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魯鄭:在中美關系中,法國想讓自己成為一副“好牌”
那么在今天,法美關系又是什么情況呢?
首先看全球大背景。隨著中國及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美國一家獨大主導世界秩序的格局正在發生改變。中美兩國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雖然中國和過去西方列強不同,既不對外擴張,也不輸出自己的模式,但中國的成功客觀否定了美國模式的唯一性。即使僅從經濟角度講,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時,人民幣早晚會成為全球貨幣,對美元霸權構成挑戰,美國自然無法接受中國的崛起。
其次對于法國來講,冷戰的結束導致它的國家地位嚴重下降:不僅失去了蘇聯和中國牌,德國還獲得統一,歐盟也隨之擴大,法國在歐盟的權力和份量被稀釋。此外,輝煌三十年后,法國的經濟增長日趨緩慢,在國力相對衰落的情況下,它更需要借助外部環境。只是冷戰結束后美國獨大的局面,使得法國無力可借。此時的法美關系變成了既無重大利益沖突,也無重大共同利益的狀態,實際上雙方是可有可無。
但是戴高樂的名言“法國如果不偉大,就不成其法國”,已經成為法蘭西的文明基因,它時刻都不放棄成為大國的任何機會。
現如今由于中國的迅速崛起,全球格局處于動蕩的情況下,法國的機會再度來臨。這就是為什么2010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三年之后,在法國長期不懈的推動下,歐盟終于正式提出戰略自主。
對于法美來講,今天某種程度是冷戰的翻版:法國要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追求大國地位,美國則要一統西方對抗中國——雙方的國家戰略利益再次出現重大沖突。這就是為什么今年馬克龍總統訪華之際明確提出不和中國脫鉤,臺灣不是歐洲的問題。美國承認此行削弱了它對中國的遏制努力。
2023年4月5日,北京,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紅磚美術館發表講話。(圖源:視覺中國)
當然,已經吸取冷戰教訓的美國也對法國下了先手棋:一場俄烏沖突,就使得法國失去了俄羅斯牌,它再也不能和冷戰時一樣同時打蘇、中牌了。因此,從利益到行動都證明法美盟友的表面之下,戰略對抗才是里子。
法美關系的特殊之處在于盡管戰略對抗是里,但法美仍然要在表面上維持盟友的表象,而且也時常刻意顯示法美的特殊關系。法國學界對此的解釋主要有兩點:一是歷史感情,二是共同的價值觀。
所謂歷史感情,是指法美之間的幾次生死之交:法國派出遠征軍支持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在一戰時幫助歐洲打敗德國、二戰時解放了法國。但且不說法美都是為了各自利益,如果要論歷史感情的話,美俄也有:俄羅斯拒絕英國國王出兵鎮壓美國革命的請求、內戰時是唯一一個支持林肯政府的歐洲國家、一戰和二戰時也是盟友。但現在的美俄是一種什么關系?
所謂共同的價值觀就更站不住腳,當初法國派遠征軍之時,價值觀上和美國南轅北轍。一戰和二戰,對陣雙方也不是按價值觀劃分敵友的。按西方的標準,俄羅斯最民主、最親西方的時期是葉利欽時代,可是北約東擴就是在他主政時開始的。中法建交、中美走近和建交與雙方的價值觀又有什么關系?
