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天偉:國產可重復火箭完成10公里測試,有一點與馬斯克很不一樣
最后更新: 2024-06-24 14:42:36【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高天偉】
2024年6月23日,由我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制的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新技術驗證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進行了10公里級飛行試驗。
試驗中,火箭由3臺變推液氧甲烷發動機推動,上升至約12公里高度,關閉兩側發動機,中心發動機調節推力,火箭受控下降,在距離地面50米處,四條著陸腿展開,隨后火箭緩速下降,高度趨近于零,穩穩落在回收場坪,實現定點垂直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航天科技集團評價本次試驗“為2025年如期實現4米級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首飛奠定了技術基礎。”
我們為什么要發展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驗證箭?我國什么時候能出現類似美國獵鷹9號的“完全體”可回收復用火箭?行業競爭與合作格局如何?這篇文章就來簡要探討下。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包括錢學森在內的航天科學家就已經通過嚴密論證,指出火箭回收復用可以極大提高周轉效率、降低成本。但由于計算能力、材料、氣動、控制、工藝乃至決策、管理等相關領域發展暫未達到理想水平,工程實踐并非一帆風順。例如上世紀70年代美國研制的航天飛機,設計上僅外部主燃料箱為一次性產品、不拋棄任何發動機,其復用程度在已經實現入軌的航天器當中,至今無人能出其右,但由于研制方嚴重低估了產品綜合成本,項目入不敷出,最終航天飛機于2011年在剩余大量理論壽命的情況下退役。
退役的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現陳列于美國洛杉磯加州科技博物館。
2010年之后,火箭回收復用技術終于取得實用性突破。例如美國SpaceX主力載具獵鷹9號火箭,其一級在完成任務后,可以調整姿態并數次點火,以垂直姿態在陸地或者拖船上著陸,并經檢修后復用。截至目前,單個箭體已經創造飛行21次記錄。SpaceX憑借僅僅十余枚一級箭體,在2023年進行了96次入軌發射,遠遠超過全球任何其它國家或者商業航天實體;而運力近20噸的單箭報價降低至5000余萬美元,幾乎全球最低。除了SpaceX以外,美國藍色起源公司也實現了飛行高度100公里的箭體復用,用于服務新謝潑德號亞軌道載人飛船。
SpaceX獵鷹9號火箭
箭體垂直回收是控制、結構、動力、氣動、導航、通信等不同專業深度融合、密切關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技術,且最近10年才得到全面發展,全球技術積累較少。為了以較低成本、從易到難、由主到次地驗證相關設計,SpaceX于2012年首飛了名為“蚱蜢”的垂直起降驗證箭,由燃料貯箱、1臺獵鷹9號火箭使用的梅林1D發動機以及固定式著陸支腿組成。2012年至2013年在新墨西哥州試驗場,該箭先后進行了8次成功的垂直起降試驗,飛行高度從1.8米逐漸遞增至744米。隨后,SpaceX又研制了換用真實箭體、發動機增加到3臺并改用可收放式著陸支腿的獵鷹9R Dev1驗證箭,并于2014年進行了4次試飛。受益于這些前期測試, SpaceX終于在2015年12月21日首次成功回收一級箭體。
獵鷹9R Dev1驗證箭
參考SpaceX的做法,我國企業也選擇了“由驗證箭起步”的技術路線,并且出手即不凡。以6月23日試驗為例,航天八院產品首飛即跳過“蚱蜢”階段直達獵鷹9R Dev1水平,這也是 “為2025年如期實現4米級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首飛奠定了技術基礎”的信心由來。今年內,試驗箭還計劃開展75公里高度、模擬一級箭體全程飛行的測試,從而完成正式嘗試前的“臨門一腳”。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制的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新技術驗證箭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史岱君 
-
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國家最高科技獎
2024-06-24 10:32 科技前沿 -
我國科研人員在月壤樣本中首次發現天然石墨烯
2024-06-24 09:19 嫦娥奔月 -
我國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首次10公里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成功
2024-06-23 14:58 航空航天 -
純度達99.9%!中國團隊實現海上風電驅動海水制氫
2024-06-23 08:07 觀察者頭條 -
全球首臺!這一重要裝備研制成功
2024-06-22 13:09 中國精造 -
專稿丨鴻蒙與安卓徹底切割,未來勝算幾何?
2024-06-21 19:35 華為 -
“加拿大決定跟,但也怕…”
2024-06-21 18:08 -
中國科學家發現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突破性新療法
2024-06-21 07:27 -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7月4日開幕,特色亮點搶先看!
2024-06-20 16:00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我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項目正式建成投產
2024-06-19 15:17 能源戰略 -
“千里眼”最大“角膜”:相當于把北京五環內地面平整到高低差小于1毫米
2024-06-19 09:10 中國精造 -
全球首臺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在上海建成運行
2024-06-19 08:15 -
“美國在核電技術上落后中國10-15年”
2024-06-18 16:42 -
黃建新被AI修復開國大典畫面驚到:完全變了
2024-06-18 09:05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馬斯克:未來無需手機,腦機芯片將替代
2024-06-18 08:22 -
最新研究!我國科學家發現流感病毒關鍵受體
2024-06-15 09:05 -
我國首顆探日衛星,又有新發現
2024-06-14 13:45 航空航天 -
“是時候準備好應對40℃極端高溫的世界了”
2024-06-13 09:08 極端天氣 -
本源SL1000國產稀釋制冷機成功下線
2024-06-12 15:07 科技前沿 -
嫦娥六號月球“取貨” “快遞”如何帶回地球?
2024-06-07 07:12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評論 0“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62“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16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101“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199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
美國批了,馬斯克:不愧是搶錢冠軍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
德國開懟:畢竟胡說八道也算自由
-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性侵成立,賠她500萬美元
-
兩周內三項協議“對抗”中國,“更像給美國的短期信號”
-
美財政部竟又賴上中國,還列為“重大事件”
-
阿薩德政權為何垮臺?拉夫羅夫點名美國
-
俄前國腳前線陣亡:因販毒入獄,參軍減刑
-
他后悔了
-
“連續三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
“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敘利亞可能4年后舉行選舉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