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正確的二戰史觀,就是正確的當代世界觀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周德宇】
此時此刻的世界,戰火燃燒,輿論同樣也在陷入激戰,孰正孰邪孰是孰非,各執一詞。
例如,國際刑事法院5月20日就以色列總理及國防部長涉嫌戰爭罪申請逮捕令,以色列有高級官員宣稱,“把一個決心保衛本國不受恐怖襲擊的、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同一個嗜血恐怖組織的領導人相提并論,是對正義的嚴重歪曲和公然的道德敗壞。”抗辯邏輯令人咋舌,但在以色列支持者眼里甚是正確。
巧了,前幾天發布的《中俄聯合聲明》有個很重要的一條,叫做“共同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
“雙方將繼續堅定捍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以及載入《聯合國憲章》的戰后世界秩序,反對否定、歪曲和篡改二戰歷史。雙方指出,必須進行正確的歷史觀教育,保護好世界反法西斯紀念設施,保護其免遭褻瀆或破壞,嚴厲譴責美化甚至妄圖復活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行徑。雙方計劃于2025年隆重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共同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
為什么在當今世界,我們仍然需要回顧幾十年前的二戰,并且要進行正確的歷史觀教育?
因為正確的歷史觀,就是正確的世界觀。
我們當今世界的基本框架仍然來自于二戰勝利的成果,而我們當下所面對的問題,其中很大一部分,也都來自于二戰期間的遺留問題,特別是對納粹及其意識形態的清算,未得到解決。學習和理解二戰歷史,培養正確的史觀,除了記錄和紀念之外,也在于正確理解當下發生的一切。
“去納粹化”的“納粹”在哪里?
錯誤的二戰史觀會帶來什么?我們可以從一個最近的例子說起,那就是烏克蘭的納粹問題。
在俄烏沖突中,“去納粹化”是2022沖突爆發的一個原因。但是俄烏沖突不是從2022年開始的,烏克蘭的納粹問題也不是普京無中生有編出來的,而這一從時間和空間上看似與我們中國相距甚遠的問題,其實也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實際上早在2021年,我就在觀察者網上發過一篇相關文章《這篇“反華宣言”,跟百年前的一群烏克蘭納粹流亡者有關》。
簡單來說,我的那篇文章講的是這樣一件事:
在蘇聯成立之后,一群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者一直在蘇聯和波蘭進行著恐怖主義活動,意圖建立由自身主導的烏克蘭國。這些人的首腦,就是班德拉——一個在2022年之后被頻繁提起的名字。而在二戰爆發之后,這些極端分子與納粹德國合作,在東歐幫助納粹德國建立傀儡政權,屠殺各地民眾,鎮壓反抗勢力——比如著名的沃倫大屠殺,就是他們的手筆。
1943年烏克蘭納粹分子在波蘭進行的屠殺
在納粹德國戰敗之后,這些烏克蘭納粹分子本來應該被徹底清算的,但由于冷戰開始,西方各國把反共擺到了比反法西斯更重要的地位,于是納粹余孽們又找到了新的市場。
這些烏克蘭流亡者洗白了自己的納粹身份,把自己包裝成了反抗蘇聯暴政的自由斗士民族英雄,開始逐漸在西方特別是美國登堂入室,取得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在美國的扶植下,這些烏克蘭納粹一方面在西方各國國內進行著反蘇反共宣傳,一方面也和世界各地的反共組織合作,參與了各種對共產主義政權的顛覆活動。
1983年,里根在白宮會見“洗白”后的烏克蘭納粹流亡者
那么你猜冷戰結束之后,這些人,以及這些人的徒子徒孫們又去了哪里呢?一部分人回到了烏克蘭繼續他們的極端民族主義事業,一部分人則留在美國繼續影響著美國政壇。
自2014年之后,烏克蘭政府在逐步地迫害烏克蘭俄語區的民眾,將他們視為二等公民,并且系統性地將有關俄羅斯和蘇聯的一切從烏克蘭的歷史和現實中抹消掉。而如果烏克蘭政府和相當一部分民間的民族主義者不愿接受涉及蘇聯和俄羅斯的建國史,那么他們剩下的選擇,就只能是納粹德國和班德拉們合作下的傀儡政權了。
班德拉在烏克蘭的雕像
當我在2021年寫下相關文章的時候,烏克蘭政府招魂這些納粹余孽的努力已經非常明顯了:納粹分子的塑像作為民族英雄的紀念在廣場上聳立,新納粹分子揮舞著班德拉的旗幟和黨衛軍的旗幟在街上游行宣示著對國家的主權……
當普京在2022年說烏克蘭需要“去納粹化”的時候,我們需要明白這些納粹是誰,怎么來的。而這,都要從二戰說起,從二戰期間的納粹在戰后沒有得到清算說起。
- 原標題:周德宇:正確的二戰史觀,就是正確的當代世界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首次公開!侵華日軍731部隊再添新罪證
2024-05-04 10:51 日本戰犯筆供 -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3-11-04 19:11 申遺競賽 -
河北灤平發現戚繼光督建長城石碑,內容與史料記載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為什么梁啟超不看好的社會主義,最后拯救了中國?
2023-03-20 08:04 -
甲午戰爭沉艦發現大口徑炮彈,辟謠“炮彈摻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愛去希臘搞發掘?
2023-02-23 08:46 -
中國歷史上的“葉文潔”,比小說要讓人頭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兩次破防,勤懇務實的嘉慶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歲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這套“傳統手藝”,讓人想到魯迅的一句話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發布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劉統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審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踐行“茍利國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