歸根到底,還是利益。美國對法國一是有戰略利益。支撐法國大國地位的因素很多,比如綜合國力、非洲法語區等,但法國之所以在美蘇冷戰和今天中美兩極世界上能夠進行平衡外交,和它的西方國家身份密切相關。或者說,蘇聯和中國之所以重視法國,就是因為它是西方國家重要的一員。它的立場不僅可以對整個西方產生影響,還能成為中蘇打破西方統一陣線的突破口。比如中法建交當年就有六個國家和中國建交,還有更多國家和中國關系取得突破,就是美國內部也出現對華關系反思的聲音。
但假如法國真的脫離美國主導的西方陣營,它也只是中等份量的一極。也就是說,法國只有立足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才能對其他力量有吸引力,也才能給其他力量開出最高價。從實力原則上講,這是法國的基本盤。
二是常規重大收益。
二戰后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和最發達的國家,如果法國和美國攤牌,不僅會受到報復,還會失去分享美國各種資源的資格,這一點法國還是非常清醒的。更何況它的所謂平衡外交是要各方獲利,不依賴于某一方,相反還要使各方都需要它。
比如進入尼克松時代,法國的平衡外交取得了巨大成果:不僅蘇聯、中國和法國建立特殊關系,美國也認可了法國的“反骨”。這突出體現在核援助上。雖然當時《原子能法》禁止美國和法國分享核技術,但美國發明出“否定引導”的辦法繞過了法律:即法國科學家向美方闡述他們的思路和做法,美方指出是正確還是錯誤。后來美國在核彈小型化、防止核試驗輻射、地下核試驗、導航和動力系統、多彈頭分導技術等領域都進行了幫助,直接加速了法國核力量的發展。
從美國的角度,無論是冷戰還是今天的中美博弈,它也承受不起失去法國的代價。更何況法國軍事獨立,當它和蘇聯進行裁軍談判時就不包括法國的軍事力量,但美蘇如果直接發生沖突,法國肯定會站在美國一邊。再加上失去法國也就等于蘇聯失去進入西方的一個窗口,這實際上起到遏制蘇聯冒險的作用。
除了軍事,最重要的就是經濟。美國一直是法國的第一大投資國,2021年累計達到1060億美元。2023年法國吸引了1815個國外投資項目,美國以305個項目高居第一,4600家美國企業在法國創造了48萬就業。
美國以305個項目(17000個就業崗位)保持FDI投資者榜首位置
美國也是法國的主要投資地,2021年法國企業在美國投資累計已達3260億美元,共有5000家法國企業在美國設廠。法國還是美國在歐盟國家中的第二大、全球第九大貿易伙伴,2022年雙邊貨物和服務貿易額突破1500億美元,而且長期保持貿易順差。
法國第一大產業是旅游業,每年接待游客8000萬以上,有超過200萬人就業,占GDP比重為7.5%,一向被法國視為戰略產業。這其中美國游客長期高居各國之首,2022年高達240萬。2023年更是由于美國游客的拉動,法國旅游業一舉超過疫情前的2019年。
總之,美國既是法國維持其全球大國地位的支柱之一,也是唯一能損害法國主權和獨立的國家。為此,在蘇聯或中國存在的前提下,一方面法國要不斷對美國說不,另一方面卻無法脫離西方陣營。這就是為什么俄烏沖突爆發后,法國只能放棄戰略價值更大的俄羅斯而選擇弱小的烏克蘭。
總的來看,在美國仍然是全球霸主的情況下,法美關系的結構性因素就不會變化。法國既需要留在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中,又立足于美國對手實力的基礎上對美國說不,從而謀取最大的國家利益。這種特殊關系將隨著美國被超越或者美國的對手消失而改變。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在中國超越美國之前,或雙方攤牌之前,中法之間戰略性結構性需求就會一直存在。法國也一直能夠發揮在西方陣營中阻撓美國的作用,盡管法國是出于自身國家利益需要而并非為了中國。
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中美博弈遠離歐洲,歐洲相對可以保持某種程度的中立。這和冷戰時歐洲是主戰場不同,這種地位可以讓法國和歐洲同時從中美兩強獲利。比如中國做了巨大讓步的中歐投資協定、美國放棄對參與北溪二號歐洲企業的制裁都是如此。
二是要避免法國和歐洲卷入中美沖突,從而付出巨大代價。特別是俄烏沖突爆發令歐洲和法國失去俄羅斯,成為最主要的利益受損者,歐洲和法國無法承受再失去中國。所以法國倡導歐洲不選邊,就不會形成陣營對抗。
