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主席:COVID-19,撕裂人類的魔幻病毒
最后更新: 2022-04-22 16:05:30人們會發現,上述人群,往往又是全球人類(含中國)網絡“輿論圈”里愿意接受或倡導“共存”之主流?
——大多屬于年輕人,反正是70歲以下。20~50歲區間內居多
——大多居于超一線城市或高能級城市,可以獲得較好的醫療資源
——受過較好的教育(本科以上),有一定的衛生/醫療知識
——多為白領/腦力工作者,疫情時可以居家/遠程辦公
——收入屬于上層中產、富足階層(upper middle class)
——疫苗接種率一般較高
——與國際及依賴更高
——有系統性的表達能力(例如輸出文字、語言及其他形式的內容)
這個群體,恰恰就是抵御COVID-19能力最強的群體。在“共存”模式下,他們即便不幸感染了COVID-19,大抵也可以順利康復。但如果他們把傳染給社會里的其他人群,就可能導致很大的后果了。他們是會帶來負面外部性的人群。
對經濟社會生活有更大的權力和主導,對防疫公共輿論及話語有更大的影響力,對防疫政策的制定與執行能夠產生不成比例(disproportional)作用的人,恰恰是最能防范、抵御COVID-19病毒的自然人。這里個人健康風險與公共衛生風險之間的不對等,是不是有點問題?這里存在的系統性的“負面外部性”因素,是不是有點可怕?
這個情況,在全世界各國家與地區都是一樣的,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
COVID-19,就是利用這一條特性,逐個地撕裂人類社會中的群體。
上篇引用了“外部性”的概念來描述COVID-19(Omicron)病毒的特征:個人面對的健康風險與整體的公共衛生風險之間是存在著極大不對等的,低風險人群的行為有巨大的“負面外部性”,會對他人健康及整體公共衛生安全產生負面影響。《撕裂人類的魔幻病毒(一)》
有人問,如果說一個人打針對某種病毒的疫苗會有利于社會整體免疫能力的提升,屬于正面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的話,那低風險人群感染COVID-19,無論打疫苗也好,自然感染也好,不都會有利于社會整體免疫么,是不是也會帶來正面外部性?
必須要指出,狹義的“群體免疫”這個概念對COVID-19恐怕是不適用的,狹義的群體免疫指的是防止感染,而COVID-19(特別是變種)非常強大,可以不斷“破防”,使得一個人即便打過疫苗、得過病,仍可以重復感染,并進一步傳染給他人。
筆者的總結:在低傳播率(即低r0)、低破防率時,個人打疫苗或自然感染都會增加“群體免疫”,個人行為有正面外部性;但是在高傳播率(高r0),高破防率時則相反:打疫苗或自然感染的人還會一再感染并到處傳播,個人行為會導致負面外部性。此處,也是COVID-19的可怕之處。
這里,可以再引入第二個人們熟知的社科概念: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道德風險”指的是,當一個主體不需要為其行為所制造的風險擔負責任并承擔代價的時候,那么,為了某些便利和好處,他可能更加愿意增加自己的風險敞口。
最常見的是保險業。一個人買了保險,知道往后保險公司會幫助擔負大部分的費用(例如財產損失、醫療費用,等等),那他只要稍微道德“不自律”一點,改變自己的行為,讓自己更加大膽,出了問題,造成的是保險公司的損失。
另外一種典型的情況是“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or too important to fail),一個公司如果自己已經大到一定的程度,自認為足可劫持政府、行業、公眾/納稅人,出了問題政府和納稅人會來買單,那企業高管的行為會更加激進,更愿意通過提升風險偏好(risk appetite)或風險容忍度來獲得收益。這也是典型的道德風險。
回到COVID-19(Omicron)。那些自我評估在病毒面前面臨較低個人健康風險的個人或群體(“得了也沒什么事情”,“大概率是輕癥”,“最多在家自愈就可以了”),有可能為了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便利及需要而提升風險敞口——例如出行、聚會、不戴口罩等。而其所創造的風險(“負面外部性”)的成本代價,是由其他人群——特別是弱勢群體——承擔的。
- 原標題:【合集】撕裂人類的魔幻病毒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紅日 
-
國家外匯局:一季度結售匯順差587億美元
2022-04-22 15:44 觀網財經-宏觀 -
知乎香港上市,成首家以雙重主要上市回港的中概股
2022-04-22 11:00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易綱:只要確保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物價將穩定在合理區間
2022-04-22 10:23 觀網財經-宏觀 -
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原一級巡視員曾長虹被捕
2022-04-22 09:38 觀網財經-金融 -
單車毛利超1.6萬美元,特斯拉利潤同比暴漲658%
2022-04-22 09:37 觀網財經-汽車 -
美聯儲暗示將多次加息50基點,美股高開低走納指振幅逾4%
2022-04-22 09:36 觀網財經-金融 -
如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引入中長期資金?證監會召開座談會
2022-04-22 09:31 觀網財經-金融 -
美元破百,對市場意味著什么?
2022-04-22 09:24 觀網財經-海外 -
大公司早報|小紅書回應裁員20% 貝殼回應被美列入“預摘牌名單”
2022-04-22 09:05 大公司 -
經濟日報:資本市場需要信心和耐心
2022-04-22 08:52 中國經濟 -
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每人每年繳納上限1.2萬元
2022-04-22 08:41 養老與社保 -
警惕對建設統一大市場的認識誤區:與計劃經濟沒有任何關系
2022-04-22 08:36 觀網財經-宏觀 -
周小川:個別媒體或國家抹黑中國“債務陷阱”是不對的
2022-04-21 21:33 觀網財經-宏觀 -
IMF高級官員警告:各國央行超預期緊縮,可能導致市場大跌
2022-04-21 18:02 觀網財經-海外 -
日本2021年度轉為貿易逆差,對華出口創新高
2022-04-21 15:46 觀網財經-海外 -
一線員工幫客戶買藥買物資:疫情中的上海車企眾生相
2022-04-21 13:10 觀網財經-汽車 -
臺積電創始人:美國增加半導體產能是徒勞、浪費且昂貴的
2022-04-21 12:40 觀網財經-科創 -
潘基文點名拜登:挪用氣候變化資金援烏,不可接受
2022-04-21 12:22 博鰲論壇 -
辣條漲價20%,行業協會:系原料價格上漲
2022-04-21 10:07 觀網財經-消費 -
上海疫情對半導體顯示產業影響幾何?供需下降將相互抵消
2022-04-21 09:29 觀網財經-科創
相關推薦 -
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評論 9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3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7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