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魁:要想穩住宏觀經濟大盤,須先穩住微觀經營主體
最后更新: 2022-11-03 08:28:40【導讀】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恢復向好,三季度明顯好于二季度,生產需求持續改善,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
如何分析當下的經濟形勢?宏觀政策的工具箱里還有哪些儲備工具可以推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向觀察者網講述了自己的觀點和分析。
觀察者網:三季度經濟增長數據3.9%高于市場預期,且是在夏季高溫和疫情多發的背景下實現的,數據增長的背后有哪些支撐?
張文魁:背后的支持主要是工業數據比疫情前很多月份還要好。單月來看,9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至6.4%,對整個工業增長起到支撐作用,也由此拉動了經濟增速零點幾個百分點。
而即使在疫情之前的2019、2018年,很多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增速也沒有這么高。工業超預期增長還是與我們5月份以來的穩增長政策有關,特別是穩投資政策已經見效,譬如與投資相關的機器設備行業的增速明顯提高。
前9月我國工業企業利潤結構改善 當月降幅持續收窄。圖源: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1.3%(2021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5.4%),居民消費意愿和環境依然低迷,這種低迷是當下的問題也是未來的機會,下一步要穩增長,必須要提振消費,這應該如何實現?
張文魁:這個問題需要從短期和長期來看。從短期看,消費乏力主要還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因為從這幾年來看,消費都會達到55%-65%的貢獻率。今年的消費貢獻率這么低,一方面是人們減少了出行和接觸性、體驗性消費,比如朋友聚會聚餐、旅游、甚至婚禮等,另一方面是很多小微企業受到影響比較大,歇業和停產關閉的不少,那么企業主和從業人員的錢袋子還是癟了,這也進一步影響了消費。
從長期來看,疫情管控終究會過去,即使不會很快過去,那么長期消費還是要看居民收入,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上不來,消費最終也會受到影響。
二十大提到,要增強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這種表述說明中央對于消費非常重視。我認為,未來幾年我們還是需要5%以上的GDP增速,這是2035年目標得以實現的基礎。
當然我們不僅僅是為一個2035目標去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之一還是為了改善老百姓生活,提振消費就是為了這個根本目的。但是,如何提振消費?
有些人認為可以出臺刺激消費的政策,然而需要看到,在刺激消費方面,政府能用的工具很少,消費不同于投資,投資靠的是單位,可以大力利用杠桿,也就是貸款,特別是可以讓國有單位大力加杠桿,甚至加杠桿去上一些暫時沒有多大需要的項目,所以促進投資的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
而消費靠的是個人,政府不能讓個人去大力加杠桿,更不能讓個人加杠桿去增加他們不需要的消費,所以刺激消費的工具箱里并沒有太多的工具。
現在部分地區選擇發消費券,消費券只能帶來階段性的消費增加,不能帶來消費總量的增加,也就是說,發消費券的時候消費需求得到集中釋放,此后則很難持續。
也有觀點提議給大家發錢,但這一措施并不現實,另一方面實施成本很大,實施扭曲也很難避免。
所以我認為,中長期提振消費,最終還是要回到居民可支配收入這里。
如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們當然不能搞“劫富濟貧”政策。所以這方面的政策應該做到科學合理。我們過去10多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下滑比較明顯,“十三五”比“十二五”下滑3.3個百分點。下一步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特別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去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多人民幣,但是低收入組只有8000多元,中低收入組也只有18000多元,很多人生活比較艱辛,這是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總的政策思路,除了大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譬如改善務農人員、農村地區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以及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還要持續采取措施提高許多人的人力資本,并采取措施提高他們的就業質量,從而使他們的勞動生產率和勞動報酬不斷得到提高。
觀察者網:從數據看,出口增速8月和9月持續放緩,海外需求持續走弱,但是我國工業生產還在加速,支持生產加速的訂單主要來源于汽車、手機行業,勞動力密集型產品拉動持續減弱。在東盟等發展中經濟體對中國出口有所支持和外需整體性收縮的情況下,如何研判今年中國出口增速的趨勢?
張文魁:9月份下滑有點超出大家的預期,我判斷未來還會繼續下滑。第一,它是個高位的調整,從去年到今年,出口增速連續二十幾個月都在高速增長,因此現在有一個高位的回調。
第二個方面,國外特別是發達經濟體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也在萎縮,從經濟數據看,美國三季度經濟還是增長了,但一季度和二季度經濟數據都不太好,歐洲的需求也在收縮,整個發達經濟體的需求收縮,進口自然會減少。
第三個方面,東南亞和南亞國家,他們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恢復得比我們好一些,從前年到今年,我國出口訂單激增,相當一部分是從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轉移到中國的,現在他們恢復了產能,所以我判斷出口增速還會進一步回落。不過,盡管9月份有所收縮,出口表現還是略優于內需,內需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美國新能源產業企圖反超中國,勝算多大?
2022-11-03 08:00 極端天氣 -
美聯儲連續第四次加息75基點,納指跌超3%
2022-11-03 07:38 觀網財經-海外 -
31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爐:18省增速超全國,能源省份領跑
2022-11-02 23:39 觀網財經-宏觀 -
布局中國,未來十年投資機會在哪里?
2022-11-02 19:28 -
圍獵無人駕駛卡車第一股,華人科學家又落入美國陷阱?
2022-11-02 18:00 觀網財經-汽車 -
VR真正風口竟是美女直播?PICO突然坐在了金山上
2022-11-02 16:47 觀網財經-互聯網 -
9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車榜:寧德時代第一 LG反超比亞迪
2022-11-02 15:23 觀網財經-汽車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準中國聯通與騰訊設立混改新公司
2022-11-02 15:04 -
與騰訊新混改公司獲批,中國聯通尾盤漲停
2022-11-02 14:58 -
江蘇十三城部署吸入用新冠疫苗,康希諾生物港股盤中暴漲超50%
2022-11-02 11:11 觀網財經-健康 -
雙11電商大賣,韻達申通卻雙雙跌停
2022-11-01 18:14 觀網財經-消費 -
豬肉價格漲超40%,國家將投放今年第7批中央豬肉儲備
2022-11-01 17:53 觀網財經-消費 -
財政部支持深圳稅改先行,怎么解讀?
2022-11-01 17:39 觀網財經-宏觀 -
中信為首的財團正在洽談收購騰訊?南非大股東否認
2022-11-01 16:17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在華銷量暴跌27%,iPhone“不再閃耀”
2022-11-01 16:13 觀網財經-科創 -
港股科技股大爆發,騰訊漲超10%
2022-11-01 15:41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完美日記折戟雙十一,“國貨之光”已成過去式?
2022-11-01 15:23 -
為30家大型國央企構建數字底座,京東云發布十大產業場景
2022-11-01 15:05 觀網財經-科創 -
推特董事會解散,馬斯克成唯一董事
2022-11-01 14:26 大公司 -
部分功能收費引發熱議,騰訊回應
2022-11-01 11:46 觀網財經-互聯網
相關推薦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59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66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86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3這一領域,普京指示要確保同中國合作 評論 124最新聞 Hot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
“我倆聊吧,氣瘋他們”
-
以防長放話:如果哈馬斯不放人,加沙將遭到久違的猛烈打擊
-
《經濟學人》“勉強”承認:中國量子發展模式“也許”更好
-
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
“美國農民買中國貨,原因很簡單”
-
美國首席大法官:那誰試圖恐嚇法官
-
“波蘭外長,你被CIA收買了?”
-
他宣布辭職,炮轟內塔尼亞胡政府
-
更多細節:美國公民、退伍老兵、案發時揮舞ISIS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