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晉:摩蘇爾終于被收復,那么問題來了
關鍵字: 摩蘇爾收復摩蘇爾摩蘇爾全城解放伊拉克重建摩蘇爾庫爾德【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晉】
7月9日,在這個平淡無奇的周末,各大媒體紛紛發出快訊:伊拉克總理兼武裝力量總司令海德爾·阿巴迪宣布,政府軍在摩蘇爾戰役中取得勝利。摩蘇爾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占領的第一個主要城市。阿巴迪的這條消息意味著,隨著在摩蘇爾的完全敗退,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的控制區域也僅僅剩下了伊拉克西部的沙漠與鄉村地區。
伊拉克民眾慶祝摩蘇爾全城解放,@視覺中國
“摩蘇爾”在阿拉伯語中意指“交通要地”,也被譽為“天堂”“綠洲”“北方珍珠”,歷史上摩蘇爾也確實是各個文明的重要交融場所。伊斯蘭文明興起之后,摩蘇爾更是被譽為“貫通東西”的交通重鎮。摩蘇爾城內歷史古跡不可計數,比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領導人在2014年宣布“建國”的大努里清真寺,就是由12世紀控制今天伊拉克和敘利亞北部的贊吉王朝所興建,而曾為贊吉王朝臣子的薩拉丁,后來成功地從十字軍手中收復了圣城耶路撒冷。
被炸毀的大努里清真寺,來源:中新網
因此對于從伊斯蘭歷史尋求合法性的伊斯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而言,摩蘇爾的意義不僅是一座伊拉克北方大城市,更是其樹立“伊斯蘭合法性”的重要來源。所以摩蘇爾被收復,也就意味著“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合法性受到了重大挑戰。隨著伊拉克政府軍和支持政府的伊拉克各路民兵武裝在戰場上的不斷推進,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被徹底清除似乎指日可待,但是這并不代表著未來將會“一片光明”,而伊拉克真正的挑戰,似乎才剛剛開始。
重建的錢從哪兒來?
在歡慶軍事勝利的背后,伊拉克首要考慮的議題就是“戰后重建”。根據伊拉克的官方數據,在過去三年的戰爭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給伊拉克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360億美元,這些損失主要包括過去多年里“伊斯蘭國”和其他伊斯蘭極端組織,對伊拉克境內基礎設施和其他政府設施襲擊所造成的損失。
除了直接的360億美元損失之外,伊拉克規劃部長薩勒曼·阿爾·祖買里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伊拉克重建總共需要大約1000億美元的資金,這其中不僅包括修復被戰火損毀的基礎設施,還要包括難民安置、傷員救治、城市重建和發展等方面。
無論是360億美元還是1000億美元,對于當前面臨巨大財政赤字的伊拉克來說,僅憑自己的力量顯然無法籌集。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石油價格長期走低的背景下,伊拉克的財政狀況一直較差。因此伊拉克需要借助國際力量來幫助籌集這筆巨款。在傳統上,伊拉克的“大金主”是海外國家尤其是沙特、科威特和卡塔爾等國。但是在當前海灣國家內部分歧嚴重的背景下,出于教派背景和政治現實的考慮,伊拉克不得不在海灣紛爭中對于伊朗“曖昧不清”的卡塔爾表示支持。
無論是伊拉克領導層普遍的什葉派背景(比如“伊拉克全國聯盟”),還是伊朗在伊拉克境內事實上的影響力(比如伊拉克前總理馬利基就曾經說過,在伊拉克,伊朗大使的影響力甚至高于美國總統)。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拉克恐怕很難通過國際會議的形式來籌集到來自于傳統海灣國家如沙特、科威特的資金來進行戰后重建。
要重建滿目瘡痍的摩蘇爾,資金是第一位的
如果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那么可能意味著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來之不易的勝利局面,很可能會被動蕩不安的國內局勢所淹沒。畢竟要知道在去年年初,伊拉克國內剛剛經歷了一場劇烈的民眾運動,要求阿巴迪政府下臺,民眾不滿的原因除了安全形勢長期未有改變之外,還包括生活成本上升以及政治腐敗嚴重,而這些的根本就是伊拉克社會發展停滯,這樣的局面既是由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影響,也是由于伊拉克2003年戰后特殊的政治和社會裂痕的影響。
伊拉克的重建問題更與伊拉克2003年以來國內社會發展不均衡息息相關,比如在伊拉克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興起的西部遜尼派省份安巴爾省,民眾貧困率達到41%,而這一比率遠高于南部什葉派的20%和北部庫爾德人的15%,經濟發展不均衡也實際上成為了“伊斯蘭國”能夠在安巴爾省興起并以此作為伊拉克“大本營”的重要條件。因此如果伊拉克戰后經濟重建無法順利開展,那么很可能會點燃伊拉克民眾對于政府的不滿情緒,新一輪的政治和社會動蕩恐怕在所難免。
不聽指揮的“什葉派民兵”
除了伊拉克缺乏政治重建資金以外,另一個在當下非常敏感的議題就是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軍”未來的地位。作為一支由什葉派人員為主的武裝,“人民動員軍”組建于2014年,當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肆虐,而負責伊拉克國內安全的伊拉克政府軍孱弱不堪,指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張到了伊拉克東部傳統的什葉派省份。
在此情況下,伊拉克什葉派重要精神領袖西斯塔尼發布宗教法令(法特瓦),號召什葉派武裝人員組成軍隊,抗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隨后數年中,“人民動員軍”在伊拉克抗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成功阻止了該極端組織對伊拉克中部和東部的進攻,還幫助政府軍發動反擊,并將自己的作戰范圍擴大到北部和西部,兵鋒直指伊拉克—敘利亞邊境。
但是,隨著控制地域范圍的擴大,“人民動員軍”成為了伊拉克遜尼派、中央政府和北方庫爾德自治區的擔憂。作為一支民兵武裝,“人民動員軍”在很大程度上獨立于伊拉克政府武裝之外,其組織基礎一方面基于西斯塔尼通過宗教法令而賦予“合法性”,但是另一方面其組織結構則根植于伊朗的影響,尤其是“人民動員軍”各個分支機構的領導人,幾乎都有著伊朗學習和生活背景,其后勤補給、訓練指揮等都得到了來自于伊朗的幫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甚至還以“人民動員軍”的名義直接參戰。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找到一條“拯救世界”之路! 評論 27中國政府就黃巖島領?;€發表聲明 評論 185“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144“中國提議交換樣本,美方至今沒吭聲” 評論 541安排10萬億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 評論 189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