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洛賓、施蘭茶:印度農民再次“進軍德里”,竟是莫迪“精心安排”的?
這輪游行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
無論是在要求還是領導力方面,本次抗議活動都與2020-2021年長達一年的混亂截然不同。
從訴求方面看,先前的抗議,印度農民主要針對印度議會2020年9月通過的三項農業法案,并要求撤回三項法案——《2020年農產品商貿(促進和便利)法案》《2020年價格保證和農業服務(賦權和保護)法案》及《2020年基本商品法修正案》。
以《2020年基本商品法修正案》為例,該法案將谷物、豆類、油籽、食用油、洋蔥和土豆等從基本商品清單中移除,且不再對其進行儲量限制和價格管控。政府認為這將有助于吸引私營部門和外國直接投資,進而提升農產品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然而,農民認為這將引發企業囤積糧食和操縱價格的行為,終將損害其切身利益。因此,農民開始舉行抗議活動,逼迫莫迪政府撤回以上三條法案。
反觀本次抗議活動,農民的主要訴求為迫使政府通過立法確保MSP的合法性,其訴求明顯有別。
從領導力方面看,聯合農民陣線(SKM)領導了2020-2021年的抗議。該聯盟成立于2020年11月,是一個由40多個印度農民工會組成的聯盟,旨在通過“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反對2020年9月發起的三項農業法案。本次的抗議則由KMSC召集組建,聯合SKM-NP、KMM領導的,其中SKM-NP是一個于2022年7月脫離原組織SKM的派別。
圖為2021年,印度農民封鎖道路抗議(圖自推特)
大規模游行為什么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
2024年4月至5月印度將舉行國家議會選舉,目前人們普遍預測莫迪將大獲全勝并繼續他的第三個總理任期。選舉結果既然已幾無爭議,那么本次抗議活動爆發的節點又意味著什么呢?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農民抗議活動的時間點是莫迪政府“精心挑選”的。
MSP談判破裂是此次抗議活動的導火索。由于分歧巨大,MSP談判破裂幾乎是必然結果——莫迪政府絕不可能賦予MSP法律意義,因此農民再次爆發抗議只是時間問題。
既然沖突無法避免,關鍵就變為沖突何時發生。莫迪政府不希望農民問題在臨近選舉時爆發,因此便順勢而為,故意激化矛盾,爭取在進入大選季之前挑破膿包。如若能解決這一關鍵矛盾,勢必收獲大量農民的支持;如果不能解決,至少也可以使其脫敏,不至于對大選結果產生過于劇烈的影響。
農民抗議產生哪些后果?對莫迪改革有什么影響?
對莫迪政府而言,農民問題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因為農民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投票群體之一,常常被浪漫化為國家的心臟和靈魂。如果抗議活動能夠獲得上次那樣的勢頭,可能會對大選前夕的莫迪及其政府構成新的考驗。
目前看,此次游行雖然有助于反對黨議程,但恐難產生本質影響。
目前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已宣稱,如果上臺,將向農民提供有保證的最低支持價格。然而,從近期情況看,國大黨所在的反對黨聯盟“India”已因競爭、政治叛逃和意識形態沖突而四分五裂,陷入混亂,因此恐難利用農民抗議的政治機會。因此,此次農民抗議僅是一次看起來不錯,但卻難以抓住的機會。
實際上,印度的農民、農業問題一直非常嚴重,農民處境艱難。
雖然印度擁有全球幾乎最多的耕地面積,然而長期以來,印度在“小農經濟”的生產模式主導的情況下,種植成本高效率低且不說,政府還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補貼,而且印度的農業基礎生產資料如種子、化肥價格卻在不斷上漲,甚至會讓部分農民出現“負債種地”的情況。加之農業基礎設施普遍落后,農業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較低,印度農業整體上呈現“大而弱”的特點,缺乏國際競爭力。
而印度農民群體眾多,無論哪個政黨都想爭奪這部分群體的支持。但也正是由于農民的人口眾多,基礎龐大,無論是哪個政黨都不敢輕易為農民許諾太大的利益,否則“牽一發動全身”,一旦滿足了農民的訴求,自然需要犧牲其他行業的利益,而印度的裙帶資本主義寡頭的利益顯然不是印度政府能夠觸動的,最終只能以“緩兵之計”來按下農民階層的不滿情緒。
農業改革既是印度基礎性改革的核心挑戰之一,也是印度國家治理困境的一個縮影。2014年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執政以來,政府圍繞“發展”和“治理”的主線,在各領域先后推行一系列基礎性改革。2019年莫迪政府連任之后,隨著其執政基礎進一步鞏固,極為關鍵的農業改革也提上政府議程。然而經歷了2020-2021年長達一年的農民抗議游行以及此次大選前夕的游行,印度政府不得不重新思考這個困擾印度政壇已久的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歐洲議會妄稱“中國與臺灣互不隸屬”,我使團:暴露其陰暗嘴臉
2024-03-01 07:28 兩岸關系 -
緬甸不再強制要求入境購買新冠保險,中方此前多次照會
2024-03-01 07:11 中國外交 -
劉建超會見美國商會訪華團
2024-03-01 07:09 中美關系 -
俄政府:從3月1日起禁止汽油出口6個月
2024-03-01 06:47 俄羅斯之聲 -
“韓國11個重點領域首次被中國趕超”
2024-02-29 22:50 三八線之南 -
“澳方已邀請中國外長3月下旬來訪”,外交部回應
2024-02-29 22:02 中國外交 -
普京:俄軍正穩步進攻,將盡一切努力結束沖突
2024-02-29 20:52 俄羅斯之聲 -
他宣布將卸任,共和黨要變天?
2024-02-29 20:25 美國政治 -
普京發表國情咨文:有信心讓俄躋身世界前四大經濟體
2024-02-29 19:51 俄羅斯之聲 -
守不住陣地,歐洲車企抱怨:這兒成了中國車企的天堂
2024-02-29 19:48 新能源汽車 -
急了?澳部長稱“太平洋警察”沒有中國的角色
2024-02-29 19:44 -
中美在上海舉行新一輪外交政策磋商
2024-02-29 17:55 中美關系 -
第三州,美國伊利諾伊州取消特朗普初選資格
2024-02-29 17:39 美國政治 -
以軍襲擊加沙城一救援物資領取點 造成至少70人死亡
2024-02-29 17:07 巴以恩仇錄 -
自焚前,“他害怕地告訴我美軍‘絕密信息’”
2024-02-29 16:47 巴以恩仇錄 -
美方想阻止從墨西哥進口低價中國汽車,中方回應
2024-02-29 16:21 中美關系 -
美國誣稱中方購買美國公民敏感數據從事惡意活動,外交部表態
2024-02-29 16:10 中美關系 -
外交部駁斥卡梅倫:擺正心態,反躬自省
2024-02-29 16:08 香港 -
“出現中國國旗”,莫迪怒了
2024-02-29 16:03 龍象之間 -
報道稱日方正研究臺海危機居民疏散計劃,我國防部回應
2024-02-29 15:54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31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4“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4“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