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懂中餐”西方人:老外嫌中國人啥都吃,是不懂奧妙
-
嚴珊珊.
最后更新: 2024-06-08 14:01:44觀察者網:您曾說,西方對中餐的“雙重標準”讓您頗為懊惱,可以詳細談談嗎?據您觀察,這種偏見近年來有所改變嗎?
扶霞:過去,很多西方人對中餐有一定偏見,認為中國人吃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我認同中國人吃的食材比西方人豐富多了,第一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氣候和自然條件多樣,食材豐富。第二是文化原因,中國人很早就對美食產生了好奇心,愛好吃,喜歡嘗試有意思的食物。
但有西方人以為中國人吃鴨舌等食物是因為“過去很窮,沒東西吃,什么都吃”,這點我完全不同意。中國古代皇帝也吃熊掌、鴨舌、鴨掌,中國人把美食當作冒險,視為一種樂趣,越豐富越好玩。還有一點,中國人非常在意口感,一些東西本身沒什么味道,比如海蜇皮,但是口感不錯,吃起來很舒服,中國人也會吃。
所以,我認為西方人批評中國人“什么都吃”是因為他們不懂為什么要吃。
不過,這種偏見現在越來越少。一方面,國外的中餐不再是過去一味迎合西方人口味的食物,西方人能接觸到比較正宗的中餐。另一方面,中國國際地位越來越高,經濟發展,國力增強,這也會影響中餐的國際地位。
就我個人而言,我所有工作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讓西方人懂為什么要吃那些東西。如果能用開放的心態來對待,比如嘗試去欣賞口感,就可以擴大對美食的感受。
觀察者網:前不久,美國韓裔名廚張錫鎬(David Chang)的餐飲集團Momofuku在美國搶注“chile crunch”(香辣脆,也被視為辣椒油)商標并要求他人停售使用該名字的產品,這在北美亞裔餐飲界尤其是四川辣椒油經營商里引發巨大爭議,被視為“文化挪用”。您怎么看待此事?
扶霞:我認為“chile crunch”的靈感就是中國老干媽,老干媽在國外越來越受歡迎,一些美國華人會生產類似的調味品,所以“chile crunch”的來源肯定是中國。張錫鎬是美國韓裔,他生產一款來自中國的辣椒醬,再注冊商標告訴別人不能用這個名稱,有點不應該,我可以理解其他人為什么生氣。
現在,飲食文化不斷改變,中西方不斷交流,企業在美國生產華人吃的辣椒油,或者是西方人自己制作辣椒油,這個很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一個人注冊商標讓原來生產這個調味品的人不能生產,就有問題了。
(受訪者供圖)
觀察者網:您第一次來中國是上世紀90年代,30年過去了,您認為中餐現在的國際傳播做得怎么樣?有什么建議?
扶霞:中國菜的國際傳播做得越來越好,這經歷了一個過程。19世紀開始,美國的中餐主要由一批廣東人“發明”,他們要養家糊口,做的是美國白人容易接受的菜式,要兼顧實惠、可用本地食材制作等因素,是簡化了的中餐。
這種中餐多來源于粵菜,但沒有廣東的清湯,也沒有青菜、蒸菜,只是一些以糖醋為主、多含油炸物的菜,特別對西方人胃口,但這種菜完全不能代表中國多樣的飲食文化。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我開始寫中國美食時,倫敦唐人街已經出現了一些真正的粵菜館,他們不僅服務于西方顧客,也面向廣東人。
如今,倫敦唐人街的中餐菜系出現了多樣化趨勢,有川菜、湘菜、東北菜、蘭州拉面、西安小吃等地方菜系,中國留學生等群體會光顧,這些菜比較正宗,西方人也因此有口福品嘗到比較正宗的中餐。
當然,國外涌現的中餐館只能代表中餐的小小一部分,中國很大,地方菜系多得不得了。
至于建議,我認為教育很重要,比如說,菜單要翻譯好。如果菜品含有西方人沒接觸過的食材,英語流利的中國人可以寫一個講解。西方人其實很愿意嘗試新事物,但先要知道入口的是什么,怎么吃。如果菜單翻譯得好,能讓他們有機會感受中餐的魅力。
扶霞在英國用火雞烤盤里剩余的肉碎和肉凍做蒸餃。
觀察者網:近年來,中餐出現了一種“火鍋化”趨勢,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扶霞:我感到有點遺憾。我可以理解火鍋為什么風靡,一方面是好玩、好吃,尤其是年輕人愛吃;另一方面是經營成本較低,只要有一個好吃的鍋底,員工負責洗菜、切菜,客人自己煮就行了,這比請一個大廚做菜容易多了。但是火鍋比較單調,就一個味道,不能體現中餐的百菜百味,也不能體現中國多樣的烹飪方法。
我尤其感到遺憾的是,國外也有這種趨勢,倫敦新開了很多火鍋店,而好吃的粵菜如今十分難尋。我年輕時,倫敦有些粵菜館提供正宗美味的炒菜、燉菜和蒸菜,現在越來越難找到這種店。不過,這也因為英國移民規則愈發嚴格,聘請中國廚師的難度變大,火鍋、奶茶、亞洲快餐等制作比較容易,開店相對簡單。
觀察者網:除了“火鍋化”,中央廚房和預制菜也越來越常見,您怎么看待這一現象,會擔憂其影響中餐的發展和傳播嗎?
扶霞:這點我也有些遺憾,我擔心很多烹飪技藝或者老師傅的手藝會失傳。1994-1995年,我在四川大學留學時,川大周圍有很多小館子,所有菜都是現做,廚師天天去菜市場買菜,非常新鮮,非常健康。而現在很多預制菜,在冰箱放很長時間,從養生角度來講,可能不如新鮮的菜。
還有一點,中國外賣特別方便,選擇很豐富,比我們英國的好多了,但我怕這會影響年輕人學做菜的動力和能力,有點擔心。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讀者出版集團原董事長吉西平被查,已退休近7年
2024-06-07 16:19 廉政風暴 -
山西唐代墓壁畫發現“泡澡圖”?“是在淘洗食物”
2024-06-05 14:51 考古 -
李書磊: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
2024-06-02 17:30 -
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入圍名單揭曉
2024-05-29 18:36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茅仲華,已任最高法黨組成員
2024-05-21 15:50 高層人事 -
上海國際電影節“SIFF紀錄”單元首批片單發布
2024-05-16 19:05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上海國際電影節“名導新作”單元第一批片單發布
2024-05-15 20:03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展精粹”單元第一部分片單發布
2024-05-13 16:27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韓國人為什么會拍出“主旋律抗日鬼片”?
2024-05-13 07:59 -
導演陳英雄出任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
2024-04-29 15:18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網絡短劇,如何才能成為中國文化的“新質生產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會全場喊退票?官方回應
2024-04-21 15:31 -
熱搜第一!黃子韜就不當言論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會的毒瘤——依法取締“法輪功”邪教組織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組數據看出行新特點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揭曉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進中央:建議加大教育捐贈的稅收減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館新館下周開館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來年味在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惱的不是圖案不夠多樣,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太過于豐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相關推薦 -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31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4“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4“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