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軍評:尷尬的B-1B與美國戰略空軍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27:27【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是2024年的第一周,然而世界并未因為辭舊迎新就停止動蕩。
俄烏在新年之際互相進行了大規模襲城,根據西方媒體報道,朝鮮提供的彈道導彈在俄烏戰場上首次“亮相”,也讓朝鮮這個俄烏戰場上的“利益攸關方”又多了一種影響戰局的手段。同樣在本周,一架美國空軍的B-1B戰略轟炸機在美國本土墜毀,作為冷戰結束后墜毀的第一架B-1B轟炸機,這次事故可能會對美國戰略空軍帶來更多的變化。
俄烏戰場上的“新武器”
從2023年12月底開始,似乎是要對這一年的俄烏戰爭有所交代,俄羅斯與烏克蘭又重新對對方展開了大規模襲城攻擊。2023年12月29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多座城市和目標發動了導彈和無人機襲擊,造成至少39人死亡,159人受傷;30日,烏克蘭使用多管火箭炮對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市市中心進行了攻擊,導致至少21人死亡;12月31日,俄軍又對位于哈爾科夫的烏軍“決策中心”和多個軍事設施目標進行導彈打擊;2024年1月1日,烏軍向頓涅茨克和布良斯克州進行了炮擊和無人機攻擊;1月2日,俄軍又用導彈和無人機對基輔地區的烏軍軍工企業發動打擊;此后的1月3日、4日,俄烏也各自宣布攔截了對手發射的大量導彈和無人機。
這類軍事行動中,平民傷亡與其說難以避免,不如說是雙方行動的目的之一
對于俄烏這兩個幅員廣闊、不缺可打擊目標的國家來說,互相進行這類規模不大不小的襲城戰,除非炸死什么不可替代的高級軍政要員,否則除了造成一定人員傷亡、短期內給雙方民眾帶來一定程度民心士氣的打擊外,很難產生所謂“幾彈定勝負”的決定性打擊效果。每天向對方發射多少枚導彈、同時努力攔截對方多少枚導彈的活動作為總體戰的一部分,不可過度看重但也不可毫不在意,成為一種穩定的“戰爭物資”支出手段,消耗對方的防空反導物資,消磨對手的戰爭信心。
在此情況下,有關“朝鮮彈道導彈”的消息就登上了國際媒體的版面。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向編輯們透露,俄羅斯最近使用朝鮮提供的短程彈道導彈對烏克蘭發動了若干次打擊,并稱美國將對這種武器交易施加額外的制裁。他在去年年底的時候表示,俄軍至少使用了一枚朝鮮彈道導彈對烏克蘭進行了打擊,而在1月4日更表示,俄軍發射了“多枚”朝鮮導彈參與到大規模的襲擊中來。
從產能來看,朝鮮確實有能力向俄羅斯出口一部分彈道導彈
盡管朝鮮和俄羅斯都否認兩國進行了軍火交易,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所謂“朝鮮向俄羅斯提供百萬發炮彈”的消息在幾乎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四處流傳,現在逐漸成為某種俄烏戰局觀察家們的基本共識,由此看來,朝俄在武器裝備上的物資流動也許不能稱之為“軍火交易”,但兩國在這一領域出現某種“產品交割”確實是大概率事件。
一方面,朝鮮作為傳統的蘇聯盟友,長期以來裝備和仿制各種蘇式武器裝備,本國多種武器彈藥與俄軍系出同門甚至完全一致,朝軍裝備的152毫米加榴炮、122毫米榴彈炮、122毫米火箭炮等的彈藥理論上可以直接在同類型的俄軍裝備上使用。特別是隨著俄軍在戰場上損失的裝備增多,被迫啟封大批舊式裝備之后,朝鮮彈藥在俄軍裝備上的“無縫銜接”變得更加容易。
另一方面,身處朝鮮半島這樣一個依舊處于大規模全面戰爭邊緣的地區,長期奉行先軍政治的朝鮮為了備戰打仗生產和囤積了海量的彈藥,的確有能力向俄羅斯提供支持俄軍一段時間消耗的彈藥數量。
2023年下半年傳出所謂“朝鮮對俄移交百萬發彈藥”的消息之前,互聯網上曾出現過零星的“朝鮮彈藥現身俄烏戰場”的報道,但多數是一些朝鮮在上世紀80-90年代出口到中東地區,隨后流散于國際軍火市場,最后被各路軍火掮客替北約搜刮后供烏軍使用的零散彈藥。
而如今所謂的“朝鮮炮彈大規模送俄”雖然有諸如火車站衛星照片之類的線索,卻幾乎沒有看到來自一線的彈藥證據,反而令人感受到了大規模官方掩護活動存在的可能——畢竟這些彈藥上一看便知的“朝鮮元素”主要是可以洗去、遮蓋和涂改的油漆標識,至于更加細微的炸藥成分、裝填工藝等差別,既難以在戰場上進行,又難以被公眾所輕易理解,自然缺乏一目了然的說服力。
相比之下,反倒是一系列“朝鮮彈藥炸膛”和“朝鮮彈藥打不準”的段子在互聯網上流傳,最初用來嘲諷俄軍,后來也逐漸消失不見——畢竟誰都明白,在已經進入總體戰狀態的俄烏戰場上,打得不準沒有那么糟糕,沒有彈藥才是致命的。
炮彈、火箭彈上的這一番道理在彈道導彈領域同樣適用,只不過在技術含量更高的導彈上,朝俄之間的狀況有不少差異。從存量規???,由于朝鮮完全掌握固體火箭燃料技術的時間較晚,朝鮮手中基于“飛毛腿”導彈仿制發展而來的“火星”-5/6/7系列彈道導彈,從上世紀80年代持續生產到本世紀前十年,肯定是數量最多的,但這些液體燃料彈道導彈不僅發射準備時間長,隱蔽性差,精度也較差,基本不具備對于烏克蘭堅固點目標的有效打擊能力,性能上不符合俄軍的使用需求。
