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力:中國超市能“還利于民”嗎?
——德國商業“供給側”的他山之石(下)
關鍵字: 超市零售業商業模式供給側改革ALDI超市ALDI模式上游盈利模式下游盈利模式看到這個標題,讀者可能會納悶,超市作為企業當然要賺錢謀利,怎么會“還利于民”?
如果您看過筆者之前發表的上篇與中篇就會明白,中國許多超市由于受某外商影響,普遍有樣學樣地搞起了“上游盈利模式”,不顧產品是否價廉物美,是否受消費者歡迎,也能向供貨商坐地收錢。同時,超市熱衷五花八門的營銷和“服務”,產生了不必要的成本,并最終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相比之下,德國ALDI連鎖超市奉行簡單、節約,以商品為核心,并大量采用自有品牌,在面對連鎖巨頭時也能站穩腳跟。獨特的商業模式背后無疑有獨特的信念,本文將繼續介紹ALDI的商業信念,以及對中國零售商的啟示。
ALDI商業基本信念
ALDI的基本信念就是:“賣窮人買得起的商品。”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人們的日子越難,我們的日子越好。”這是母親把小店交班給ALDI兄弟時叮囑的原話。
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ALDI在德國還有個代名詞叫“窮人店”。
Albrecht倆兄弟是如何把這個信念變為現實的?還是來聽聽哥哥Karl Albrecht對此的解釋。這段解釋彌足珍貴,因為這是ALDI創始人唯一的一次公開發言。時間是1953年:
低價就是我們所有的廣告,并且非常有效,以至于顧客們寧愿排長龍等候。……我們經營大約250~280種商品,時常檢查并有意識地保持著小規模的經營范圍。盡可能不賣平行商品,即同一種商品只有一個選擇。 ……在選擇經營范圍的問題上,我們已經做到了很多商品根本不予考慮。排除這些商品所考慮的原因是:1.營業額的增長速度;2.商品的銷售速度。
比如說,考慮到銷售速度,我們不賣散裝的果粒果醬,不賣水果、蔬菜,不賣咸鯡魚;考慮到營業額的增長速度,我們不賣水果罐頭和瓶裝蔬菜,也不賣諸如色拉醬、鯡魚卷和鯡魚沙拉這樣的精美食品,經營范圍僅限于便于快速包裝的消費品。……包裝的莢果我們也不賣,因為包裝成本會使商品價格變高,不符合我們的低價原則。……
在出售商品時,由于每種商品只提供一種選擇的方法,對我們的售貨員而言就更加簡便、快速。顧客可更快地作出決定,他們只需選擇買或不買。 ……當購進價格下降時,就算我們還沒有買進新一批的商品,也會立刻下調現有商品的出售價格。我們的觀點是:進攻比防守更有力。……我們的目的是要顧客堅信:再也沒有比我們這里更便宜的價格了。
直到今天,ALDI這些精髓幾乎沒有任何改變。由此可見,把精髓變為現實的唯一捷徑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
如果將ALDI的成功歸于所謂的“頂層戰略設計”,估計Albrecht兄弟一定會笑掉牙。因為,“從1950年開始,我們在遵循較少經營門類這一原則的同時,一直遵循著低價原則。在這一點上,我們也是被逼的”。
萬變不離其宗
對于ALDI來說,萬變的是技術;是不斷豐富的商品;是五花八門的管理理論。而不變的是商業“宗教”,那就是:賣老百姓(比叫窮人好聽點)“生活必需的、質高價低的、買后放心的”的商品;是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也作為企業宗教的管理理念。
用哥哥Karl的話來解釋這個“宗”更簡單明了:
我們的公司差不多只以低價格為指揮棒。
于是,在這個指揮棒的指揮下,成就了ALDI。德語為此也添加了一個新的口頭禪:“感謝上帝,我們有ALDI”。
哥哥Karl Albrecht于2014年7月15號以94歲高齡去世。與四年前弟弟Theo去世一樣,哥哥葬禮非常簡單、樸實、低調,僅有家庭成員和最親近的朋友參加。這也是ALDI一貫風格。與此相反,德國媒體破天荒地為一個企業家去世做了大量報道。
Karl Albrecht
ALDI不僅改變了整個德國的購物習慣,而且對保持德國社會穩定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因為,德國老百姓在ALDI買得起他們“生活必需的、質高價低的、買后放心的”商品。
現在,筆者把ALDI“萬變不離其宗”的邏輯關系歸納一下:
“賣老百姓買得起的商品”就是ALDI的“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商品必須低價。其次商品還必須是“高質低價”。如果低價買來低質商品,顧客就不會對你說“再見”了。用哥哥Karl的話:“我們總是只賣同類商品之中最好的品牌”。
