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釗:權威人士的經濟L型 究竟怎么理解?
關鍵字: 權威人士中國經濟供給側貨幣政策杠桿三去一補去產能限購房地產習近平【5月24日,習近平在東北黑龍江考察調研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只有橫下一條心,扎扎實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果在政策上左顧右盼,在工作上淺嘗輒止,就會貽誤時機。
這一表述不由得讓人想起本月初,權威人士就中國經濟的訪談。該訪談除了對中國經濟一季度“開門紅”潑冷水,稱中國經濟L型還將持續至少一到兩年之后,對當前中國經濟碰到的癥結,犀利發聲。其中的下面這句話,與習總的講話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危險的,是不切實際地追求‘兩全其美’,盼著甘蔗兩頭甜,不敢果斷做抉擇。比如,一些國家曾長期實施刺激政策,積累了很大泡沫,結果在政策選擇上,要么維持銀根寬松任由物價飛漲,要么收緊銀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兩難’,左右不是!”
那么橫下一條心干什么呢。那就是解決供給側主要矛盾。
本文是對本月初權威人士訪談的一次全面的解讀,希望能夠有助于思考和理解當前經濟政策。】
習近平視察黑龍江時說,政策不要左顧右盼,否則會貽誤戰機。
權威人士反映的是政策的試錯和糾偏,而非分歧
關于權威人士,輿論爭議的第一個焦點是權威人士是誰,筆者認為,雖然權威人士的訪談文章有一個主執筆人,但是其內容一定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經濟決策層的共同討論和協商的成果。
不過我們要辯證的看這個問題,雖然權威人士代表了中國經濟決策最權威的聲音,但是權威并不是先知,中國目前所經歷的增速換擋期,是改革開放以來從未經歷過的情況,因此不可能有人能夠事先知道完美的應對方案,決策層也不例外,因此權威人士表態的變化的背后,反映的是經濟政策在不斷的試錯和糾偏。
如果我們回顧過去一年,權威人士前后三次就經濟政策進行表態,就可以看到政策變動的脈絡。
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問中國經濟》,在筆者看來,這篇文字反映的政策導向是偏“左”的,或者說偏“鷹”的,我們摘取一則問答,舉例如下:
“問:除了適度擴大需求,緩解下行壓力的根本之策是什么?
權威人士:無論從國內還是從全球看,總需求收縮的局面短期內很難改變。靠熬是熬不過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為機,歸根到底要靠創新,靠轉方式調結構。”
我們知道,創新、轉方式、調結構雖然對經濟的長期健康增長有重要意義,但是這種促進作用是存在滯后性的,這就意味著決策層可以容忍短期內經濟增速的繼續下滑,采取一種比較強硬的態度去產能。
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筆者看來,這篇文字反映的政策導向向“右”偏了一些,或者說偏“鴿”一點,我們摘取一則問答,舉例如下:
“正確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消除兩種誤解:一種誤解是,認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實行需求緊縮……因此,必須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需要營造穩定的宏觀環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強刺激,也要防止出現順周期緊縮。”
我們可以看到,第二次權威人士對總需求的重視程度比第一次要高,語氣也更加緩和,隨后市場在“適度擴大總需求”這七個字上大做文章,將其解讀為重新刺激鋼鐵、水泥、煤炭等舊經濟模式,螺紋鋼則由2015年12月開始,經歷了一輪過山車行情。
第三次是2016年5月9日刊登的《開局首季問大勢》,在筆者看來,這篇文字反映的政策導向是對前期偏“左”和偏“右”的糾偏和均衡,講究一個“度”,我們摘取一則問答,舉例如下:
“無論是需求政策還是供給政策,無論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是結構政策,無論是發展政策、改革政策還是社會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過頭,也防不及。”
第三次權威人士的表態,對今年一季度偏“右”的政策進行了糾偏,市場對貨幣大幅寬松以及投資刺激力度的預期迅速回落,市場開始一致預期短期內經濟回落,十年期國開債自4月下旬的高點開始回調,回調最低點超過20個bp。
化解宏觀金融杠桿風險是綱
新一屆中央決策層關于經濟領域改革的框架已經基本上完成,如果說“新常態”是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形勢的描述,那么“供給側改革”就是決策層在面對“新常態”時做出的政策應對。
但是供給側改革從提出到落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首先,供給側改革需要在理論層面進行厘清,決策層已經深刻認識到,類似于“4萬億”這種舊的刺激模式肯定行不通,但是新的應對手段在哪里?
其次,我們知道,人都喜歡停留在“心理舒適區”里,重復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地方政府也是同理,地方政府也習慣和擅長做鋼筋、水泥、房地產等較低層次的投資,如何轉型到創新發展模式也是需要不斷的磨合;
再次,在轉型期,市場波動更加劇烈,因為一方面市場情緒趨向于一致,另一方面市場情緒更加多變,于是我們發現市場的頭寸變得非常的擁擠,暴漲暴跌成為常態,美林時鐘變成電風扇的背后,是市場整體的茫然和恐懼。
筆者認為,第三次權威人士的表態,對現階段的經濟形勢和政策重點做了非常清晰的描述,意味著決策層已經在理論層面進行了重要突破,并取得共識,筆者將核心思想概括為以下兩句話:
第一句:經濟下不去,但也起不來。
這是對現在及未來一段時期經濟形勢的戰略性判斷,原文表述為:“經濟增長不可能像以前那樣,一旦回升就會持續上行并接連實現幾年高增長。“退一步”為了“進兩步”。我們對中國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這種判斷,意味著首先,不需要強刺激,因為經濟增速跌不到哪里去;其次,即便強刺激也沒有用,因為經濟增速難以持續回升上行。
強刺激基本無效其實已經被驗證,今年一季度金融機構投放了巨量信貸,但是對經濟的刺激作用非常微弱,說明貨幣寬松的邊際效應已經遞減至極低水平。
而不需要強刺激的原因在于,新經濟形態正在快速發展,并逐步彌補舊經濟形態下滑造成的缺口,比如從工業產品產量上看,1-4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92.5%,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增長47.3%,智能電視增長25.0%,光電子器件增長22.4%,工業機器人增長24.7%,智能手機增長10.8%。而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來看,工業部門已經呈現出筑底的跡象。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68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86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19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33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評論 138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