三是借對美國說不,突現自己的獨立性和大國地位。這個“不”既是對中國進行利益交換的籌碼,也是對美國利益索求的籌碼。2023年12月馬克龍訪美,希望美國在能源價格和《通脹削減法案》上做出讓步,但被美國拒絕。于是2023年4月他在中國訪問期間就公開說出不和中公脫鉤、臺灣不是歐洲的問題,直接“叫板”美國,并迫使美國總統拜登打電話和他溝通。這其中有多少交易外界不得而知,但不可能只是交換看法的電話。
但中法和法美之間是有紅線和底線的,即中美必須斗而不破,否則法國就只能站在美國一邊。斗而不破目前看有兩個具體指標:一是不軍援烏克蘭,二是不武統臺灣。只有在這個空間內,中法和中美三角關系才能維持。就如同如果沒有俄烏沖突,法國就可以一直和俄羅斯保持密切關系,甚至軍事安全合作,比如出售武器。但一旦戰爭爆發,法國就只能站在美國一邊。也就是說,在中國不具備和美國攤牌實力或沒有攤牌的時候,法國是中國的一張牌。一旦攤牌,法國就成為美國反對中國的力量。
至于人權、經濟摩擦等其他問題,都不是影響中法雙方關系的根本因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子怡 
-
“令人發指的罪行,美國與俄羅斯人民站在一起”
2024-03-24 08:54 -
美國:強烈譴責莫斯科恐襲事件
2024-03-24 07:40 -
俄恐襲事件嫌疑人招供細節公布:為了50萬盧布無差別殺人
2024-03-24 07:40 -
荷蘭首相下周訪華,“ASML在華售后服務或成重點”
2024-03-23 22:57 -
王毅會見朝鮮勞動黨代表團
2024-03-23 22:54 中國外交 -
俄音樂廳恐襲已致133死,普京誓言“找出幕后勢力”
2024-03-23 22:23 俄羅斯之聲 -
聯合國安理會推遲對非常任理事國加沙決議草案投票
2024-03-23 21:19 巴以恩仇錄 -
扎哈羅娃指責烏克蘭長期對俄進行系統性恐怖活動
2024-03-23 21:15 俄羅斯之聲 -
普京發表電視講話,宣布24日為全國哀悼日
2024-03-23 20:42 俄羅斯之聲 -
美媒發現:這項AI競賽“關鍵指標”,中國超過美國成全球第一
2024-03-23 20:12 人工智能 -
現場視頻:菲律賓船對中國海警舉白旗
2024-03-23 19:52 南海局勢 -
RT主編稱死亡人數升至143人,“已超過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
2024-03-23 19:46 俄羅斯之聲 -
恐襲嫌疑人被捕畫面公布,自稱有人出100萬盧布買兇
2024-03-23 19:09 俄羅斯之聲 -
俄方證實曾收到過美方警告“但沒有具體細節”
2024-03-23 18:33 俄羅斯之聲 -
哈馬斯:強烈譴責在莫斯科發生的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
2024-03-23 17:43 俄羅斯之聲 -
我海警對菲律賓向仁愛礁運補實施攔阻,外交部回應
2024-03-23 17:27 南海局勢 -
“種族主義武器化!”美國這州也要對中國人設限…
2024-03-23 17:20 -
中方回應:深感震驚,強烈譴責
2024-03-23 17:07 中國外交 -
莫斯科州音樂廳恐襲已致93人死亡
2024-03-23 16:31 俄羅斯之聲 -
俄音樂廳恐襲死亡人數升至133人,已有11人被捕
2024-03-23 16:30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59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66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86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3這一領域,普京指示要確保同中國合作 評論 124最新聞 Hot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
“我倆聊吧,氣瘋他們”
-
以防長放話:如果哈馬斯不放人,加沙將遭到久違的猛烈打擊
-
《經濟學人》“勉強”承認:中國量子發展模式“也許”更好
-
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
“美國農民買中國貨,原因很簡單”
-
美國首席大法官:那誰試圖恐嚇法官
-
“波蘭外長,你被CIA收買了?”
-
他宣布辭職,炮轟內塔尼亞胡政府
-
更多細節:美國公民、退伍老兵、案發時揮舞ISIS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