然而“質高”和“價低”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怎么辦?只能從運營管理中找解決辦法:
1、限制商品品類:“把經營門類控制在一個小的范圍內”。這樣“與其他公司相比,我們的額外開支很低。”
2、節約:“我們必須非常節約地花每一分錢”。“廣告開支所占的比重甚至還不到0.1。低價就是我們所有的廣告。”
3、簡單:“由于每種商品只提供一種選擇的方法,對我們的售貨員而言就更加簡便、快速。顧客可更快地作出決定,他們只需選擇買或不買。”
4、讓利:“當購進價格下降時,就算我們還沒有買進新一批的商品,也會立刻下調現有商品的出售價格。我們的觀點是:進攻比防守更有力。……再也沒有比我們這里更便宜的價格了。”
5、定價:“核算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看我們的價格最低多少錢可以賣,在低價的前提下,我們的價格最高可以標到多少”。
6、促銷:“我們的公司差不多只以低價格為指揮棒,別的促銷措施都不用。這一點長期以來都是毋庸置疑,毫無爭議的”。
等等。
ALDI解決“質高價低”這對矛盾的法寶就是盡一切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形成自我完善的正循環機制。
原來,ALDI贏利模式、購物模式、管理模式、服務模式、供貨模式等等,都是Albrecht兄弟教徒般虔誠地實踐“賣老百姓買得起的商品”這個“宗教”結出的必然碩果!
從1948年到今天,商業和科技環境天翻地覆。縱有千變萬變,Albrecht哥倆絕不允許ALDI的商業運營離開這個宗!
為了服務于這個“宗”,ALDI竟然有意培養一個競爭對手LIDL。哥哥Karl這樣說過:“沒有LIDL我們就會變懶”。ALDI與LIDL之間激烈競爭,除了德國老百姓受惠外,還有一個意外結果:把沃爾瑪打敗了。現在ALDI與LIDL的“拼殺”,已從德國國內發展到國外。
據英國當地媒體報道,ALDI和LIDI的海產品在2013年英國市場的銷售額分別上升32%和17.2%。統計數據來源于Kantar World Panel。而同一來源數據顯示,ALDI占據全英國市場的4.1%,LIDL占據3.2%。
ALDI還有個“田忌賽馬”式的殺手锏。比如ALDI頂配計算機價格總是相當于專業商店中檔產品價格。因此,ALDI曾經創造過一個神話:開門15分鐘后賣出臺式計算機數量,超過麥德龍麾下IT連鎖業態公司Vobiss一年的總和。請注意,那時的Vobiss是德國乃至歐洲最大的IT連鎖超市。
在此筆者想弱弱問一句,我們連鎖超市的“宗”是什么。是銷售額?是新技術?是戰略頂層設計?是全渠道?是收銀方式?是O2O?好像都是,也好像都不是。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我們專注的似乎主要是為了銷售的銷售。
ALDI有沒有問題?當然有!筆者最近讀到一本關于ALDI內部管理的書,該書是由一位從ALDI跳槽的高級別經理撰寫的。書名是《Einfach Billig》(低價是硬道理),前言標題是《Billing Kostet》(低價的代價)。只是ALDI面臨的問題與我們當前面臨的完全不同。簡言之,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大幅度節省運營成本、提高效率,ALDI早已用簡單、有效、便宜的方法實現。
這個簡單、有效、便宜的方法就是:改變我們的傳統的小農思維。
就模式而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筆者以ALDI為例,只是想說在當今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更應該抓住商業的本質,唯此才不會迷失我們前進方向。
看到這里,讀者一定會問。ALDI模式是否僅適用于德語文化區?ALDI是否會來到中國?ALDI如何應用現代移動互聯網?中國是否可以產生自己的“ALDI”?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特朗普還沒上任,美國在這里已落了下風” 評論 1“特朗普就職前,美國進口商要從中國搶貨了” 評論 84超百億美元,中國印尼簽了! 評論 129想給中資控股港口“潑臟水”,特朗普手下卻打了廣告 評論 74中國,找到一條“拯救世界”之路! 評論 12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