-07-20 07:05:50
-
衛健委回應疫苗造假:未完成接種的可選用其他廠家狂犬疫苗
2018-07-18 18:33 醫患關系 -
華大基因回應“缺陷寶寶”:該案例不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范圍
2018-07-16 19:10 -
零關稅壓不下抗癌藥價?省級專項集中采購要來了!
2018-07-12 09:23 -
新藥國內上市再加速:藥監局承認境外臨床數據,含仿制藥
2018-07-11 12:56 政策風向標 -
首例!中國醫生團隊獨立完成胎兒心臟介入手術
2018-07-10 16:27 科技前沿 -
“中國藥廠數量不少科研投入卻少,不拼工藝卻拼營銷”
2018-07-10 07:40 洋藥企 -
《科學》揭露美國醫藥審查黑幕 或許證實了你的猜想
2018-07-08 18:06 美國醫療改革 -
“藥神”背后藥價戰:不學印度強仿 中國該咋辦?
2018-07-07 10:59 醫療改革 -
抗癌藥降稅不降價?“滯后效應”影響患者獲得感
2018-07-06 07:27 醫療改革 -
靠香港群眾的捐款,他在內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2018-07-05 18:21 醫療改革 -
是什么卡了中國CT掃描的脖子:拙鈍的探測器模糊了醫學影像
2018-06-25 10:09 科技前沿 -
法媒:全面二孩后 更多中國人涌進東南亞生殖診所
2018-06-20 14:40 全面二孩 -
我國民族藥首次獲FDA批準進入臨床研究,藥方來源于↓
2018-06-13 08:58 醫學 -
藥監局:4歲以下兒童禁用雙黃連注射劑
2018-06-11 20:55 -
民營醫院內部培訓曝光 只是冰山一角
2018-06-10 14:31 醫患關系 -
7年來,我國門診抗菌藥使用率下降11.7%
2018-06-08 15:03 -
柳葉刀:中國醫療質量全球排名48,1年躍升12位
2018-06-06 11:03 醫療改革 -
臨床70年,中藥注射液“師祖”終于注明這八點
2018-05-30 22:26 醫學 -
國家藥監局:兒童禁用柴胡注射液
2018-05-30 10:48 醫學 -
“命根”手術進行一半被叫停 醫生:加錢才繼續
2018-05-27 19:23
相關推薦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50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62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95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5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