而且,這些導彈無論是使用的地面發射準備車輛配置還是導彈本身的結構,都與俄烏在戰場上使用的固體燃料彈道導彈有著根本性差別。一旦發射車輛暴露在對方偵察手段下,或者導彈殘骸為烏方所掌握,則朝鮮向俄羅斯提供彈道導彈的消息將毫無遮掩,而前二者幾乎是彈道導彈在戰場上使用后必然會暴露的信息。
外界確實也在用導彈內的結構相似來推測導彈的來源
如果是固體燃料彈道導彈,排除掉定位和構造都過于獨特的朝鮮“超大型放射炮”,考慮到朝鮮掌握大規模量產此類導彈的時間,朝鮮近年來頻繁亮相的“火星”-11系列(此前被戲稱為“金斯坎德爾”)的短程彈道導彈,由于其造型和發射車都與“伊斯坎德爾”類似,就成了相對比較符合對于導彈性能的要求,同時相對不容易暴露身份的產品。
考慮到朝鮮“火星”-11在2019年就進行了首次試射,發展至今已經相對成熟;加上朝鮮在2022年這一年內試射了92枚彈道導彈和其他導彈,并多次對外展示其導彈生產廠房,顯示其具備充足的導彈生產能力,朝鮮向俄羅斯提供一批相對先進的彈道導彈這事兒,至少在純粹技術層面上并非毫無可能。
從西方公布的相關所謂“證據”來看,雖然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的指責可以算是美國對于此事的某種官方態度,但自2003年以來,美國在辨識別國武器裝備上的專業度和可信度已然破產,根本承擔不了多少信用,反而是部分媒體和社交賬號上認為落在烏克蘭境內導彈的部分彈體結構及燃氣舵照片更有說服力:這些導彈結構從特征上看既不太像戰前俄羅斯生產的“伊斯坎德爾”,也不像烏克蘭戰前裝備的“圓點”-U,反而與朝鮮此前官方公布的圖片里部分結構類似。
這也符合朝鮮導彈在總體設計上參考蘇聯導彈技術,但在具體產品設計上又自力更生的一貫特點。哪怕這些導彈內外的結構因為飛行中的高溫已經嚴重燒蝕,根本看不到彈體內外的標識文字(朝鮮甚至很可能在交付給俄羅斯導彈之前已經抹去了朝鮮文字),它們來自朝鮮的可能性依然相當高。
烏克蘭方面發布的導彈殘骸照片,可見其燃氣舵結構確實與“伊斯坎德爾”不一樣
考慮到俄烏戰場上的巨大消耗與朝鮮彈道導彈的實際產能,朝鮮即使能夠向俄羅斯交付一部分彈道導彈,其數量也只夠作為俄羅斯總體戰中彈道導彈消耗的一種補充,對于俄烏戰場的局勢,目前來看很難會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但對于朝鮮半島而言,這意味著朝鮮自行研制的彈道導彈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獲得了其導彈參考對象國的認可,并難得地經受了實戰考驗。對缺乏大規模試射導彈環境和條件的朝鮮來說,這一切都難能可貴,而對于在朝鮮半島及其周邊還要繼續應對這些導彈的其他國家來說,這一消息可能就不那么美好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魯寧 
-
東部戰區回應美艦過航臺灣海峽
2024-05-08 23:04 臺灣 -
福建艦順利完成首次航行試驗
2024-05-08 14:51 中國海軍 -
德國派遣軍艦來南海:考慮過臺灣海峽
2024-05-08 14:47 -
美“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再入紅海:執勤超200天
2024-05-08 11:00 巴以恩仇錄 -
“里根”號又出港,艦載機岸上忙訓練
2024-05-07 21:40 -
“腿指定有病”美空軍F-22再現起落架坍塌事故
2024-05-07 16:13 -
波音“星際客機”飛船首次載人試飛推遲
2024-05-07 12:25 航空航天 -
“黃蜂”號戒備群推遲部署期間,兩艘LCAC又相撞
2024-05-06 18:35 -
俄羅斯舉行“非戰略核武器演習”:應對西方挑釁
2024-05-06 16:04 -
美軍新任印太司令部司令就任 什么來頭?
2024-05-06 15:55 涼戰 -
一周軍評:為什么我們還要更多的航母
2024-05-05 10:04 一周軍事觀察 -
俄技集團:2023年炮彈產量增加5倍、火箭彈增加7倍
2024-05-03 18:56 俄羅斯之聲 -
韓國也想入伙“奧庫斯”?
2024-05-01 17:18 三八線之南 -
相比前兩艘航母,福建艦海試有何不同?
2024-05-01 12:00 航空航天 -
一年收到5架F-35 每架都有問題
2024-04-30 16:30 -
中越海警開展今年首次北部灣海域聯合巡邏
2024-04-30 16:21 -
從豹2到布雷德利 莫斯科勝利公園新到什么西方裝備?
2024-04-30 13:09 俄羅斯之聲 -
外媒緊盯福建艦:或馬上開始海試
2024-04-30 13:09 中國航母 -
烏軍總司令:前線局勢正在惡化,俄軍取得局部勝利
2024-04-29 11:14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