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智慧:獨立公投失敗 蘇格蘭青年繼續猜火車
分享到:關鍵字: 蘇格蘭蘇格蘭獨立蘇格蘭電影猜火車撒切爾布萊爾這幾天,全世界的目光都凝聚在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果一出來——離婚未遂,有人松口氣,有人長嘆息。獨立公投的現實,促使人們一起回憶它的歷史。一部1996年上映、僅用45天拍攝完成的小成本電影,曾經影響了全世界的青春期少年,同時暗暗應和了如今公投者們的復雜感情。在主人公說出一長串的選擇背后,可能大多數觀眾都未曾注意,其中是一個小人物對蘇格蘭的復雜愛恨;誰也未曾預料,多年后“乖戾”不再是“前衛”人士的專屬,而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沉疴。
丹尼·鮑伊爾的《猜火車》,充滿了青春時代的叛逆戾氣:幾個蘇格蘭青年,坦坦蕩蕩地表現吸毒,表現性,表現暴力,更樂于表現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所不齒的作為。絕大多數影評人和粉絲,都津津樂道片頭和片尾的一大段關于“choose”的臺詞。不過,核心的東西似乎被人忽略了。不妨回憶一下影片中的色調:片中的絕大部分場景都在昏暗的室內,除去搶劫偷竊后重復的街道追逐場景,只剩一個篇幅較長又色調明亮的室外場景。
那是湯米失戀以后,四個好哥們兒來到了愛丁堡郊外。青草茵茵,白云飄蕩,遠山含黛,湯米想借暢游祖國大好河山排遣悲傷,其他三個人卻不想走了。湯米朝他們大喊:“做蘇格蘭人不令你們自豪么!”馬克頭上青筋突起,朝他大吼:“我們是排泄到文明世界里的最卑賤、最不幸、最下流、最可悲的垃圾。我不恨英國,他們就是傻X。我們被這些傻X殖民,連個像樣兒的文化都沒有。就算有全世界最新鮮的空氣,也他媽的沒用!”
《猜火車》視頻截圖:馬克在愛丁堡郊外的美景中怒吼
在風景如畫的蘇格蘭高地上,一個正處在青春年華的小伙拎著酒瓶,對著青山綠草破口大罵,然后和哥們兒回去嗑藥了。相比其余時候,他們在黑暗里的掙扎,這一段藍天下的吶喊才更像是點睛之筆。因為在這里,馬克才說出了他痛苦的根源—— “不能走也不能哭”的文化政治身份。因此不要說壯麗的大自然,哪怕是毒品或者性,都令他無法徹底解脫。
《猜火車》視頻截圖:毒品和性也無法令馬克和朋友們解脫
因為“現代人無論如何用不著效忠于某位君主,忠實于土地或者信仰,他要忠實的是一種文化”。蘇格蘭作家安德魯·弗萊徹形容蘇格蘭——“一個被仆人所管理的農場,遠離了主人的視野”。在黑格爾那里,馬克不得不接受“奴隸的奴隸”的現實,政治、經濟、文化上,莫不如此。
馬克是出生于70年代的一代,他的成長環境與撒切爾時代緊密相關。在鐵娘子的“私有化”、“削減福利”、“打擊工會”等大刀闊斧的措施下,英國社會境況不容樂觀:貧富差距急劇擴大,犯罪率上升。民族獨立自主運動過去30年,撒切爾還執意橫跨大西洋,前往殖民地馬爾維納斯群島去維護“日不落帝國”的余威。這個隨時準備犧牲底層人民、冷酷無私且愛面子的“鐵娘子”,始終堅持宣揚中產階級道德——就是馬克在片頭和片尾念叨的“choose”:工作,家庭,大電視機,洗衣機,汽車,鐳射音響,電動開罐器,健身、低膽固醇,牙醫保險,抵押貸款……過日子。
雖然90年代鐵娘子已經下臺,但布萊爾領導的工黨,推行的是沒有撒切爾的撒切爾主義。馬克和他的哥們兒,都來自普通的工薪階層,是首先被經濟政策“侮辱和損害”的階級,而政府還不斷在為缺乏正義和合法性的戰爭出兵。更糟糕的是,他們還要被灌輸他們可能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中產階級理想”。處于“主奴關系”里最底層的馬克,拿起注射器尋找靜脈,說完“有了海洛因,還要什么他媽的理由”轟然倒地。
也有不少人認為,片子總體還是“勸人向善”。因為至少片尾馬克對著鏡頭露出詭異的微笑,并聲稱他要去過“正常”的日子了。但是馬克在每次戒毒前,也常常聲稱眼下是“最后一針”,其實還有“最后的最后一針”。他離開那個圈子,只是因為他當初認為在這里可以打發所有的痛苦無聊,現在發現更痛苦無聊罷了。一旦他發現“正常的生活”也不能讓他心安理得,那么距離再一次反叛也為時不遠了。
這個社會自詡為“選擇的社會”(society of choice),但對體制的反叛是沒有辦法借助于切實可行的選擇來表達的。因為,沒有意義深遠的烏托邦法案,甚至沒有一種合適的言說方式。這是馬克的困境,也是所有渴望批判和改變的人們的困境。嬉皮笑臉的哲學家齊澤克說:“一旦只能在‘被規則玩弄’和‘(自我)破壞性暴力’之間做出選擇,我們那膾炙人口的‘選擇自由’又何用之有?”
2011年夏天英國多地區騷亂事件,已經暴露了英國國內全方位的集體焦慮癥。首相卡梅倫則立刻將矛頭對準了小青年,“英國社會出了問題”,青年人“缺乏責任心和道德心”。根據當時英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移民被主流社會排斥;通脹率4.5%(高于歐盟平均的2.7%);失業人口逼近300萬,青年失業率高于兩成,約為23%……這些是否都是青年人“缺乏責任心和道德心”的緣故,現實到底有沒有給馬克這樣的青年留一個出口,也許一目了然。
2011年倫敦騷亂
絕望下的馬克們的選擇,仿佛充滿了荒誕派的色彩,卻有白紙黑字告訴人們,這是無可辯駁的真實生活。2013年夏天,英國《鏡報》的一則報道聲稱,近來國內一些年輕人正在秘密地追求和傳播導致艾滋病的HIV病毒。這些年輕人被稱為“追毒者”(bug-chaser),他們故意讓自己染上艾滋病,以從這種冒險行為中獲得更多的性快感。
在這里,打破禁忌成了他們的主旨。哪怕禁忌令他們萬劫不復、眾叛親離。“缺乏責任心和道德心”的蘇格蘭青年們,雖然為公投貢獻了現代主義風格十足的文藝海報。明眼人卻也明白,此舉并非為偉大民族文化添磚加瓦,將要繼續的,還是宣泄一無所有、無地彷徨、前路茫茫的苦悶——無論荒謬或殘忍,那才是身體和心理的真正需要。現實中的他們,會不會和電影中一樣,只是一群怯懦又勇敢的孩子?用自毀、出格的方式表達反抗,因為除此之外他們沒有更好的選擇,來對民族歷史和文化剖白心跡。
44.7%支持的投票結果,意味著蘇格蘭獨立公投再次失敗。不過,影片中馬克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嗑維生素C犯法,我們一定照嗑。”敏感、驕傲且不斷尋找著下一個社會禁忌突破口蘇格蘭青年,是否承認公投的失敗,恐怕很難得出定論。公投結束了,引燃每一條叛逆神經的導火索,好像還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http://rypyw.com/RongZhiHui/2014_09_20_269096.shtml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